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從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第二天,陳韻菲大夫就滿懷熱情的來到海淀區甘家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了基層醫務工作。在醫院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幫助下,她進步成長神速。

她來醫院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中心的“知己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慢病的飲食運動指導當時在社區還是空白,陳韻菲積極主動地自學慢性病的營養配餐,熱量的搭配,運動方法。

她對100多位患者持續三個月進行了科學有效的評估、監控和指導,80%的患者體重下降,慢性病用藥減少,這種不喫藥減肥康復門診得到很多患者的好評,還有很多外省兄弟單位前來取經,爲慢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調整摸索了一條科學有效之路。

年門診量達上萬人次 粉絲無數

隨後,陳韻菲大夫就來到了中醫科,出診以後中醫科患者人數暴漲,每天陳大夫都要看百八十位患者,年平均門診量10000餘人次,年假基本都沒休,爲工作兢兢業業。喫不上飯,喝不上水是家常便飯,去個洗手間也是跑來跑去,感冒發燒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每天中午和晚上基本都比其他同事晚半小時才能下班,每天基本上是九小時工作,無怨無悔。

陳韻菲對患者認真負責的態度打動了很多居民朋友,有的老人聽力不好,她就大聲、慢慢地講清楚病情和用藥,有時候還手寫和患者溝通;有的老人記不住藥物用法,她就把老人的藥物盒子上都用記號筆寫上喫法;有的患者沒帶錢,她還主動借錢給患者;有的患者腿腳不好,需要來回繳費的她會直接去替患者排隊繳費,有時候還會借院裏的輪椅幫助病人。她是院裏的黨員先鋒崗,這一點一滴的努力都體現着陳大夫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每年開健康課堂給社區,她都會給居民做健康宣教3-4次,講授中醫防病治病的各種簡單易學的小方法,有藥茶,有穴位按摩,有音樂治病,有保健操等等,每次講課居民朋友都特別積極參加和反饋。

有一次和康復科毛大夫去精神病患者家裏出診,患者妻子帶他們去患者身邊體檢,突然患者揮起拳頭就朝着陳韻菲打過來,她依舊很淡定地給患者聽診和體檢,回醫院給患者開藥處置;還有一次騎車出診回來,下着雪,車子和人一下子滑倒了,摔得渾身疼,她還是趕緊趕回來醫院繼續坐診。

學無止境 她將有效治療方法帶入社區

陳韻菲對醫術精益求精的態度也令人敬佩,她參加海淀第四批名老中醫師承,師從展覽路醫院楊錚主任學習三年;向國際著名針刀專家肖德華主任學習針刀治療疼痛和內科病;隨中華針刀美容美體學會會長張瑾老師學習針刀治療損容性皮膚病;又隨青年經方家、廣安門醫院鮑豔舉主任臨牀實踐,率先開展社區針刀治療,使得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中醫全科結合微創技術的治療。

社區老人口服藥物都特別多,基本都是五種以上,陳大夫一直想盡辦法,儘量通過外治給患者解決痛苦,避免更多的藥物不良反應。她在門診工作中運用針刀、艾灸、督灸、耳針、皮膚針等中醫適宜技術爲主,對頭痛、眩暈、帶狀皰疹、咳嗽、哮喘、蕁麻疹、骨關節病、耳鳴、肥胖及脊源性內科雜病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找她的病人排隊很多,她收到的表揚信和錦旗也很多。

陳韻菲總說:“國家和社區培養我們,就是爲居民更好地服務,我會繼續努力,爲大家健康服務好!”

像陳韻菲這樣認真負責、醫術精湛的好大夫在社區比比皆是,她只是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一個縮影,每個社區醫務工作者都是最美的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爲居民健康盡心盡力的奉獻着自己的青春芳華,爲的是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門人,願天下無病!

陳韻菲的座右銘:

獻身醫學,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服務社區。

信息來源:甘家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整理:王卡拉

編輯:楊恩浩

微信號:Healthy—Haidian

電話:8836420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