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教科文组织的朋友给我说起他认为的中国最伟大文化遗产地:一个是长城,另一个就是都江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早已深刻在国人的脑海中。但是对于都江堰,了解的人不是特别多,去看过的人更是不多。所以,当我第一次走进都江堰不仅是看的仔细,听的认真,拍的周到,就连外国朋友的最爱什么都要问个究竟。因为外国人的旅行方式与我们有许多的不同,他们比较注重理性的,而我们很多人更重于形式,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再问看的都叫啥——不知道!

航拍都江堰宝瓶口/摄影:@官子旅行

游览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安澜索桥、二王庙,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要大半天的时间,回到卧铁喷泉处已是饥肠辘辘。看着喷泉下的卧铁复制品一边回思内江“凤栖窝”处卧铁的神奇,一边盘算着中午该吃点什么美味!

都江堰离堆园区卧铁喷泉/摄影:@官子旅行

离堆园内花香四溢,这种米粒大小的花瓣清雅高洁,香气浓郁,一请教得知这个米粒花就是大名鼎鼎的挂花。古诗云:八月桂花香。而都江堰的桂花在七月底就已经绽放出香气,让游人心肺舒畅,赞叹不已。桂花与都江堰风雨相伴,历史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是文人雅士的喜爱之物,也是诗词中常出现的意境,“暗淡轻黄体相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卧铁喷泉南侧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栋飞檐画栋的古建筑,这里树木成荫,花香弥漫,鸟飞蝉鸣,幽静深长。楼前的水潭一角荷花盛开,看见大家都看着水面,走近一看竟有几十尾锦鲤,原来这是赏鱼休息的地方。

锦鲤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它们的生存与水质的影响很大,而都江堰偏碱性水非常适合锦鲤的生长。每天中午,是它们最活跃的时间。

只要有人经过,它们就会簇拥在水面上进行着各种表演,宁静的水面变成了欢歌。赏鱼人忍耐不住只好去买鱼食,十元钱不贵却收获了意外之乐,也是一份美好的记忆。

这里还是川派盆景的展示地,借助自然环境,展示水的的主题。层层叠叠的流水轻柔妙曼,似梦镜,潺潺水声唤醒了真实的存在。

就在此时,古建筑里传来《高山流水》滑揉颤动的旋律,轻轻的推开虚掩的小门,原来里面是一处演出场所。几张茶桌,环境清淡肃穆。随着表演者弹拨的加快,音律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涓涓流水的意境。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都江堰美景之中。这就是“筝衡为乐,立地成兵”的古筝,被誉为东方的钢琴。二千五百多年来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古筝与琵琶是中国民乐中的绝配,那首《春江花月夜》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像工笔中都江堰的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在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当然不可缺少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只有箫才能最完美的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洞箫奏出轻巧的波音,配合琵琶模拟的鼓声,描绘出游船上箫鼓鸣奏的情景,在整个乐曲中,箫声绵绵,流畅抒情。

古筝、琵琶与箫的琴箫合奏,相得益彰,委婉动听,最能表达出乐曲深远的意境,令欣赏者如醉如痴。

环顾四周,小剧场只有百余平米,9张茶桌三十六个条凳最能显露四川茶馆的简朴和实在,门厅中间的屏风上额牌匾书写“天人合一”四个字,把都江堰与青城山道家的天地人和思想贯穿其中。表演者周春——国家级茶艺高级技师,他创立的青城茶道表演将古乐、太极编排成一幕演出。以老庄理念为重要思想,融养身、贵身、重身为要意,讲究中庸之道、自然之性、名伦之理、清雅之美、修身养性。在乐中品茶,把玩琴棋,欣赏书画,净土之地,好生清凉,身心不由欢喜连连。

成都老茶客们喜欢喝盖碗茶,长壶茶艺是特有的绝技,长壶长1.2米,只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因为切茶的师傅要掌握这一技术非一日之功。而将太极融入到沏茶之中,把茶与水,水与道完美融合,如同天地合一的奥妙完美展示,这位周师傅绝对是巴蜀第一人。案台上的三只茶碗,周师傅在表演过程中舞动手中的长壶准确的的将壶嘴对准十厘米的茶杯,头顶、仰翻、展翅,三个动作一气呵成,竟让我有些手忙脚乱,还好抓拍到了这个最后的精彩时刻。滴水未出,好绝技。

“熊猫、变脸、川菜”为四川独一无二的国宝,能看到这样的国粹表演真有些激动,因为是在这僻静的有些被人忽视的地方隐秘着的精彩,有些意外的窃喜,如你喜欢绝对超值。

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戏曲种类,而川剧的悲剧极有特色,喜剧独树一帜,凡是情感波折、内心激变之处,就是变脸最生动的表演环节。川剧变脸以其怪诞狰狞的面相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不可名状之律动,作为一种对人物内心非常独特的表现手法,无疑大大增加了川剧本身的表现力。每每有大家名角表演变脸,常常是座无虚席。可见,老百姓对这种极端好看的耍活儿是打心眼地认可的。我虽然与表演老师近在咫尺,很想看到或拍到她变脸的瞬间,始终未能如愿。手法太快,技艺高超,真的太玄奥了!

“上如浮云,下如流水”的太极诠释了天与地、刚与柔、山与水的完美境界,宛如舞蹈优美如梦如幻。如此深邃玄奥的世界非一般人能领悟,但是这不影响对其喜爱的程度。把太极的轻柔和飘洒融入到舞蹈的语言,是武术与艺术的融合,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是一种中国风的弘扬。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取其型,用其意。太极的飘柔以方法为化,画圈、走圆、绕8字,劲由心,这些被舞蹈化的艺术夸张与武者的伴舞,融入了现代气息和活力,让玄奥的太极更加生活化。每当重大节日,你可以在伏龙观广场欣赏到他们的表演,更多武者与舞者参与其中,场面更加震撼。

演出太精彩竟忘记了饥肠辘辘的滋味,与经理沟通中得知这里可以提供午餐,是以四川小吃为主。起初,对景区的餐饮没有太多的期待,这也是国内景区餐饮服务的软肋,制作不精,服务不佳,只能果腹,不可品尝,欺诈顾客。所以,很多游客宁愿饿着肚子离开景区去十几里外的地方去吃饭,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旅行最不利于身心健康。

天府源茶馆是一家老字号,茶文化浓郁。与传统的成都老茶馆不同的是,这里融入了其它茶道的精华,以茶会友。煮茶古堰,与水同在,听花间鸟语嬉戏,乘清风看远山,夕阳汲水把盏,茶话悠闲,去留舒卷,谁又不与水润山幽同在呢?

于都江堰品茶,诠释出的是博大深邃的水文化灿烂历史。从先秦至今,都江堰的水脉从未间断地滋养川西人民,同样也滋润了杯中泛起的一片绿色。它虽不及西湖龙井茶那么有名气,不及普洱茶那么昂贵,它的朴素让人有些鄙视,如果你品过这里的茶道,绝对会念念不忘。

午餐上来了,出乎我的意料。虽然点的是套餐,餐食和餐具却非常讲究。忍住口水,先开个光,这样的就餐才有滋有味有纪念,半夜可以发朋友圈拉拉仇恨。这份套餐有凉粉有抄手,有汤圆有凉面,有煲鸭汤,有水果沙拉,以清淡为主,兼顾四川麻辣的特点,作为北方人我表示很接受。

都江堰的腊肉外观呈黑黄色,层次分明、肉皮金黄,具有光泽,瘦肉外观呈黑红色,切开呈玫瑰色。香味浓郁,入口清香,回味悠长,别具风味。其食用方法多样且方便,可蒸、可炒、可炖汤。这里的腊肉是用景区内的龙爪松枝熏制,越嚼越香,如果再配上个江小白,那就更完美了!

无论你能不能吃辣,到成都来耍,凉粉是不可或缺的。滑滑的、嫩嫩的,浇上红油、白芝麻、葱花,白的红的绿的,甚是诱人。

川北凉粉,创於蜀汉,兴於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鼎盛起来,并走出巴蜀,在全国各地盛开如莲。老少咸宜,冬夏皆适。来到凉粉的故乡品尝小吃绝对少不了,夏天来碗冰凉的,由嘴而心,爽愜之至。

我们特意选择了在室外就餐,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闻着花香,听着鸟鸣,品着美食,想着刚才妩媚翩翩的舞者,那曲古筝、琵琶、箫的旋律在耳畔回荡。这样惬意的旅行餐对于我来说还真的是第一次,安静,舒心,可以回忆。

饭后茶余,遇到表演太极的师傅,顺便求教第二天去青城山的礼仪。在道观遇到道士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而打坐时的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其寓意为“抱元守一”。

这个牌牌有点小,底色与周围的色彩有些重合,不过图片和文字内容都会一目了然,难怪来这里的外国人多一些,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出于仰慕,文化的差异促使他们更愿意了解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而这里则荟萃了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这才是生命的象征,古堰清韵,源远流长。

暮色降临,蓝调泛起,美光灯把天府源老茶馆的楼阁建筑照射的金碧辉煌,依附在都江堰古老的水利工程旁,与熙熙攘攘的游人,老茶馆低调的有些格格不入,他更像是文化的守护者,你不来,他不怨。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不是指的就是这里。

旅行提示:

1、都江堰景区旁有直达成都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及机场的直通车,非常便捷。成都双流机场2号航站楼4号门内右侧10米为直通车的购票柜台;2、双流机场有去往都江堰的定点机场大巴,时间请具体查询。此外,成都市内有城际地铁,茶店子客运站到都江堰客运中心的长途车每半个小时一班;3、都江堰古城区宾馆、客栈非常多,位于杨柳巷的熊猫驿站是一家非常有特色的主题宾馆,地处商业、餐饮区,距都江堰景区南门1公里;4、天府源老茶馆位于都江堰景区内的卧铁喷水池南侧,每天上午11:30,下午15:30有古堰清韵的演出。由于场地有限或因经常接待外国友人或被包场,想观看节目、就餐的还需提前电话咨询为妥。

遇见已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本图文为乐途旅游专栏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的转载和商用是侵权行为——你懂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