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LEAP 獨家 | 藝術家的遊樂場 II

藝術是一個遊樂場,而藝術家的遊樂場是怎樣的?延續這一命題,本週LEAP爲大家帶來藝術家湯姆·奧特尼斯與妮基·桑法勒的藝術實踐。從高度觀念化的藝術到純碎的孩童般的玩樂,奧特尼斯的青銅裝置給予觀衆與公共藝術互動的充分自由;而桑法勒的建築項目就其反城市,反規劃的態度築造了一個純玩樂的烏托邦世界

湯姆·奧特尼斯和錫人的孩子們

《真實的世界》,1992年

The Real World

青銅雕塑

圖片來源:Tom Powel Imaging

湯姆·奧特內斯(Tom Otterness)可謂在公共領域無所不在——沒有人在紐約會忽略他創作的遍地的動物雕塑。奧特內斯作品中的卡通元素讓他成爲了與遊樂園建築最自然的契合。事實上,想要分清奧特內斯爲遊樂園創作的作品和他的純藝術創作是有些困難的。曼哈頓公園裏的銅製雕塑《真實的世界》(The Real World)上沾染了星星點點的顏料,這座糅合了金融行業和階級問題隱喻的大型城中動物園證明了它所吸引的不止是幾個在雕塑上爬上爬下的小朋友。事實上,藝術家非常歡迎這些爬上爬下的觀衆:由於藝術家所使用的材料的耐受性,理論上這些作品是不會被摧毀的。同時它們也比其他類型的作品更容易拼裝。紐約的另一座公園裏有一隻巨大的銅青蛙。這隻青蛙由於被放置在其他遊樂設施的旁邊,因此吸引觀衆與之發生互動的意圖更加明顯。奧特內斯通過這些雕塑迫使人們進一步思考:我們爲什麼不能更自由地在公共藝術上攀爬?究竟是怎樣的規則和界限阻止或者鼓勵了人們的行爲——是因爲他的銅製雕塑更加平易近人?還是因爲使用了卡通人物形象?

銀塔遊樂園》(俗稱《錫人遊樂園》),2006年

Silver Towers Playground

青銅雕塑

不過,奧特內斯最爲人熟知的遊樂設施是位於曼哈頓西邊的《銀塔遊樂園》(Silver Towers Playground)(這件作品共有六版,其中至少有三版已經被擁有私家花園的收藏家們收藏;這裏展出的是唯一一件對公衆開放的版本)。這件作品更爲人熟知的俗稱是《錫人遊樂園》(The Tin Man Playground)——這個名字來源於作品裏的中心形象:一個巨型的人形銅製雕塑呈半臥的姿勢,他的手臂是可以用來向上爬的梯子,人們可以經由樓梯爬到他的肚子上,然後從他的腿上滑下來。孩子們還可以爬到他的脖子位置的平臺上俯瞰四周,平臺的位置就在頭戴錐形帽子的滾圓的腦袋下面。其他的遊樂園裏也有不同姿勢和造型的類似形象,比如,孩子們就可以在離紐約不遠的《大女孩遊樂園》(Big Girl Playground)的雕塑羣裏肆意奔跑。奧特內斯創作的規模最大的遊樂園《其他的世界》(Other Worlds)位於多哈機場內部,其中包含八個(八個!)巨型銅製雕塑,邀請孩子們和成年人在航班延誤的煎熬中進入其中休息或者滑滑梯。《大女孩遊樂園》裏的“大女孩”也再次出現在這裏,她旁邊還躺着一個非常可愛的形象。但是這組雕塑中最吸引人的是一組兩個巨型女孩腳對腳直立的組合,倒立女孩的腹部不僅可以作爲觀景平臺,還有一條延伸出來的滑梯。

《其他的世界》,2014年

Other Worlds

青銅雕塑

圖片來源: Qatar Museum

《大女孩遊樂園》,2011年

Big Girl Playground

青銅雕塑

攝影: Lisa Lee

妮基·桑法勒的魔像

《塔羅花園》,2002年

致謝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

©2018 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著名的晚年時光是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的鄉下度過的。她在那裏創作了名爲《塔羅花園》(The Tarot Garden)的雕塑羣。作爲一項沒有終點的項目《塔羅花園》或許會被視爲成年人的遊樂園。這種反城市、反規劃的風格倒是十分符合藝術家本人波西米亞氣質的生活方式。

《魔鏡》,1972年

在地裝置

拉比諾維奇公園,耶路撒冷

致謝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

©2018 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不過,桑法勒還曾經爲孩子們建造了兩個遊樂園。這兩個遊樂園均位於耶路撒冷。其中名爲《魔像》(The Golem)的遊樂園在今天都頗受歡迎(事實上,正是它因爲太受歡迎了,遊樂園周邊的公園都被戲稱爲怪獸公園)。然而,對於西耶路撒冷的父母們來說,這個遊樂園在1970年代初期可並沒有那麼討人喜歡。這似乎是一切遊樂園裏通用的定律:孩子們似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些遊樂園,但是對於成年人而言,即便他們總是喜歡回憶起他們自己在遊樂園裏度過的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們內心深處對於遊樂園裏任何稍顯複雜或是微妙的元素,尤其是任何“黑暗”的元素都還是抱有牴觸心理的。《魔像》裏的大型凸起結構就像是一隻黑白相間的海蛞蝓,三條亮紅色的舌頭從它的上嘴脣中伸了出來。每一條舌頭都是一條獨立的滑梯,分別代表了亞伯拉罕諸教的三個信仰源頭。《魔像》的結構底部是中空的,因此成爲了玩沙子的完美藏匿地點。(所以說,正如我們不斷看到的那樣,家長們總是不喜歡任何祕密。)

工人們在《魔鏡》金屬結構上噴制水泥的照片,1972年

攝影: Pontus Hulten

致謝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

©2018 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魔像》由妮基·桑法勒設計,由她的伴侶、機械雕塑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進行建造。尚·丁格利隨後在意大利建造《塔羅公園》時繼續沿用了這之中發展的技法,尤其是噴射水泥的技巧。位於比利時的《龍》(Dragon)可以被視爲兩人合作的作品。這件作品原本是由一對藏家夫婦爲他們的孩子委託的遊樂設施。這件作品中也包含了一條從怪獸嘴裏伸出的類似的滑梯。《龍》的規模之後日益擴展,最終成爲了一整套住宅項目,其中包含廚房和衛生間設施。桑法勒曾經在致敬中將這件作品稱爲“給孩子們的房子”。

尚·丁格利與妮基·桑發勒

《龍》,1972年

在地裝置

致謝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

©2018 NIKI CHARITABLE AR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點擊查看上期內容

© LEAP |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