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9個月,分娩的時間越來越近,孕媽媽不要慌不要怕,只要認真學習分娩知識,定期去醫院檢查。提前做好分娩準備。

你就可以穩坐釣魚臺,迎接胎寶寶的到來。

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懷孕9個月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1、懷孕9個月孕媽媽的變化:

體重還在繼續增加,腳、臉、手腫得更加嚴重,腳踝部更是腫得老高,即使如此孕婦也要儘量多喝水,因爲母體和胎兒都需要大量的水分。

另外多喫一些瓜果蔬菜,少喫含鹽量高的食物,這樣有助於消腫。但如果手或臉突然嚴重腫脹,一定去看醫生。

2、懷孕九個月胎兒的變化:

懷孕9個月時,胎兒身長已經有47~48釐米,體重爲2400~2700千克左右。

胎兒在子宮裏將身體轉爲頭朝下的姿勢,頭部已經進入骨盆,皮膚皺紋減少,肚子上和臉上的細紋消失。

生育器官發育完備,手肘、腳丫和頭部可以在腹部凸顯出來。

3、注意事項:

預防早產:孕媽媽和家人要提前做好分娩前後一切準備。注意一切早產的跡象。

重點提示,一定要準備“入院待產包”,並放在觸手可得的地方。所謂“待產包”就是產婦入院分娩要準備的東西,包括產婦和嬰兒用品。

懷孕第九個月已經事早產的高發時期,一旦發生早產再準備東西太慌亂,提前準備有備無患。

產前檢查:孕媽媽懷孕的最後兩個月要縮短定期檢查的時間,每一週去檢查一次。主要檢查胎寶寶胎心,孕媽血壓是否正常,必要是還要做B超。

產前焦慮:孕媽媽可能會想象着生產時的各種狀況,但是當越想就會越害怕,容易產生過度焦慮。

不妨多向過來人取經,家裏的長輩們都會很樂意分享她們的生產經驗。別害怕,大部分女性都是這麼過來的。

保證睡眠:這時候孕媽媽,機體損耗極大,容易疲勞,就更需要保證充分的睡眠。睡眠不好會使孕媽媽心情煩躁、精力不集中,甚至影響胎兒的身心健康。

因此孕媽媽應儘量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飲食方面:孕媽媽此時期須注意補充充足的營養,以保證母嬰健康。

建議不要偏食,飲食一般需要廣泛多樣化。多喫高蛋白優質蛋白食物,多喫蔬菜水果,適量攝入堅果類,以供給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脂肪酸;

要注意控制鹽的攝入,以防浮腫。孕媽媽易出現飢餓感,營養要依賴少食多餐。保證充足的鈣供給:寶寶的骨骼、牙齒鈣化加快,需鈣量增加。孕媽媽缺鈣除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牙齒髮育外,也影響母體骨骼健康,充足的鈣供給可幫助孕媽媽避免因缺鈣而引起的腰腿疼痛和抽搐。

產前準備:到了妊娠晚期,孕媽媽要準備好懷孕的檢查記錄、夫妻雙方戶口本、醫療證、準生證。聯繫好去分娩醫院的電話號碼和乘車路線。

新生兒物品準備:孕媽媽在家人的幫助下,要給新生兒準備好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必備用品。例如嬰兒衣服、帽子、襪子、尿布兜、奶瓶、小被子、紙尿褲等。

適度運動:懷孕9個月時仍然要適度的運動。保證充足的休息的同時要適度運動。而最好的運動方式當然是散步了。孕婦可以在伴侶或家人陪伴下,在環境舒適的公園散步,也可以適量做點孕婦體操、孕婦瑜伽等。

孕媽媽還要提前瞭解臨產信號,做好準備。這些信號就是臨產的徵兆,當然,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並不是所有的人信號都很明顯。而且,即使出現徵兆,也並不是馬上就會分娩,只是提前告訴我們而已。

一、子宮底下降

子宮底下降是孕媽媽臨產前約兩週的分娩信號燈。這時由於胎寶寶的頭部開始往盆底下沉,子宮底下降,使孕媽媽的上腹部開始變得輕鬆起來,呼吸也因爲免受壓迫而變得比以前舒暢,胃部被頂住受壓的感覺明顯減弱,胃口隨之變好,食量因此有所增加。

此時子宮底下降只是分娩前的信號,並不是代表分娩的真正開始,孕媽媽不必過於緊張,也無需過急入院待產。孕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喫飯,好好睡覺,適當地利用飯後時間散散步,爲分娩做準備。同時,孕媽們還要注意保持心情的愉悅。二、下腹部有壓迫感

由於子宮底下降,壓迫到骨盆入口處爲分娩做準備,此時孕媽媽的下腹部有明顯的壓迫感,感覺胎寶寶好像要掉出來一樣。出現這種情況孕媽媽不用過於擔心,這是寶寶快要出生了,是正常現象。同時,由於子宮底的下降會壓迫到膀胱,孕媽媽會出現尿頻的症狀,走路也會因爲重心下沉而不方便,腰痠腿痛的感覺愈加強烈。

三、見紅

臨產前一兩天,孕媽會出現“見紅”現象。此時胎寶寶頭部開始下墜入盆,隨着子宮收縮,子宮頸管逐漸擴張,附近的胎膜和子宮壁發生分離,導致有少量出血的情況發生,呈現爲茶褐色、粉紅色或者紅色混合黏液,這是子宮開始擴張的現象,是臨產的重要信號。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見紅”的出血量並不會太多,少於月經流量,如果“見紅”出血量過多,則要及時入院觀察,檢查是否由胎盤早剝等病症引起,防止意外的發生。

四、破羊水

隨着分娩過程的推進,臨近分娩的數小時或生產前,孕媽媽會出現“破羊水”的現象,表現爲淡黃色液體呈噴射狀或滴流狀從陰道流出,讓孕媽媽感覺像在尿尿,這時可以用衛生巾來防漏,也便於查看流出物顏色是否正常來幫助判斷分娩進程。一般情況下,破水後孕媽媽很快就要開始分娩了,此時孕媽媽應該及早入院待產,保持平臥的姿勢,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和幫助下準備生產,預防感染的發生甚至將寶寶產在院外。

五、規律陣痛

規律陣痛又叫子宮收縮,是分娩的主要信號。隨着產程的推進,這種規律陣痛會從開始的鈍性背痛向下放射到大腿,漸進表現爲腹部的週期性劇烈疼痛,每次持續30秒或以上,每5分鐘左右收縮一次。一般情況下,初產婦的分娩時間大概爲12-18個小時。需要注意的是,子宮收縮會造成胎頭壓迫媽媽的直腸而出現強烈便意感,此時切勿用力上廁所,否則可能將小寶寶產到馬桶裏。

分娩會令新媽媽元氣大傷,一定要好好調養,媽媽們月子期間要注意以下3點:

1、照看孩子不要太累

新媽媽要一邊修養自己的身體,還要開始學習照顧寶寶。不少媽媽都是新手媽媽,很多事情也都沒有經驗,難免手足無措、不得章法,導致媽媽們疲憊不堪。坐月子期間太累會阻礙身體的恢復,做不好月子,後期也會留下一些月子病。所以在月子期間也要合理的與家人分擔照顧寶寶的事情。

2、保養腹部不放任自流

爲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盆骨也會變寬。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流。還極易留下惱人的大肚子。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我用的這個束縛的,自動燃,脂,,出月子肚子平平。科學研究表明產後半年都是恢復身材的黃金時期。

3、合理的調節自己心情

孕期是一段很難熬的日子,坐月子期間寶媽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在與家人的相處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開心的事要儘量與人傾訴解決,不要藏在心裏默默生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