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鹿鼎記》中王晶非常直白地讓陳近南說道:“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個口號,就跟阿彌陀佛”,直接闡明天地會最初的宗旨就是搶錢搶娘們,而不是反清復明。

天地會的傳說有好幾個,但都和反清復明有關係。但這真的只是“阿彌陀佛”一樣的口號,作爲流民組織的天地會最大的宗旨就是給自家弟兄找錢花。清朝中期的屌絲們加入天地會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搶錢,或者不被天地會的兄弟們搶。當時的地下經濟遠沒有民國時期發達,天地會作爲南方社團的扛把子也不得不走上了兩搶一盜路線。

根據嘉慶時期的有組織犯罪記錄,廣東上榜的43個天地會組織裏有25個以搶劫爲主要經費來源,有6個有搶劫的打算、但以互助爲主,有4個天地會組織存在的目的就是小夥伴打羣架喊人方便爲方便小夥伴打架喊人,還有6個天地會組織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幹啥的(可能就是覺得人多NB力量大)。這43個分會中只有一個天地會組織比較有上進心,他們要自己坐江山,而不是請回朱家人。清朝當時的官場對他們的總結是“原非造反,且亦不能造反”,對天地會十分不屑。

當時這些以搶劫爲生的天地會組織不但不會幹搶洋行(當時把經營進出口生意的商行都叫洋行)這樣的“愛國”買賣,相反搶劫活動類似蝗蟲。每年兩廣、福建等地莊稼成熟時,這些天地會成員就要成羣結隊地破壞農戶家的作物。由於他們人多勢衆,普通農戶得罪不起,只要就將十分之一的收成交給他們當保護費。

在清朝中期的刑事檔案裏天地會的好漢們幹得買賣也非常屌絲,NB的好漢也只會闖到一般富戶人家搶錢搶東西,鄉間但凡有勢力的豪強地主都不敢搶。更多的天地會好漢們只敢搶劫窮人,牲口、衣服無所不搶。到了清朝後期天地會在鴉片、人口販賣、走私、賭博等多種非法經濟的“滋潤”下天地會勢力愈發龐大,成了沿海各省地下社會的主宰,甚至把勢力擴充到了海外。

在清朝末期天地會的好漢們也紛紛反清,但絕不復明,他們和衆多的反清勢力加盟,充當了這些勢力的人力資源倉庫。太平天國起義時,“洪家兄弟,萬姓一宗”這些天地會的觀念被洪秀全等人巧妙利用。太平軍起義之初兩廣、湖南海量的天地會成員加入太平軍,在太平天國後期吸收江浙的天地會成員也是李秀成補充兵源的好辦法。天地會自己也發動了萬喜提起義、林爽文起義、朱一貴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閩南小刀會起義、昇平天國起義、大洪王國起義、大成國起義等,試圖建立自己的政權。

和拜上帝會、同盟會等組織相比,天地會沒有明確的綱領,也沒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因此充當了這些組織的人力、財力倉庫,在辛亥革命後就被革命黨人像夜壺一樣拋棄了。天地會是流民的組織,成員魚龍混雜,行事也總是處在黑白之間,王晶對他們的總結其實非常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