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回款”難題促進民企壯大

■ 社論

解決政府部門和國企對民營企業的拖欠款問題是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因爲只有資金鍊不出問題,才能讓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才能壯大。

1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下一步要加大清欠地方政府和國企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欠款力度,並提出了一些具體解決措施,比如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要優先用於償還拖欠款,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通過發債或其他金融工具置換存量債務節省的利息支出要全部用於清欠。對目前已確認的多年拖欠款,力爭年底前全國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清償一半以上。

其實,2018年11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即提出爲清理政府部門和國有大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決定抓緊開展專項清欠行動。清欠行動由國辦牽頭督辦,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審計部門介入。會議還指出,凡有此類問題的都要建立臺賬,對欠款“限時清零”。截至目前,全國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已清償賬款1600多億元。

國務院在三個月時間內先後督辦,足見對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因爲“回款難”的確是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難題。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工程等領域,政府部門的回款難問題尤其嚴重。

對於一家民營企業來說,它可能導致應收賬款劇增,出現虧損,甚至因爲週期太長出現資金鍊斷裂。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某軟件上市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公告中表示,因爲其承擔的安全可靠工程及政府項目延後、大量運維項目集中在下半年驗收回款、軌道交通項目交付和回款週期過長等不利因素導致當期淨利潤出現虧損。

對於“回款難”問題,有一些上市公司也採取了一些行動。比如,某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爲了讓公司業績正常,2018年向一些欠款的地方政府和國企發了不少催款函律師函,個別項目甚至提起訴訟。這些其實都是他們不得已的辦法。

不僅如此,回款週期還呈延長趨勢。據某知名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企業平均回款週期是55天,2014年是79天,如今已升至83天甚至更長(比如工業、電信領域均超過了100天)。這又導致了系列問題,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一家企業)出現“回款難”,上下游環節的企業也面臨應收賬款增加或者回款週期延長問題,嚴重的可能影響整個產業鏈健康發展。

基於此,國務院在2018年11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專項清欠行動,到今次提出要“加大清欠力度完善長效機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的確督促了一些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國企加快清欠民營企業款項問題。

民企回款難本質上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國企誠信意識不高、契約意識不強,依靠自己的強勢地位有意無意給合作民企製造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些時候就是從不拖欠民企賬款開始。

在2018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解決政府部門和國企對民營企業的拖欠款問題則是促進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因爲只有資金鍊不出問題,才能讓民營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才能壯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