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農民又迎來一個久違的豐收之年,隨着各種農產品的如期上市,市場上各種農作物的價格卻讓我們過了一次山車,如大蒜的價格就讓有些農民朋友歡喜,有些農民朋友憂愁。

以今天邳州的大蒜的交易價格來看,大混級1.0元每斤計算,基本上農民是虧本1000元到2000元之間,最大級別的大蒜價格在1.8元每斤左右。農民種蒜一年到頭不但沒有收入,反而虧本。可以想象是多麼可笑的事情,但是農民卻沒有辦法控制市場。

最近兩年農產品價格忽高忽低,時而“蒜你狠”時而“蒜你賤”。當年大蒜價堪比豬肉價格,讓消費者望塵莫及買不起,但是經過了一兩年時間,大蒜總算迴歸到它應有的價位,每斤幹蒜五塊錢左右,這纔是正常的價位,蒜農有了收入,消費者還喫得起大蒜。這樣的價格是比較理性的,農民有收益,市民買得起。

是什麼原因讓今年的大蒜又跌入了谷底呢?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呢?

歸根結底是因爲盲目的跟風,不考慮後果的跟風,很多農民看到大蒜價格穩定,紛紛擴種大蒜,於是去年大蒜種植面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這還是官方保守的估計,都說屋漏偏逢連陰雨,今年種植面積增大是一方面,可偏偏今年又出現了疫情,大蒜的出口不但被取消,而且內銷又還不振。

當大蒜的種植面積盲目跟風增大,又是豐收之年產量提高,且出口銷路被堵死時,大蒜價格,不得不從去年高高在上的價位跌落谷底啊。一年漲就一定會下一年跌,只是農民心有不甘罷了。

若想大蒜的價格穩定,長期穩定種植,不跟風擴種纔是唯一的方法,遇見“蒜你狠”就全民跟風全民炒作,所以最後價格飛到了天上去,農民也就跟風擴種。這些人爲因素是大蒜價格每年無法穩定的主要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