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神奈川衝浪裏》

畫面中大部分空間被前景翻湧的海浪席捲,三隻漁船在藍色“利爪”中上下顛簸,船伕們匍匐於上,任由大海的吟嘯,海浪翻卷出的水沫如同紛雪淋淋落落半空。遠處的天仍處於黑夜,這是黎明的時刻。然而這幅畫的主題實際是背景中不顯眼的富士山。這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葛飾北齋(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849年)所作浮世繪,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之一——《神奈川衝浪裏》。

《神奈川衝浪裏》和衝浪並無聯繫,“衝“在日語中表”近海“,題意爲,日本神奈川一帶近海的海浪裏。這副木版畫於1832年出版,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該系列描繪由日本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時的景色。初版只繪製36景,因爲大受好評,後追加10景,最終此係列共有46景。畫面左上角落款畫作的標題與署名:“冨嶽三十六景 / 神奈川衝 / 浪裏 ” 與“北斎改爲一筆 ”,葛飾北齋在畫家生涯中共改號30次,此爲其一。

木版畫明麗大膽的用色搭配讓這幅畫能夠一下自抓住觀衆視線,海浪中船隻低飽和的卡其色與洶湧的藍色形成對比同時又與初明的天空相互呼應。浪花頂端冷色調的白與向着浪花深處的“普魯士藍“分層過渡,卻被爪鉤形狀的浪花勾勒出戲劇性的輪廓。浮世繪版畫的特點之一便是其單純明亮層次分明的用色,得益於這種藝術形式的特殊製作過程,雕版師根據所使用顏色的數目雕刻不同的”色板“,木版的數量一般控制在5塊上下,然後以用色由淺至深分次爲刷版,一遍又一遍給畫面加上不同顏色。

《神奈川衝浪裏》最動人心魄之處在於背景中的富士山,這座“神聖“的寧靜與前景中海浪翻雲覆雨手一般的兇惡形成了極具張力的對比。面對動靜結合下的大自然,船隻上的日本漁民選擇俯身凝息,又揮動船槳,在與自然的緊馳來往間尋求生存之道。

早在畫家之前的年代,荷蘭商人便將歐洲的版畫帶到日本,葛飾北齋從中學習塑造空間的技法。這也使《神奈川衝浪裏》營造出一種微妙的空間深層感,將西方透視的消失點引向畫面中的富士山。而後這幅畫也反哺歐洲現代藝術的道路,在“浮世繪狂熱者“梵高的《星空》中,便有”海浪“的影子,星月散發的光芒被賦予了不可思議的扭曲,天空泛起相似的,藍色褶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