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倍:特朗普讓我給您捎句話 伊朗:不接受!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月12日前往德黑蘭調解美國與伊朗的爭端,這是日本首相41年來首次訪伊。然而據外媒報道,日本在美伊衝突中的調解失敗。受訪專家認爲,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的外交影響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對伊朗極限施壓使美伊矛盾緊張激化、難以調和,超出了安倍的外交能力範圍。

據共同社6月13日報道,安倍晉三當地時間6月12日下午在德黑蘭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13日上午繼續與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進行會談。他在12日的記者會上強調:“無論如何都要必要避免武力衝突。爲了緩和緊張局勢,日本將盡可能發揮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伯玉認爲,安倍此訪罕見扮演國際調停人角色,其實是着眼於今年7月日本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希望藉此提升日本外交形象,加強日本在國際舞臺的存在感,同時突出其外交能力,使其領導的自民黨獲得選民認可。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6月13日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天會見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接受安倍轉達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口信。

哈梅內伊對安倍明確表示,不值得爲特朗普傳遞任何信息。伊朗對美國沒有任何信任,伊朗也不想重複此前在伊核協議框架下與美國進行的談判,那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

總體來看,日本此番在美伊衝突中的調解嘗試並未獲得成功。

對此結果,受訪專家表示在意料之中。有專家指出,日本渴望在國際關係中發揮領導作用,但“美國代言人”的角色使其有難以突破的先天侷限性。

除了自身存在感不高,美伊積怨之深,並非日本一次斡旋就能解決。美國去年單方面終止了2015年簽署的核協議,堅持對伊朗最大限度施壓,包括禁止伊朗出口石油等,另一方面呼籲進行“無條件對話”。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方式,讓伊朗方面認爲美方並不可信。

很明顯,伊朗早已認清美國真面目,在經濟制裁的極限壓力之下,美伊之間進行的所謂談判絕不可能對伊朗有利。

中東問題學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田文林認爲,美伊關係緊張激化、矛盾難以調和,已經超過了安倍的調解能力範圍。美對伊朗“極限施壓”前所未有,完全切斷伊朗原油出口是置伊朗於死地,伊朗已不對西方抱任何幻想。

儘管美國近來調門有所緩和,表示願與伊朗對話,但田文林認爲,美國不可能給予伊朗體面的空間和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