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带大家暂且走出西安城,去了一趟临潼,领略了曾经盛极一时、辉煌无比的骊山宫殿群和华清池。这一期咱们再回到西安市,来追寻曾经壮丽恢宏的皇家宫室——太极宫、大明宫。太极宫与大明宫都曾经作为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中枢而存在,都曾以其宏大的建筑而享誉海内外。时至今日,两处宫殿只剩下部分遗址供游人凭吊,但是这仍不能抹煞它们曾经在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太 极 宫

唐代长安城和太极宫大明宫位置图

太极宫,是隋、唐两朝的皇宫。它位于长安城中轴线正北部,太极宫之南为皇城,北倚长安城北墙,北墙外为西内苑,内苑之北为禁苑(隋大兴苑),东西两侧分别是太子所居住的东宫与掖庭宫。太极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初沿用了这一名称,至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是大唐王朝前期的皇家中枢之地。唐高宗时期修建了大明宫后改称太极宫为“西内”。

太极宫是都城长安最大的宫殿群,有殿、阁、亭、馆三四十所,加上东宫尚有殿阁宫院二十多所,构成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其中分布着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等。

太极宫建筑图

1、大内中枢

太极宫宫城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占地大约4.2平方千米,是一座东西长,南北短长方形宫城。其中太极宫居中宽1285米,西侧掖庭宫宽702.5米,东侧东宫宽832.3米。宫城的北墙即是利用了外郭城的北墙的一部分,西墙则与长安城的西城墙形成平行线。宫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壁高三丈五尺(合10.3米),墙基宽一般在18米左右。这比较外郭城高一丈八尺(合5.3米),墙基宽12米来看,宫城城墙构筑得更为高大坚固。应该是集居住与防卫功能于一身。

太极宫东、西、南、北四面共开有十个城门。其中南面开有三个城门,中为承天门,左永安门,右长乐门。西面和北面各开有两个城门,西为嘉猷门、通明门,也是掖庭宫的东门。北为玄武门、安礼门。东面通向东宫只开有一个城门,名通训门,也就是东宫的西门。东宫南北尚开有四个城门,南面三门,为广运门、重明门、永春门,北面一门名玄德门。掖庭宫因为宫女所居,故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故西面门只称西门。

太极殿电脑复原图

太极宫宫内布局也非常讲究,严格按照古代宫室建筑原则执行。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前朝”部分又按照《周礼》“三朝制度”进行布局。以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高宗以后,皇帝日常起居主要移居大明宫,至玄宗又兴建了兴庆宫,但是每遇登基或殡葬告祭等大礼,如德宗、顺宗、宪宗、敬宗即位,代宗、德宗葬仪仍会回到太极殿进行,它在长安三内诸殿中地位最尊。为皇帝处理政务方便,在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省、宏文馆、史馆,西侧设有中书省、舍人院,为宰相和皇帝近臣办公的处所,以备皇帝随时召对和根据皇帝旨意撰写文书诏令。最后,以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两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人内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太宗欢宴大臣与外国使臣之处,太宗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它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内廷”部分也就是“后寝”,在唐代即所谓“北人虔化门,则宫内也”。其中两仪殿、甘露殿等殿院及山水池、四海池,为唐代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及后妃居住的生活区域。全宫在整个建筑布局上仍然与整个长安城总体布局相一致,以中轴部位突出主要建筑,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南北排列,处于全宫的中部,其他殿院与阁门分布于两侧,左右对称。

太极宫平面布局图

太极宫东宫为太子居住之处,亦称春宫、储宫。从隋太子杨勇、杨广到唐高祖时原太子李建成、后太子李世民及太宗时太子承乾、李治等都曾在这里居住,从玄宗以后,皇太子“但居于乘舆所幸别院”,才往往随皇帝住在皇宫内别院。东宫中的最主要建筑明德殿,隋时称嘉德殿,唐初更名为显德殿。后因中宗李显为太子住东宫,避其名讳,改称明德殿。它为东宫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太子李世民在高祖李渊逊位后在此殿举行登基仪式。当时太宗即在此殿听政,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四月,太上皇李渊由太极宫迁居大安宫后,太宗李世民才去太极宫中太极殿听政。另外,东宫中的崇文馆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政殿。它建于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后太宗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意为太子选拔老师,培养幕僚、参谋。同时,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唐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唐太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太子培养人才,将来一旦君临天下身边有大量可用之人。可是随着太子承乾被废,魏王争位等事件的发生,使得太宗对此制度产生了动摇。另外,崇文馆还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藏书馆。

掖庭宫是唐代宫女起居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充没宫中劳作之处。大致分三个区域,中部为宫女居住区,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皇家御用仓库),西南部为内侍省所在地。内侍省是宦官机构,所谓“内侍奉、宣敕令”,服务皇帝,掌管宫中的一切事情。

总之,太极宫是唐初一切政事活动的中心,唐高祖、太宗在这里临朝听政,“贞观之治”的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著名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虽然政治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但是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大部分时间在西内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大内中枢的地位。

2、玄武门之变

太极宫玄武门电脑复原图

太极殿北门叫玄武门。玄武门外是皇家御苑,里面树木参天,满目苍翠。玄武代表北方,按星象来说,玄武是由北方七个星宿组成的星象。在神话中,玄神是北方之神,是一种龟蛇合体的水神。被民间尊为玄武大帝或称真武大帝。唐初一次最为血腥惨烈的夺嫡事件——玄武门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李唐王朝在在最初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渊的几个儿子功劳都很大,尤其是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最初李氏兄弟二人配合默契,一个领兵征战、一个筹划后勤补给,相互帮扶直到唐王朝建立。

但是,兄弟二人的矛盾却从大唐王朝的建立之初开始了。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册封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协助皇帝处理朝政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受到皇帝宠臣裴寂等人的支持和拥戴。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战功卓著,受到武将集团的拥戴。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担心秦王觊觎大位,给自己的接班带来隐患。于是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希望除掉李世民。另一方,李世民早就有自己的一派势力,一直不服太子,双方一直在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支持下,逐步削弱李世民的实力。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放手一搏,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其全部眷属,进而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册立自己为皇太子,最终禅让皇位才善罢甘休。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天变”的象征,是皇位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大臣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高祖召来李世民将傅奕的密奏给他看,让他当面解释。李世民却乘机秘密上奏父皇,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淫乱,而且说:“儿臣丝毫没有对不起皇兄和皇弟,现在他们却打算杀死儿臣,这简直就像要替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如今我快要含冤而死,永远地离开父皇,魂魄归于黄泉,如果见到王世充诸贼,实在感到羞耻!”高祖望着李世民,惊讶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亲自审问此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凌晨(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披坚执锐、盔甲鲜明的入朝,由于李世民已经前期收买了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因此带人率先在玄武门附近的密林里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重要大臣召集前来,准备当众查验这件事情了。

李建成、李元吉只带了很少的卫士来到玄武门,察觉到了变化,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却弯弓搭箭射向李建成,一箭就将他射死了。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余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密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一箭将他射死了。这一下李世民的威胁全部铲除了。

之后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侍卫皇帝。这里有个小插曲,据称当时尉迟恭问李世民自己是否需要换一下衣服、盥洗一下,以除掉满身血污以免给皇帝带来惊吓,而李世民告诉尉迟恭:不必,就这样去见皇帝。史载: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提宝剑和太子、齐王的首级满身血污的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大殿。高祖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现二贼首级在此。秦王殿下担心陛下安危,故派臣来卫护陛下。”“秦王贤达,陛下何不早立?”看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尉迟恭站在面前。高祖转身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萧瑀和陈叔达马上说:“太子与元吉本就没有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高祖说:“好!这正是朕素来的心愿。”当时,宿卫军和秦王府的兵马与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交战还没有停止,尉迟恭进而请求高祖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号令,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众人便这样安定下来了。高祖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传谕原李建成麾下的诸将士,不得再行抵抗,将士们便都弃职而散。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高祖正式册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颁布诏书:“即日起,凡政事,无论巨细悉委太子决断,后再报朕知即可。”武德九年(626年)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禅位给太子李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为贞观,是为唐太宗。至此,玄武门之变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完胜而告终。

唐太宗李世民

大 明 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另一皇家中枢,位于唐京师长安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最初的用途是皇帝后妃用来夏季避暑。是唐长安城中后期三座主要宫殿区“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之一,占地面积在“三大内”中居首(比太极宫略大)。被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至唐昭宗终,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曾在此处理朝政,起居。

1、龙首原

龙首原又叫龙首山,是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土山。从渭河之滨向南,地势逐渐上升,此地便为龙首原。传说古代有黑龙自长安县樊川蜿蜒北行到渭河饮水,他的行迹化为龙首原,因从渭河边突兀而起,势如龙首而得名。在汉代人的记载中,称龙首山“长六十余里,东北临渭水,西南到樊川”,最高的地方有二十丈,最低的地方也有五六丈,比当时的汉长安城要高出不少。因为龙首原蜿蜒而起形式绝佳,历来都被风水大家所青睐,所以从秦汉以来,它多次被选为皇帝宫殿基址。龙首原为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的分界。秦兴乐宫、汉未央宫倚都龙首原北坡建造。隋唐以后,长安城新址迁到渭水龙首原以南,因为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建设大规模城市。

繁忙而浩大的大明宫建设工地

2、大明宫建设

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大兴城,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地理和天象相对应,象征北极星的皇宫太极宫,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天然地理地貌的缺陷,长安城北低南高,位于北侧的太极宫地势低洼,北面又是树木参天的皇家御苑,因此太极宫极为潮湿,地面稍微下挖就可见到地下水,一到夏季更是遍地青苔和积水,潮湿而闷热。

唐贞观八年(634年),居住在长安城北苑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年世已高,监察御史马周上奏请为太上皇新建一座新宫“以备清暑”,以求“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为表孝心,太宗欣然批准,命人勘寻宫址,择定“龙首原”为太上皇建造一座避暑纳凉的新宫室。堪舆完毕,浩大的新宫建设正式启动,即大明宫的前身永安宫。意为祈求太上皇李渊长安永泰。

据称,初建之时,从工地上曾挖掘出一面古铜宝镜,魏征认得是秦始皇曾经用来清除异己的镇国之宝,叫“秦镜”。传说它能照见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纤毫可见。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国运的兴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同时《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按《毛诗序》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因此,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正式更宫名为大明宫。峻工后,秦镜就被悬挂在朝堂上震慑妖邪,以后才有了“明镜高悬”的说法。

在大明宫营造期间,担任大唐将作大匠一职的人,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步辇图》的作者阎立本。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设计和营造,“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以供其职事。凡西京之大内、大明、兴庆宫,东都之大内、上阳宫,其内外郭、台、殿、楼、阁并仗舍等,苑内宫、亭,中书、门下、左·右羽林军、左·右万骑仗、十二闲厩屋宇等,……凡有建造营葺,分功度用,皆以委焉” 。大明宫的具体修建,应是由“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的将作监负责。

阎立本父子三人深谙工艺之学。父亲阎毗为隋朝的殿内少监,兄长阎立德曾先后担任唐朝的将作大匠和工部尚书,并设计了翠微宫、玉华宫以及唐太宗的昭陵。阎立德死后,阎立本继任其兄之职,任唐帝国的将作大匠。除了深厚的家学渊源,阎立本也是唐代声明显赫的大画家,举足轻重的皇家宫殿必定是帝国最杰出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由此推断,大明宫的设计者应是以阎立本为主。司农少卿梁孝仁,由于精明干练,被任命为大明宫督造总管。贞观八年(634年)十月,新宫开始建设。贞观九年(635年)正月,新宫更名为大明宫。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年界七旬的唐高祖李渊驾崩于大安宫寝殿,大明宫的建设随即中止。此次建设时间仅持续半年有余,只有设计规划中的部分宫室殿宇建成,绝大部分都没有完成。因此,在唐太宗时期大明宫仅作为皇帝夏季避暑的临时办公场所。

唐高宗即位以后仍然是以太极宫为皇家中枢。但是高宗身体欠佳,尤其步入中年以后平时连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都感费力,史称:“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再营大明宫。”这就是说一直体弱多病的高宗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风痹)。因太极宫地势低洼潮湿,很不利于风湿病人恢复,高宗不堪忍受疾病之苦,尤其是到了夏季。于是为了皇帝的龙体安泰,时隔二十八年,大明宫的修建再次被紧急提上日程。

龙朔二年初(662年),大唐举全国之力再兴土木营建大明宫。这一次可是“大干快上”。设计图纸和规划都是现成的,只是略有修改,“遣司稼少卿梁孝仁监造” 仍然任命梁孝仁为大明宫督造总管。“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扬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债砾而登崔鬼;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由于皇帝的紧急需要,工程开展十分迅速,“龙朔二年六月七日,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至二月二日,税十五州率口钱,修蓬莱宫,减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莱宫,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莱宫新作含元殿,二十五日,始御紫震殿听政,百僚奉贺,新宫成也”。新宫的修建仅用了十个半月的时间,可谓神速。同时在大明宫丹凤门南面,辟丹凤门大街。“置宫后,分诩善、永昌各为二坊”,“街广一百三十步,南北尽二坊之地,南抵永兴坊北门之东”。用以连通长安都城供皇家车马驱驰。

3、大明宫规制

大明宫利用天然地势、地形修筑宫殿,形成一座外形并不规则但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整个宫域仍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南门,等同于太极宫承天门。门前是宽达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丹凤门以北依次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雍录》载:大明宫自丹凤门有含元殿,再北为紫宸殿,南北相沓,三座建筑都建于山岗之上。前朝区占据龙首山的最高端,过了前朝区,龙首山北麓的地势迅速降低,高差达数米。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大明宫三大殿,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位置最高、等级最高,史称:立含元殿高台之上南望,则长安秀色尽收眼底。可见含元殿的高台基座上是可以俯瞰长安全景的绝佳位置。故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含元殿的巍峨气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弘史二馆。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在轴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

龙首山北面为大明宫御苑,地势低洼,引龙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这一次,大明宫后庭区的规划十分注意地理位置的选择,避免后宫区域再次发生像太极宫潮湿涌水的现象。天子后妃寝殿和便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东南的龙首山高地上,皇帝于后庭理政和宴请群臣的场所,也被规划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龙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面,地势广阔低平,则安插一些有了的场所和太液池的附属景观,如拾翠殿、梨园、杏园、牡丹园、跑马楼、斗鸡台等别院。鳞次栉比建有别殿、亭、观、楼等30余所。

大明宫丹凤门

大明宫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取丹凤朝阳之意。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玄武门。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大典、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大明宫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也称“外朝”。主殿面阔十一间,加上副阶为十三间,进深四间,加上副阶为六间。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三出阙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含元殿规制高,因此除了用做大典礼仪外,含元殿平时锁禁很少使用。皇帝大朝仪、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皇帝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宴这些才启用含元殿。见于唐代史料的有大宴群臣和策试举人。唐玄宗曾在含元殿大宴群臣,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玄宗晚年组织的千叟宴,史称“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鸠杖”。足见大唐盛世的奢靡之风。

玄宗时期含元殿大宴

唐代中书舍人、诗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描写了当时大明宫辉煌壮丽的景象。“银烛朝天紫陌长,锦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哪想贾舍人诗一出口,马上惹的众人竞相写诗来和。诗人王维专门著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我在上文中引用了一句:“绛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各位读者读到此处一定也无比的感叹大明宫曾经的辉煌与壮丽吧,从建筑规模到建筑等级,再到精美程度恐怕要甩大家耳熟能详的圆明园好几条大街。那大家一定要问了,这么宏伟壮观的大明宫如今还有踪影吗?实在遗憾,我只能用《好了歌》的一句来回答了:“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儿今又糊在蓬窗上。”大明宫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只剩下发掘出的大明宫地基遗址。那大明宫是如何被毁的呢?

史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攻入长安城,纵兵掠夺,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等均遭乱兵劫掠毁坏。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一次兵祸。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军攻入长安,与唐军交战三年,使得长安城“宫、庙、寺、署,焚荡殆尽”。大明宫遭到极大破坏,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二次兵祸。

黄巢起义平息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七月,藩镇李茂贞的岐山军叛乱“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自中和(881年)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中和年以来,葺构之功”,指黄巢兵退后,唐王室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功亏一篑。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三次焚毁。

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好景不长,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藩镇朱全忠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府,然后“火焚宫城”。此为大明宫的第四次灾祸。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将唐昭宗从凤翔府“迎回”,奉天子于东都(洛阳,朱全忠的势力范围),挟天子以令诸侯。遂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拆卸宫室木料顺渭水运往东都,余者全部焚毁,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五次最大规模损毁。这一次给己经破败不堪的大明宫最致命一击,除一些体积较大、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其余皆灰飞烟灭。可谓“荒冢一堆土没了”。

看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从兴盛走向衰败,真是验证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周期率”。我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珍珠始是车。

纵观历史,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看似国力兴盛的象征、看似无伤大雅,实则与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生死攸关。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愿我们都要牢记“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永远不要丢弃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美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