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芝諾比婭是帕爾米拉歷史上最著名的領袖。後來,羅馬人將“臺德木爾”意譯爲“椰棗之城”,音譯爲“帕爾米拉”。

被摧毀的帕爾米拉古城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

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到帕爾米拉古城,243公里,大約3小時的車程。敘利亞人更習慣於它的阿拉伯語名稱:臺德木爾。

關於“臺德木爾”的詞源,較常見的一說認爲其源於阿拉伯語“椰棗”一詞,因爲該地位於沙漠中的綠洲,盛產椰棗。後來,羅馬人將“臺德木爾”意譯爲“椰棗之城”,音譯爲“帕爾米拉”。

被摧毀的帕爾米拉古城

公元前3世紀塞琉古帝國興起,帕爾米拉位於塞琉古帝國和兩河流域的安息帝國之間,泉水豐沛,椰林茂盛,吸引了過往商旅駝隊在此汲水、宿營、乘涼。隨着時間推移,帕爾米拉作爲重要商旅驛站的地位日益牢固。

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佔領敘利亞,塞琉古帝國崩潰,帕爾米拉獲得獨立。公元1世紀,又被羅馬帝國並人其領地,受其直接管轄。129年,羅馬皇帝哈德良視察此地,對其繁榮景象和獨特的沙漠風光印象深刻,遂宣佈帕爾米拉爲“自由城市”,予以當地人自治。212年,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宣佈帕爾米拉享有羅馬殖民地地位,當地居民視同羅馬公民。

被摧毀的帕爾米拉古城

公元3世紀,薩珊帝國在東部崛起,與羅馬帝國多次交戰。帕爾米拉的首領奧登納圖斯臨危受命,兩度擊潰薩珊大軍。羅馬皇帝賜奧登納圖斯爲大將,並承認他爲羅馬東部之王,統治西亞廣裹的疆域。此時,帕爾米拉已經稱霸於西亞一帶。

267年,如日中天的奧登納圖斯和長子被其堂弟暗殺,年方一歲的國王次子巴巴拉圖斯繼位成爲帕爾米拉的新王,他的27歲母親芝諾比婭代替幼子攝政,成了事實上的女王。

芝諾比婭是帕爾米拉歷史上最著名的領袖。在當代敘利亞人眼裏,她甚至是這個國家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頂級偉人之一。芝諾比婭具有靈敏的政治和軍事嗅覺,趁着羅馬帝國內外交困之際,將本國疆域大幅向外擴張,控制了整個敘利亞,甚至佔領了小亞細亞和埃及。

被摧毀的帕爾米拉古城

270年,羅馬大將奧勒良登上帝位。他登基後,宣佈芝諾比婭母子是僞帝膺主,發兵東征討伐,於272年春攻入帕爾米拉,芝諾比婭被俘。奧勒良凱旋迴到羅馬之際,用金鍊拴着芝諾比婭,讓士兵牽着這位步履維艱的女俘示衆。

奧勒良凱旋返回羅馬途中,帕爾米拉發生了一次暴動。奧勒良立刻率兵馳返,憤怒中下令毀壞整個城市。從此,殘垣斷壁,成了帕爾米拉的輪廓。這座偉大城市的光榮歷史,就此告終。

被摧毀的帕爾米拉古城

公元4世紀,基督教傳入當地。曾經用來崇拜偶像和多神的帕爾米拉神廟,被改造爲基督教堂。6世紀,拜占庭皇帝下令修繕這裏的城牆和供水系統,以方便居民生活。634年,來自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大將哈立德·本·瓦利德兵不血刃,拿下帕爾米拉。自此,這裏變成了一座伊斯蘭的城池。途經此地或在此居住的穆斯林,沒有對已經敗落的古城再加破壞。相反,他們因地制宜,在之前改造爲教堂的神廟裏,添加若干伊斯蘭元素,使其成爲清真寺。而神廟的建築外觀和總體結構,依然保持不變。

帕爾米拉的歷史,本應該以此作爲終結。那些雄偉的神殿,高聳的石柱,歷經了兩千年的日曬雨淋、地動天搖,而依然在這綠洲與荒漠的邊緣,默默屹立。它們見證了數不清的悲劇、喜劇與鬧劇,見證了生命如縷蟻,歷史如齏粉。如今,這些見證者,在21世紀的今天,迎來了歷史上最黑暗的結局:在伊斯蘭國的炸藥裏化爲烏有,被腳下這片土地收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