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薊縣的朱華山村之內,有一座園寢,一直不被外人所熟知,直到清宣宗道光年間,此地才被公開記載於《薊州志》當中,而這座園寢在當地人代代相傳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八仙陵,並且由本土村民世代守護。

神奇的“八仙陵”

乍一聽到這個名字,朋友們都會想到難不成此地跟傳說中的八仙有關。其實不然,它不僅與八仙沒有絲毫關係,而且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村民世代守護的背後,實則暗藏乾坤。

衆所周知,在整個清朝包括後金在內,在五陵(關外永、福、昭三陵,遵化清東陵、易縣清西陵)之外,有諸多以陪葬名義存在的墓葬羣建於五陵外圍,尤以清東、西二陵爲最。但縱觀所有的墓葬之中,卻唯獨只有一座皇太子園寢,也就是我們開篇說到的“八仙陵”。那麼這座園寢之中到底葬着清朝的哪位皇太子,又爲何會被當地人相傳以“八仙”的美譽?

清代獨特的密立皇儲制度

清朝的繼承製度,與以往的“立嫡立長”所不同,基本奉行的是“唯纔是舉”的宗旨。整個清朝只有清宣宗道光皇帝是名正言順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但這並不能說明在1799年(嘉慶四年)四月嘉慶密立皇儲之時,沒有考慮旻寧當時在才能方面的長處。

而且,自雍正朝開始,一直到道光朝,爲了避免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密立皇儲”取代皇帝在世時公開冊立儲君。我們都知道,這是受了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之影響,康熙的皇次子(嫡長子)胤礽作爲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帝生前便公開冊立的太子,歷經兩立兩廢,最終成爲康熙一生當中的最大遺憾。

既然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明立的皇太子,那麼八仙陵的主人會不會就是胤礽呢?其實,想要對此判斷很簡單。首先,胤礽雖然因爲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關係,受到父親的破例得封太子之位,但經歷了兩立兩廢之後,在康熙心目當中已然對這位嫡子大失所望,所以肯定不會因爲之前的美好時光而建一座太子園寢以示懷念;其次,胤礽是在康熙駕崩之後,也就是1725年(雍正三年)去世的,所以更加可以排除第一種觀點,而雍正在“九子奪嫡”之中,是與胤礽爲對立面,所以自然也不會在其死後爲之建一座太子園寢。

爲帝嫡長子,深得父心

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爲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那麼這位太子園寢當中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原來,他就是因近年來熱播的清宮劇中爲大衆所熟知的愛新覺羅.永璉。1730年(雍正八年)出生的永璉,其父是時爲皇四子的弘曆,其母爲弘曆府邸嫡福晉富察氏,值得一提的是,永璉的名字還是祖父雍正親自所起。

當時,弘曆早在七年前就被雍正立爲儲君,所以對於愛子的嫡長子,雍正自然是十分喜愛的。璉有“承繼宗廟”之意,也體現出雍正對這位皇孫的寄予厚望。1736年,乾隆繼位之後,不僅封嫡妻富察氏爲皇后,而且以“聰明貴重、器宇不凡”,密立時年7歲的嫡長子永璉爲皇太子,這也打破了之前四位皇帝選擇接班人均爲庶出的傳統。

爲愛子精心擇萬年吉地

旋冊贈皇太子,諡端慧。

只可惜,天不假年,在被密立爲皇儲的第三個年頭(1738),永璉便因寒疾之症早殤,年僅9歲。乾隆爲之極爲傷感,不僅追封其爲“端慧皇太子”(同時也預示着密匣之中名單爲永璉之事公之於衆),而且命欽天監監正爲愛子儘快尋找萬年吉地。

大學士等奏。據郎中董啓祚等、查看勝水峪。地傍祖陵。土色細潤。自屬吉壤。請俟謁陵時閱視。得旨。萬年吉地。定於勝水峪。

起初,大臣們找到的是位於西陵附近的魏家溝,但被乾隆當下否決,因爲他想讓自己的愛子葬在離自己很近的地方。但因爲當時自己的萬年吉地還未找到,所以只能將愛子的金棺暫安田村殯宮。直到四年後,也就是1742年三月,乾隆的皇陵才最終確定在東陵的勝水峪。

乾隆八年(十二月)乙卯,賑山東陵縣等十二州縣衛旱災。葬端慧皇太子於朱華山寢園。

永璉的萬年吉地也因此開始在東陵附近選址,最終在訥親、海望等人的精心選擇下,找到了朱華山這塊風水寶地,一年後的十二月二十一這一天,暫安在外四年的永璉金棺終於葬入到朱華山,這座園寢也因永璉的諡號而被命名爲“端慧皇太子園寢”。

八仙陵之名的由來

哲親王永琮,高宗第七子,與端慧太子同爲嫡子。端慧太子薨,高宗屬意焉。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以痘殤,方二歲。命喪儀視皇子從優,諡曰悼敏。嘉慶四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而之所以當地人口口相傳稱之爲“八仙陵”,是因爲在永璉的園寢當中,在其後又葬入了七位,分別是皇七子永琮(1746—1747,孝賢皇后次子,追諡爲悼敏皇子)、皇九子(1748—1749,未命名,生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皇十子(1751—1753,未命名,生母舒妃葉赫那拉氏)、皇十三子永璟(1755—1757,生母繼後輝發那拉氏)、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孝儀皇后長子)、皇十六子(1762—1765,未命名,孝儀皇后第三子)以及皇八女(1757—1767,生母忻貴妃)。

端慧皇太子園寢佈局圖

史海君說:

當然,八仙之名看似是由入葬人數而得,但這只是表面現象。由於園寢之中所葬之人的地位尊貴,所以端慧皇太子園寢不僅建築規制極高,而且在祭祀級別上也同樣享有極高的待遇。不僅時常有王公一級的大臣前來致祭,而且身爲九五之尊的乾隆也不定時會前往親自悼念。也正是因此,這座園寢纔會被當地村民世代守護,並且奉爲神明,也就正式有了“八仙”一說。

參考資料:

《陵寢易知》

《薊州志》

《清高宗實錄》

趙爾巽《清史稿.高宗本紀》、《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傳一》、《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傳八》

版權註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