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开疆拓土、称霸天下都少不了战争。无论胜败如何,战争对所有人都会造成巨大伤害。

在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四方各族首领尊敬的“天可汗”。

从战乱中兴起的大唐是怎样做的呢?

武德九年(626年),就在玄武门事变、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不久,北方的突厥可汗颉利、突利趁大唐朝政动荡之时,率二十万大军长驱直入,陈兵于长安城外的渭水桥北。

将领执矢思力觐见唐太宗李世民,扬言:“两位可汗率领百万大军,现在已经抵达京师。”唐太宗李世民无所畏惧,说唐朝已和突厥和亲,现在是突厥背弃盟约,唐朝无所愧疚,应该责问突厥。

思力没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毫不畏惧突厥铁骑,又听到唐太宗李世民要杀他,立刻吓得跪地求饶。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将他囚禁起来。几位大臣建议应该礼待突厥,放回思力。

唐太宗李世民却说:“突厥人听说大唐有难,又欺我刚即位,才敢率军直逼京城,以为我们不敢反抗。”

他决定单枪匹马与颉利等人会面,展示本国兵力,表达轻敌之意,让突厥摸不清虚实,自动退兵。

唐太宗李世民带房玄龄等几位亲信来到渭水桥边,隔水喊话,责备突厥违约失信。

很快,几路唐朝大军相继赶来会师。

突厥可汗先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凛凛霸气所震慑,又见唐军旌旗蔽空,阵势浩大,得知将领被囚,早已惊恐万状,无心打仗,于是主动请求议和,迅速撤军离去。

大军压境时,唐太宗李世民没有选择退缩,也没有让将士冒死作战,而是通过智谋,瓦解敌军意志,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贞观初年,有人告发岭南的统帅冯盎等人谋反,唐太宗李世民准备调集江南、岭南的士族讨伐。谏臣魏徵及时出面劝阻,陈说厉害。

魏徵认为中原刚刚获得太平,不适宜再发动战争;而且岭南又多瘴气,地势险要,并不利于唐军作战。

如果冯盎真的谋反,他一定会勾结外族,攻城掠地;但是这么多年来,朝廷只听到不断有人密报,却不见他出兵作乱,恐怕只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词。

魏徵说:“如果派使者去查明真相,就不必劳师动众,而且能让冯盎自己上朝述职。”

唐太宗李世民接受了魏徵的建议。后查明,冯盎等人只是相互内斗,并非图谋造反,他见到使者后,被唐太宗李世民的仁德感动,也同意罢兵。

不费一兵一卒让岭南重获安宁,唐太宗李世民称赞魏徵的谏言胜过十万大军的威力!

贞观十六年(642年),北方的薛延陀部落有不臣之心,唐太宗李世民向群臣提出两种应对策略。

第一个是选派十万精兵讨伐,铲除作恶之徒,可以确保大唐边境百年安定;第二个是满足他们的请求,实行和亲,如果有了后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孙,起码可保边境三十年太平。

唐太宗李世民说:“我是百姓的父母,如果和亲有利于天下百姓,我嫁出一个女儿又何足惜?”

房玄龄回答,隋末大乱之后,中原百姓还没有恢复元气,如果妄动干戈势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这对他们来说太残忍了。

比起出兵征伐,他更赞同第二个策略,“和亲的策略,如果能实施,实在是万民之大幸啊!”

在《帝范》中,唐太宗李世民有段话,很好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理解:“武器和铠甲是国家的凶器。即使疆域辽阔,君主穷兵黩武,也会让民生凋敝。国中虽然安定,忽略战备就会让百姓懈怠。民生凋敝不是保护国家的方法,百姓懈怠更不是抵御敌寇的战略。战备不可以完全解除,也不能经常使用。”

所以,能征善战的唐太宗李世民,对战事的态度非常谨慎,而且最不愿看到百姓陷入战争的苦难中。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对边疆异族恩威并施,各族首领甘愿罢兵臣服,百姓才能够充分地休养生息。这样,唐朝才逐渐步入太平的辉煌时期。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李世民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唐太宗李世民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中外领导者的必读经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