摘要:像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本身就能起到防線的作用,防止有毒物質進入人體,就算沒有防得住,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會把毒素消除,而人體代謝的廢物,自然有肝臟和腎臟來過濾。目前網絡上流傳到所謂“人體排毒時間表”,大概是從晚上9點開始,說每天晚上9點到11點時人體淋巴的排毒過程,此時免疫系統會活躍起來,人應當儘量保持安靜,讓免疫系統順利排毒。

在近幾年的各大媒體宣傳中,肝臟排毒、腎臟排毒、小腸排毒……彷彿我們身體上的每一個器官都要排毒,由此還引出了一份“人體排毒時間表”,把人體的系統器官都給安排了一個特定的時段,認爲在某時段是某器官的排毒時間,而這個時間剛好覆蓋了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因此睡覺能排一切毒,事實上真的如此麼?

排毒到底排的是什麼?

一個健康人的身體裏,真的有那麼多“毒”嗎?其實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排毒產品的核心思想,就在於一個“排”字:排汗、排便、排脂肪,而通過這些方式排出去的實際上都是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的產物

比如排汗,汗液裏99%都是水分,僅有1%是少量尿素、乳酸和脂肪酸等,排汗實際上就是排水,與排尿沒什麼區別;再比如“清宿便,排腸毒”,我們喫進去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最終變成便便,本來就需要30小時左右,如果說“宿便”就是過了一宿的便便,那麼我們每次自然排出的便便,就都是“宿便”了。

睡覺可以排毒?

睡覺固然重要,但如果非要強加一個排毒的功能,就有點勉強了。目前網絡上流傳到所謂“人體排毒時間表”,大概是從晚上9點開始,說每天晚上9點到11點時人體淋巴的排毒過程,此時免疫系統會活躍起來,人應當儘量保持安靜,讓免疫系統順利排毒。

然而真相是,我們的淋巴24小時都在運作,組織液進入淋巴管即爲淋巴液,而組織液是血漿中的液體從毛細血管過濾而形成的,正常人每天都會生成2-4升淋巴液,大致相當於全身的血漿量。所以我們的淋巴系統是時刻不停地循環的,淋巴迴流的生理意義在於回收蛋白質,運輸脂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從而調節體液平衡、防禦和免疫功能,這個過程是一直在發生的,所以晚上9點到11點這個時間段對淋巴系統來說並不特殊。

按照排毒時間表,等到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就變成肝臟排毒的時間段了。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不僅與糖、蛋白質、脂肪、激素以及維生素等物質的代謝有關,還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轉化的作用,其中的生物轉化,指的就是肝臟的“解毒功能”。酒精就是通過肝臟代謝的,而且這個過程產生的代謝產物確實對人體有毒,所以如果想要減少肝損害,主要靠的是不喝酒。

就肝臟的解毒功能來說,人什麼時候喝酒,它就什麼時候啓動針對酒精的解毒功能,所以如果你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段不喝酒,肝臟就根本不需要解毒了,如果非要說此時不宜做什麼事,大概就是不要熬夜、不要喝酒了。

接下來,凌晨1點到3點,據說是膽排毒的時間了。但事實上,膽汁是肝臟產生的,膽囊只起到存儲功能,必須要食物刺激才能將膽汁排出,膽汁排出後便會進入小腸參與小腸內的消化。所以如果你的膽囊在凌晨1點到3點還在工作,要麼是你那個時候在喫東西,要麼就是消化系統出問題。

有了上面的解釋,其實答案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的身體根本不需要排毒,所謂的人體排毒時間表也是不存在的。要知道,人沒有你想的那麼脆弱,對於真正的毒素,我們身體自己就有很好的方法對付。像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本身就能起到防線的作用,防止有毒物質進入人體,就算沒有防得住,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會把毒素消除,而人體代謝的廢物,自然有肝臟和腎臟來過濾。如果你還是擔心自己“有毒”,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去醫院好好體檢一番,既安心又省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