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燉菜需要的食材很特殊,你家有嗎?]

幹豇豆和臘肉:幹豇豆用手抓一把,然後需要用水泡2分鐘左右;臘肉半斤的樣子,清洗乾淨之後做切塊處理,先將其按2釐米左右的長度切片,然後將每一片按2釐米左右的長度再次斷開即可。

白蘿蔔和蒜苗頭:白蘿蔔半個,對於它的形狀是沒有講究的,原則上只要大小合適就行,這裏選擇的是直接切塊,你可以選擇用“滾刀切法”處理,也就是對半剖開之後,刀子斜着切;蒜苗選用的靠近根部的地方,將其直接斷開成3釐米左右的小節就可以了。

[這麼有特色又美味的燉菜,只需要2個步驟]

第一步:大火煮豆條和肉塊,在砂鍋之中住滿水,大月鍋子的三分之二處,然後把切好的臘肉塊兒放進去,開火燒煮,等水沸騰之後,再將之前泡過的幹豇豆放進去,然後等待鍋裏再次燒開,敞開鍋蓋大火煮20分鐘。

第二步:慢燉蘿蔔和蒜苗頭,等時間到了之後,就可以把蘿蔔和蒜苗頭丟進來了,然後將火候調爲小火,同時放入少量的鹽進行調味,因爲臘肉本身含鹽量較高,因此不需要加入太多食用鹽,然後蓋上鍋蓋,小火慢燉3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喫起來了喲~味道特香,燙都沒剩的,農村最好喫的燉菜就是它了。

[關於食材的配比和處理過程,你需要注意這2點]

1.通常來說,食材的準備分量,都是根據人數和食量而定的,但他們之間總是有一個最佳比例的,幹豇豆:臘肉:蘿蔔,大概就是2:1:2,至於蒜苗頭,則可以根據你個人喜好選擇添加或省去,但這道菜是不需要加入生薑,因爲臘肉是沒有腥味的。

2.如果不泡的話,也需要用水龍頭沖洗一下,因爲在晾曬的過程中也會附着一些灰塵雜物。豇豆做燉菜的時候,只要下鍋早就有足夠的時間讓她軟化了,臘肉需要用刷子清洗乾淨,因爲是經歷了2周以上的燻烤,表面會附着很多灰塵,雖然顏色不能很白淨,但是雜物還是要清理乾淨。

[正式因爲這些,才讓人覺得這世間最美味的不過如是]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確,關於兒時在農村經歷的那些生活,在記憶裏已經越來越模糊,忙碌的生活也由不得我有太多時間去回憶往昔,只是每當遠在家鄉的親人們,跟我捎來這麼有記憶的特產的時候,便會抑制不住的想起那個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其實幹豇豆的製作過程還是很複雜的,首先要將它們清理乾淨,然後在鍋裏蒸熟,然後在太陽下晾曬,因爲光照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做之前都是需要提前瞭解天氣情況的,不然晾曬到中途開始連綿細雨,那這些豇豆就會發黴變質。看到這些豇豆,眼前就浮現了外婆忙碌的身影,也因爲有這樣的畫面,喫着這樣的食物總是充滿了感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