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前言

2、重要提醒

3、序言

4、第一部分:準備篇(關於學習前的物質準備的介紹)

5、第二部分:入門篇(關於佛教宗教精神的介紹)

6、第三部分:基礎篇之戒律篇(關於戒律重要性和戒律初步學習的介紹)

7、第四部分:基礎篇之義理篇(關於古代義理經典的介紹)

8、第五部分:禪修篇(關於當代主要禪修派別的介紹)

9、第六部分:深入篇(關於三藏以及註疏的介紹)

前言

*本文獻給那些在黑暗中迷失的小夥伴們。佛陀說:我教導的只是苦和息苦之道。

*以下文獻全部取自南傳上座部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Theravada)”這一名詞特指當前流行於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巴利語系佛教,因爲它是現存三大分支(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有傳承的最古老的佛教分支。這個系統的佛教以從佛陀時代流傳下來的巴利語系三藏(ti-pi.taka)爲修行的理論基礎,比較完整地繼承了根本佛教注重實踐的傳統。作爲根本佛教的一個具體的傳承系統,南傳上座部佛教將通過“修行”來徹底地熄滅煩惱作爲自己的宗教實踐的最終目標。

南傳上座部佛教不僅關注在當下如何解決煩惱,更關心如何通過長時期的不懈的努力來達到“煩惱的永遠熄滅”,即涅槃。其主要文獻定型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印度阿育王時代,因此保留大量佛陀在世時的傳統和教導。如果您要轉學後世的淨土、禪宗或者其他分支,從這裏開始學習也會獲得好的基礎。

重要提醒:

*從早期佛教來看,佛教一直存在着兩種教法,其一是“人天乘”,這種教法類似於大部分教人向善的道德訓誡,比如要好好努力工作,要愛護家庭等等,佛陀在面對大部分普通人的時候會這麼樣教導。其二是“解脫道”,這種教法是面向僧人和部分有志於解脫的在家人的,其目的就是成爲一個絕對純粹的聖者。本文的路線取向是“解脫道”。

*如果只是想實修,覺得“如實覺知當下身心”可以取代了一切的,即認爲不用讀三藏及其高僧大德的重要文獻,只要如實覺知當下身心就久而久之就覺悟了(這是幻想),同時覺得學習三藏會起到自我暗示和催眠的,請無視我

*正如你不應毫無保留地信賴外在權威,你也不應毫無保留地信賴自己的邏輯與感覺,如果它們與實踐及他人的真正智慧相左。by坦尼沙羅尊者

* 不少人是在密集禪修班裏初次接觸佛陀教導的,這樣的禪修班通常一開始便傳授正念與正定的培養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素質固然重要,佛陀把它們置於次第修練的後期步驟。其中之意是很清楚的:爲了從禪修中獲得最大善益,爲了使覺醒所必須的一切素質皆盡成熟,基本功不能忽視。這個過程無捷徑可走。by約翰-佈列特

*如果覺得學習佛學一開始就要從原典入手的,例如學英語要從莎士比亞着手或者學習物理要從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請忽視我。

*在教義和禪修部分,主要是推薦緬甸和斯里蘭卡的禪師,而忽略泰國傳統,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初學者掌握佛陀教法的精確表述。因爲以泰國傳統而言,他們不太注重三藏和註疏,過於重視個人經驗,比如阿姜頓的觀點看起來與吠檀多、大乘如來藏的學說近乎雷同。不過,阿姜查的作品是可以參考的。

*這裏的文獻是本人精心挑選的,而不僅僅是材料的羅列。例如有關《攝阿毗達摩義論》的近代譯本和中文註疏常見的有以下版本:《阿毗達摩義集論》(江紹原譯,商務書局出版),《阿毗達摩攝義論》(法舫法師譯,世界佛學院出版,1948),《攝阿毗達摩義論》(葉均譯,1961譯出,1985中國佛教協會出版),《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尋法比庫英譯漢,1999),《中巴對照攝阿毗達摩義論》(謝力譯,2003),《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明法比丘,2007),《阿毗達摩實用手冊》(善戒法師,2012),《阿毗達摩講要》(瑪欣德尊者,2013)。而這裏僅僅是挑選了其中的三種。粗看起來這裏的材料稍微有些多,如果去掉第六部分,那麼只有二十七本書和十七篇重點推薦文章。不過本人水平有限,說法僅供參考。如有錯誤,請各位指正。

*重複是爲了不再重複,努力是爲了不再努力;厭離是爲了不再厭離,休息是爲了一切止息。”共勉之。

第一部分:準備篇

1、準備一尊佛像,用途如下(如果不想做一個佛教徒,可以省略)

1.1 沒有皈依的可以用於自皈依,具體請參考《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p138,[瑪欣德尊者],爲什麼要皈依?《歸依》[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Refuge.htm

2.2 課誦的時候用。《中國上座部佛教早晚課誦(在家衆)》[瑪欣德尊者編譯],此冊子中包含了自受皈戒法,在家居士可以每天堅持受持,如此則犯戒者可得重受,無犯者亦可鞏固。傳統上,唸誦經典應該用巴利語,可以參考一下音頻。http://www.tudou.com/listplay/6XTbTsDOslM/

2、準備禪修的墊子,由於它的後端通常比前端高,所以可以幫助你在禪修時穩定重心

3、禪修計時用的工具。我用的是《Mind》,IOS版本

4、kindle或者Pad,因爲多數資料都是電子版的。這當然是非必要的。

第二部分:入門篇

1、基本理論概要

1.1 《負擔的承受者》[雷瓦達尊者],入門書,主要強調南傳上座部的核心精神:苦和息苦,http://www.theravada.org.cn/a/fbwk/qitalunzhu/2014/0509/976.html

1.2《法:次第訓練》[約翰-佈列特],http://www.theravadacn.org/Gradual.htm

2、關於南傳佛教概況的幾篇文章:

爲什麼要學習這個分支的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其他傳統有什麼區別?

2.1《釋尊與釋尊的教誨:過去、現在與將來》[菩提長老],

http://dhamma.sutta.org/books/lunwen/szyszdjh.htm

*菩提長老(Bhikku Bodhi)1944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1967年完成哲學博士學位, 1972年在斯里蘭卡依止 Ven. Ananda Maitreya 受沙馬內拉戒,1973年達上受比庫戒。自 1984年,菩提長老奉任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 Buddhist Publictaion Society)總編輯, 1988年又出任該社社長。長老在着作、翻譯、編輯上聲譽卓着,出版過多部重要作品,包括《中部尼柯耶英譯》、《相應部尼柯耶英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等。長老以現代英文語法翻譯並註釋巴利經論,對於南傳巴利藏的弘傳,其貢獻可謂兼具重要性與歷史性。我最喜歡的僧人,因爲他我進入了南傳佛教。

2.2 《上座部佛教的傳承》[瑪欣德尊者],http://dhamma.sutta.org/books/slncfjcc.html

2.3 《上座部佛教概況》[瑪欣德尊者],http://dhamma.sutta.org/books/mxd-ncszbfjgk.html

2.4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勝特色 [佛使比丘],http://dhamma.sutta.org/books/szbfjts.htm

3、佛教與流行靈性教導的關係:

例如“超越二元論、小我大我、治癒分裂的自我”是不是佛教的觀點

3.1 《佛法與不二論》[菩提長老](文章)就是這篇文章讓我最後選擇了南傳上座部佛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7691634/

3.2 《佛教浪漫主義之根蒂》[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Romantic.htm

3.3 《無我,還是非我?》[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NotSelf.htm

4、關於輪迴和信仰的幾篇重要文章

4.1 《佛法可以不提輪迴嗎?》[菩提長老],http://www.douban.com/note/310231355/

4.2 《業與輪迴》[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KarmaRebirth.htm

4.3 《業力》[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Karma.htm

4.4 《一次與菩提長老的會晤》[菩提長老],每次讀都有新的啓發,當我困惑時。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417568/

4.5 《信仰與覺醒》[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Faith.htm

4.6 《信仰的意志》[詹姆斯],美國哲學家

4.7 《答佛教雜誌讀者論》[坦尼沙羅尊者],http://www.theravadacn.org/Author/ThanissaroQ&A.htm

5、佛教史

5.1《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文章)[莊春江],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uhis/buhisi.htm

5.2 《印度佛教史》[渥德爾]

5.3 《印度佛教史》[平川彰 ]

第三部分:基礎篇之戒律篇

喜歡禪修和義理的人常常會忽視戒律的重要性,但是戒定慧三學以戒學爲基礎。另外,和漢傳佛教不一樣的地方是,所有的人可以閱戒。

1、討論戒律的文章

1.1 《滋養根柢》[菩提長老] http://www.liaotuo.org/xarticle-33564-1.html

1.2 《戒清淨:修習Bhaavanaa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礎》(文章)很重要的論文,討論缺少教理和戒律的行者是如何走不下去的[雲海天涯]

2、《上座部佛教在家居士須知》[覓寂尊者],主要討論了在家佛教徒如何皈依、受戒、持戒和佈施

3、《巴帝摩卡》,又名《波羅提木叉》,爲律之母本,瑪欣德尊者編譯過。根據《律藏》只要僧人沒有通曉它,她必須終生依止。

4、《疑惑度脫》爲《比庫巴帝摩卡》的註疏

第四部分:基礎篇之義理篇

1、《攝阿毗達摩義論》[阿耨樓陀尊者造,葉均居士譯]:爲十二世紀阿耨樓陀尊者造,爲系統地學習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教理教義和實踐方法的綱要書。當代南傳上座部中心緬甸的僧團非常重視《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學習,將該論的全部攝頌作爲出家僧人必須學會背誦的內容。在由緬甸各級佛教教育機構組織的佛學教育項目或者面向社會的佛學知識考試中,《攝阿毗達摩義論》成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的三本書都是它的講解書。

1.1 《阿毗達摩講要》[瑪欣德尊者],這本書是這些書裏面最通俗易懂的,但是讀完後一定要參考1.2的第二章《心所相應理》、《心所攝理》和第八章講24緣的部分,初學應該略去的。

1.2 《攝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菩提長老]

1.3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明法比丘](選讀)

2、《清淨道論講要》[瑪欣德尊者],對《清淨道論》進行論述的書,請先讀這本。

3、《清淨道論》[覺音尊者造,葉均居士譯]:爲五世紀覺音尊者造。這是迄今公認的全面講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實踐之法的最優秀的教科書,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百科全書”之稱。必須精讀。可以對照兩個漢譯本,一個是葉均居士的,一個是果儒法師根據英譯本對葉均居士的版本潤色的。還有一個斯里蘭卡智髻比丘的英譯《The Path of Purification》。爲什麼要這麼樣讀它?它是當代南傳上座部佛教整個禪修體系的來源,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都是覺音系的,哈哈哈哈哈。

4、學到這裏,我們可以來看看當代上座部之間的各種爭議。你現在具備足夠的理論基礎來看清楚他們之間的分歧。特別是帕奧系和緬甸主流之間的爭議。帕奧系之前(上個世紀)因爲不符合主流,因此它的作品長達十年不給出版,後來宗教局還是認可了帕奧禪師,1999年,帕奧禪師在禪修教授方面獲頒最高榮銜——至上的業處大導師。當然選擇何種禪修方式請讀者自行判斷。

4.1 《當今緬甸禪法概覽》(文章) http://www.douban.com/note/309892648/

4.2《帕奧著作“遭禁”始末 》(文章)http://www.theravada.org.cn/a/fbwk/qitalunzhu/2013/1217/947.html

4.3 《兩種禪法的本質矛盾——現代內觀與帕奧止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9dade0102dyjr.html

4.4 上座部佛教學者溫宗堃老師的論文,http://tkwen.theravada-chinese.org/tzungkuen_article.htm ,請讀完所有上面的論文。溫老師是馬哈希系的,他仔細的從巴利三藏和註疏中尋找支持主流派系的論據。主要議題爲:剎那定是否有文獻支持?純觀的歷史傳承?觀禪是否需要外觀和過去未來名色法?等等當代重大爭議。

5. 有關《(大)念處經》的討論:在《(大)念處經》中,佛陀說:“關於四念處的禪修是通往證悟的唯一道路。“由於這部經是佛陀直接教導如何禪修的,因此它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純觀“派把它當成唯一的禪修手冊。但是關於它的爭議也是比較多的。從關於對它的說明中,我們引出如何禪修的討論。

5.1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無著比丘],http://tkwen.theravada-chinese.org/tzungkuen_translation.htm

5.2 《《證悟涅槃的唯一道路》[帕奧尊者],http://www.theravada.org.cn/a/fbwk/paaozhushu/2013/0205/376.html

第五部分:禪修篇

首先要提醒的是,目前在中國所謂的禪修營絕大多數都是結緣性質的,莫以爲在裏面傳授的一切就代表了整個修行過程(關於禪修的書籍也是)。

下面介紹的帕奧系和馬哈希系是緬甸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兩種宗派,一個是止觀系統,一個是現代內觀(從目前的文獻來看,它只能被最多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們之間的爭議在第三部分有說明,因此可以隨你喜歡的方式來進行禪修。

1、馬哈希系

*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在 1941 年的六月他通過了緬甸政府舉辦的 Dhammacariya (佛法導師) 的考試,同時獲得政府頒予的 Thiri Pavara Dhammacariya (最高巴利佛學博士)(千萬別把尊者和印度的拉馬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混淆了,後者的思想體系傳承的是不二論吠檀多傳統印度哲學,其主要作品是《回到你心中》)。公元 1954 年 5月17日「第六次佛教經典集會」 在緬甸仰光 「世界和平塔」 舉行,爲期二年有餘,有二千五百僧侶列席。馬哈希尊者被委派擔任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質詢者。2500多年前,大迦葉尊者,召集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進行第一次經典集會,當年結集的程序是: 阿難尊者口誦經典,優波離尊者口誦律典,然後由 大迦葉尊者三度質詢口誦的內容,再經五百大阿羅漢共同認可通過。而 2,500 年後的第六次大結集,僧團推選馬哈希尊者擔任 大迦葉尊者的角色,推選能熟背三藏被尊稱爲「三藏結集者」 的Vicitta-Sarabhivumsa 尊者 擔任 阿難尊者和 優波離尊者的角色。除了質詢者的的職責外,馬哈希尊者亦負責最後的審訂,即在審訂三藏的過程中,若遇到任何文法,語源和措辭,用字的問題時,其它人都會徵詢他的意見。

*20世紀50-60年代,國內外的僧俗二衆,紛紛前來向馬哈希尊者學習四念處內觀禪法,包括著名的德國比丘尚智長老。自此以後,馬哈希禪法逐漸傳播至其他南傳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乃至歐美國家,帶動了所謂的「在家衆禪修運動」

禪修開示

1.1 《內觀基礎》《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清淨智論》[馬哈希尊者]

1.2《就在今生》[班迪達尊者]

1.3 《毗婆舍那實修教學》[沙達馬然希禪師]

1.4 《別輕視煩惱,它們會嘲笑你》《僅僅覺知是不夠的》[德加尼亞禪師

2、帕奧系

帕奧尊者跟隨過馬哈希二代弟子學習過上述禪法。但是他不滿意,提出自己的創新。尊者禪法的特點是緊扣阿毗達磨,所以當學完了《攝阿毗達摩義論》後就可以發現這套禪法和佛法是如何的相互印證:所學即所修,所修即所學,所有的理論都可以親證出來。

2.1《生活中的修行》[瑪欣德尊者],對日常的散修進行了說明,告訴讀者如何修習正念禪。http://www.theravada.org.cn/a/fbwk/daoshiwenji/2012/0919/208.html

2.2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業處篇)[瑪欣德尊者],着重介紹入出息唸的實際禪修方法

2.3《如實知見》[帕奧尊者],對禪修進行詳細的講解,特別是修止部分。

2.4《智慧之光》[帕奧尊者] ,對禪修進行更爲詳細的講解,特別是修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第九章可以對比參考他的另外一本書《證悟涅槃的唯一道路》的相關部分 。

3、其他宗系:

3.1《內觀》[威廉·哈特]主要介紹了在中國影響力大的“葛印卡系”,它在中國有很多的禪修中心,可以報名它的十日禪修營。

3.2 《觀呼吸》[德寶禪師]本書的作者德寶法師是斯里蘭卡佛教上座部長老,他不但擁有數十年的禪修經驗,而且還有美國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因此,他能以西方嚴謹的學術規範和生動淺顯的語言,系統介紹禪修知識與經驗。

3.3 《關於這顆心》[阿姜查]在我心中如同掃地神僧一般的人物。

4、當代的心理治療背景下的“正念禪”

很多人會懷疑禪修到底是否有用?它如何在生理上影響人們?當代的心理學家和臨牀心理諮詢師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相當多的研究,發現它對大腦有顯著的生理性影響,並且“正念禪”已經成爲了治療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常規方案。特別是根據當代第三波認知行爲療法的專家們的意見,“正念禪法”有着和抗抑鬱症藥同樣的效果!下面的書詳細論述這些數據和要點。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這裏的“正念禪法”的思想基礎與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解脫道並不完全一致,如果你真的認真研讀了本文第四部分的文獻,應該不會覺得正念禪法就是禪修的一切。

4.1 《當弗洛伊德遇見佛陀》[徐均],重點是本書第四編,綜述了當代的“正念禪法”在心理學中的運用。

4.1 《正念之道-每天解脫一點點》[西格爾]我差點被這個山寨的副標題給欺騙而錯過!它是我目前看過的在利用佛教禪修方式進行當代心理治療方面最棒的一本書!

4.2 《抑鬱症的內觀認知療法》[西格爾],數據和原理論述得更多一些

4.3 《初學者的冥想書》[傑克康菲爾德],非常好的入門書

第六部分:深入篇

1、古今比對

沒有對巴利語三藏及其註疏中的精神的準確掌握,我們是沒有辦法分辨哪是佛陀的清淨教法,哪是魚目混珠的相似法的。現在漢地對初學者寫的書越來越多,但質量卻越來越低,這已經對南傳佛教的完整弘揚形成了巨大的障礙。但是不幸的是巴利三藏沒有一個公認好的譯本(也許這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同時大量註疏很少被翻譯過來,因此要慎讀三藏原文(小夥伴們,巴利文學起來!)。

不讀註疏直接讀原文的很大程度上是白讀了!舉個例子,如果讀《論語》不讀魏何晏和宋邢昺造的《論語註疏》、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以及參考程樹德的《論語集釋》,就像于丹解讀的《論語心得》。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文第四部分提到的《攝阿毘達摩義論》和《清淨道論》之類的教科書對南傳佛法的正確弘揚所起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因爲在這個階段我們對原典的理解還是望塵莫及的,因此主張丟掉這些參考書直接去啃原典的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無知者無畏”,也太輕慢南傳上座部佛教兩千多年的清淨傳承了!

在巴利語三藏之外,還有一套相當完整的三藏註疏。當巴利三藏阿育王時代由印度傳到斯里蘭卡的時候,對三藏的註釋也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傳入到了斯里蘭卡。後代的斯里蘭卡的長老們用僧伽羅語保存、充實和整理了這些註疏(Aññhakathà)。歷史記錄有28種,公元5~6世紀時,由佛音、法護、近軍、佛授、大名等人譯編爲用僧伽羅字母寫定的巴利語本,現存24種。

1.1 律藏:

1.1.1 律藏疏釋:《一切善見》

1.1.2 波羅提木叉疏釋:《疑惑度脫》,又名《戒本疏》

1.2 經藏:

1.2.1 長部諸經疏釋:《吉祥悅美》

1.2.2 中部諸經疏釋:《猶豫排斥》

1.2.3 相應部諸經疏釋:《真義闡明》

1.2.4 增支部諸經疏釋:《欣求滿足》

1.2.5 小部諸經疏釋

1.2.5.1 小誦經疏釋:《勝義顯揚》

1.2.5.2 法句經疏釋:《法句義疏》

1.2.5.3 自說經疏釋:《勝義解明》

1.2.5.4 本事經疏釋:《勝義解明》

1.2.5.5 經集疏釋:《勝義顯揚》

1.2.5.6 天宮事疏釋:勝義解明》

1.2.5.7 餓鬼事疏釋:《勝義解明》

1.2.5.8 長老偈疏釋:《勝義解明》

1.2.5.9 長老尼偈疏釋:《勝義解明》

1.2.5.10 本生經疏釋:《本生經疏》

1.2.5.11 義釋經疏釋:《正法開闡》

1.2.5.12 無礙辯道疏釋:《正法闡明》

1.2.5.13 譬喻經疏釋:《淨人悅美》

1.2.5.14 諸佛譜系疏釋:《妙義悅美》

1.2.5.15 行藏疏釋:《勝義解明》。

1.3 論藏:

1.3.1 法聚疏釋:《義秀俊逸》

1.3.2 分別疏釋:《排難解紛》

1.3.3 五論疏釋(論事、人說、界論、雙對、發趣):《五論疏》

2、被翻譯成中文或者英文的巴利三藏

2.1 目前漢譯的全套三藏很少,只有一套從日語轉譯過來的元亨寺版本,因爲翻譯質量一般,不太推薦。

2.2 《經藏》[莊春江]是阿含和尼柯耶的對讀, 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推薦

2.3《長部》[段晴]

2.4 《經藏》的英譯本

2.4.1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Maurice Walshe]

2.4.2 《The Middle Lenght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Bhikkhu Bodhi (菩提長老)]

2.4.3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Bhikkhu Bodhi(菩提長老)]

2.4.4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Bhikkhu Bodhi(菩提長老)]

2.5 其他關於阿含的研究:

*阿含日益得到重視,以爲被認爲是佛陀最初的教導,特別是其中的雜阿含。近來,有些的高僧大德認爲當代的南傳上座部佛教視後期的註釋書、阿毗達摩爲唯一標準,因此傾向於學院化的哲學思辨而略顯套路僵硬。因此他們想在早期的北傳《雜阿含》和南傳《相應部》中找尋世尊原本的教誨。我非常欣賞這種努力,本人只是覺得這種探尋纔剛剛開始,目前覺得並沒有可靠的傳承可以依止。因爲原始佛教是個歷史觀念,只代表兩千五百年前那個歷史時期的佛教形態。而上座部佛教是一個傳承觀念,是一直流傳至今日的活生生的佛教流派。

*上座部的巴利經藏相對應北傳的阿含經,但是除了內容和排列順序上有許多出入之處外,四部阿含經還分別屬於不同的部派。上座部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大致相當於北傳的《長阿含經》(法藏部)、《中阿含經》(說一切有部)、《雜阿含經》(說一切有部)。而北傳《增一阿含經》(大衆部)與南傳《增支部》相當的部分,還不到三分之一。

2.5.1 《雜阿含經校釋》[王建偉],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872437/

2.5.2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法師],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59192/

2.5.3 《阿含要略》[楊鬱文],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496178/

2.5.4 《相應菩提道次第》[隨佛法師]。他的影響力日益大起來,對北傳和南傳提出了不少的批評,他的書很少在流通,除了這本,但是核心文章在他的網站有,http://www.arahant.org.cn/原始佛教/何謂原始佛教

2.5.5 《滅苦之道》[法遵比丘尼],我接觸到的第一本原始佛教的書籍,讀完後讓我覺得佛教我要找的東西。

3、巴利文

請參這裏的工具和學習資料

http://dhamma.sutta.org/pali-course/index.htm

佛法講的到底是什麼

苦、集、滅、道

涅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