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這一全新的購物模式。但是網絡購物平臺往往缺乏有效監管,網絡銷售存在隱蔽性強、跨域性廣的特點,往往易成爲犯罪分子銷售假藥的載體,同時國家對藥品的審覈存在名目繁多,品類交雜的現象,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互聯網的虛擬性、隱蔽性、擴散性等特點進行危害藥品安全犯罪活動。其中很多假藥銷售者利用網絡,大量招募下級代理在網上銷售,形成了龐大的銷售產業鏈條,給公安機關追蹤假藥製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這些都給公安機關打擊製售假藥帶來了挑戰。筆者調研了我區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峯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打擊網絡製售假藥情況,現結合我區偵辦網絡製售假藥的情況,對網絡製售假藥犯罪特點、工作難點及偵查工作對策作一粗淺的闡述。

互聯網製售假藥案的實踐與思考

一、網絡製售假藥的特點

(一)網絡製售假藥產業鏈條化。網絡生產銷售假藥犯罪充分利用了網絡的超時空性,跨區域作案特點凸顯。製假售假者大多將藥品原料、生產設備購進,包裝印刷,灌裝生產假藥,利用網站發佈信息,寄遞假藥、代收貨款等環節分佈在不同地區,由不同人員各負其責,形成“產業”鏈條。特別是在銷售環節,因爲互聯網的無限擴散功能,使犯罪結果呈輻射狀波及全國各地,給調查取證和徹底打擊帶來難度。2017年5月,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公安局網安大隊在辦理一起涉網案件時,發現涉案人員微信朋友圈中發佈銷售“中醫古方清脂瘦身”廣告。經初步覈實,發現微信朋友圈銷售的“中醫古方清脂瘦身”爲三無減肥藥品,疑似假藥。後經相關部門認定,確定爲假藥。於2017年5月18日由陳巴爾虎旗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目前已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已查明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朱某某通過互聯網發展下線1000餘人,涉及安徽、江蘇、浙江等20餘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涉案金額500餘萬元。

(二)網絡製售假藥手段隱蔽化。隨着對藥品類犯罪打擊力度的增大,假藥類案件的犯罪方式、手段越來越隱蔽,不法分子爲了逃避打擊,將犯罪場所設在城中村、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等治安防範相對薄弱的地區,或是利用互聯網交易平臺、即時聊天工具等發佈信息、聯繫買家,在網上發佈假藥信息銷售假藥。由於其隱蔽性強、不可控因素多,導致了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給打擊藥品犯罪增加了難度。如鄂爾多斯蘇某某生產銷售假藥案,蘇某某選擇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的呼和浩特新城區毫沁營鎮哈拉更村的平房爲生產窩點,購買中藥材、粉碎機,並自制滾丸機,祕密的大量生產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丸。而後又將該藥裝在印刷好的“鼻炎丸1號”的藥袋裏銷售,在自己開的“海龍藥店”向患者銷售上述藥物,還通過短信、微信、電話聯絡等方式,利用郵寄、快遞等手段,將假藥銷往全國23個省市,涉案金額達620餘萬元。

(三)網絡製售假藥組織嚴密化。許多危害藥品安全犯罪都是團伙作案,分工明確,層級清晰,內部組織異常嚴密,分爲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層層加價。涉案人員大多是親戚、好友、同事關係,通過口口相傳推廣銷售,一傳十、十傳百,在一個地區銷售過千甚至上萬。嫌疑人往往彼此掩護、共同進退、負隅頑抗,給案件偵破增加了難度。如鄂爾多斯馬某等人生產銷售假藥案,其利用父親馬某某是門診醫生的身份,將維生素、抗生素、激素類藥品按比例混合後大量生產假鼻炎藥,通過發展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的銷售模式向受害人銷售假藥,短短的半年內生產銷售金額達120餘萬元,銷售涉及省外20餘個地區。

(四)網絡製售假藥渠道多樣化。近年來打擊的多起危害藥品安全犯罪案件來看,呈現三跨區的銷售特點。而之所以能跨區域銷售,正是由於銷售渠道的多樣化。有的不法分子在新聞門戶網站、搜索引擎,以及各種醫藥、化工、招商、保健諮詢等專業網站上投放非法藥品廣告,招攬業務,引誘患者上當受騙;有的開設網站、網店,複製、拷貝專業醫藥信息,僞裝成正規的醫療機構,或以“代購”、“代加工”“廠家直銷”等面目出現,矇蔽欺騙羣衆;有的利用網絡通訊工具暗中串聯,相互提供、倒賣假藥,形成地下產業網絡;有的通過微信、陌陌等聊天工具發佈假藥信息、銷售假藥、發展下家。最後,通過物流或郵寄渠道採取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的方式銷售假藥,藥品犯罪交易已初步實現了從發佈藥品信息、聯絡買家、網上交易到快遞發貨整套網絡交易流程。5月17日,赤峯公安局破獲田某某生產銷售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從2006年在該企業不具有生產、銷售藥品的合法資質,僅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生產各種假藥,在“阿里巴巴”的網站銷售聲稱可以治療風溼類、鼻炎類、皮膚類、婦科類、肛腸類等疾病的乳膏、噴劑、粉劑、膏藥貼劑、丸劑片劑類藥品,並上傳了未標示任何標籤的產品裸膏、散裝口服藥丸(伸筋壯骨丸等)等樣品圖片。通過互聯網將假藥銷售全國各地,涉案金額達2000餘萬元。

二、打擊網絡製售假藥面臨的難點

互聯網製售假藥案的實踐與思考

(一)發現線索深挖難。當前藥品犯罪已經形成集假藥生產、互聯網虛假宣傳、虛擬電話“做媒”、快遞公司轉送“一條龍”的犯罪產業鏈條。從生產環節看,涉案嫌疑人大多在鄉鎮相對不發達的行政村閒置舊廠房、人員居住較少的深宅大院短時間租用住房,生產窩點及銷售店面、存儲倉庫相距較遠,並利用倒時差緊閉大門進行犯罪活動。嫌疑人多爲家族式或區域化經營,相互之間聯繫緊密,分工周密,鏈條式、流水線、一條龍運作,一旦發現情況立即迅速銷燬所有物證,並立即逃離作案現場。從流通環節看,由於物流寄遞渠道具有簡便快捷、人貨分離等特點,加之行業發展過快、監管措施滯後,犯罪分子利用物流寄遞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規章制度不落實的漏洞,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郵售假藥,一些擴大療效宣傳的虛假廣告藥品也往往通過寄遞渠道銷售,查處難度極大。

(三)假藥市場淨化難。普通消費者對藥品生產、經營應當具備什麼資質並不瞭解,面對犯罪分子動輒加身的國字號權威身份,聲勢浩大的宣傳攻略,消費者自然對銷售者的身份真僞就無法分辨。對於假藥,無論標註的是藥準字、食健字、衛健字、消證字,或是沒有中文的純進口藥品,消費者不具備專業的鑑別能力,他們只是根據網頁上宣傳的治療功效對症購藥。犯罪分子正是抓住消費者辨別防範能力差的弱點,大肆在網絡上宣傳銷售各類假藥。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假藥很多是宣稱治療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血壓、哮喘、風溼等中老年慢性疾病的藥物,犯罪分子把握了患者治癒疾病願望迫切的心理,對假藥進行誇大不實的宣傳。許多消費者不瞭解自身疾病的病理、在病急亂投醫的心態下容易上當受騙,服用假藥後暫時緩解病痛的假象,使患者特別是低收入人羣的極易形成依賴。加上網絡的便捷形成的龐大市場,犯罪分子從中獲得了畸高的利潤。另一方面,受利益驅使,犯罪分子鋌而走險,據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全球企業安全部副總裁馬修-貝瑟統計,國際販賣毒品犯罪利潤爲400%,而製售假藥利潤爲900%。在我區赤峯偵辦的一起網絡銷售假藥案件中,犯罪分子假藥的銷售價格是其進價的50倍,僅半年的時間賺取利潤接近百萬。很多犯罪分子極短時間內暴富,利益驅使着其鋌而走險或處罰後重操舊業。

(四)落實五部委行刑銜接難。一是公安機關偵辦的藥品犯罪案件線索多來源於羣衆舉報、公安機關摸排發現,經由行政監管部門移送的案件很少。行政執法部門在處置環節一般最先進入危害藥品安全犯罪的案件現場,但由於個別執法人員敏感性不強,部分執法部門在先期處置過程中缺乏現場保護、證據保全的專門知識和技能,造成網絡案件第一環節證據滅失;二是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後,檢察機關以案件管轄等原因與公安機關達不成統一共識。赤峯市公安局近期破獲張某某等人網絡銷售假藥案。爲有效打擊犯罪,專案組深度經營、擴線深挖,抓獲涉及全國5個省(區)的犯罪嫌疑人7名,在偵辦的過程中赤峯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爲此案涉及多個省市,如沒有公安部的指定管轄,建議由公安機關將此案件移交到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偵查。嚴重影響案件的偵辦工作,極大的打擊了公安機關辦案熱情。

三、打擊網絡製售假藥對策意見

互聯網製售假藥案的實踐與思考

(一)深入細緻摸排,全方位收集線索,廣闢案件來源。公安機關偵查破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案件信息的獲取渠道是否暢通,在藥品的生產環節、流通環節、使用環節,有來自各相關行政部門和社會公衆的涉案信息,只有實現信息互聯、信息共享,公安機關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因此,必須堅持情報主導,採取多種措施和途徑,拓展案件線索來源,全方位收集情報信息。一要發動羣衆舉報。公佈舉報方式,制定舉報獎勵辦法,大力發動羣衆舉報,調動羣衆參與打擊藥品犯罪的積極性。二要強化基礎排查。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等基層單位在治安管理、巡邏巡查、重點人口管理、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等日常工作中的優勢,及時獲取藥品犯罪案件線索。三要優化部門會商機制。主動加強與藥品行政執法部門的協調會商,進一步做好案件移交的銜接工作,做到線索即時通報、案件及時移送,最大限度獲取並共享社會信息,服務偵查破案。四要加強科技信息應用。依託公安網平臺和互聯網平臺,對藥品犯罪相關信息進行海量篩選。五要借力挖掘新線索。在覈查外地案件線索中注重發現新的線索,通過深挖線索來拓展新的案源。六要用好特情和陣地控制手段。加強特情耳目建設,充分發揮其情報信息作用,強化對物流寄遞等行業管控,及時挖掘犯罪線索,串併案件,擴大戰果。七要發揮行業優勢。調動醫藥行業人員打假工作積極性,充分利用行業內部情報資源優勢,擴大線索來源。

(二)精心精細經營,組織集羣戰役,摧毀產銷網絡。要根據摸排線索,深度經營,全力追源頭、毀網絡、搗窩點、打團夥。強化專案經營意識,堅持打大、打深,把信息梳理成線索、把線索經營成案件、把小案件辦成集羣大案。對犯罪窩點、犯罪網絡、犯罪團伙和犯罪行爲等要素涉及5個以上省份,涉案金額較大的線索,要及時上報公安廳,由廳上報公安部在全國組織發起集羣戰役,開展統一偵查、統一經營、統一收網、統一打擊,一舉突破,全案全結。對犯罪鏈條長、短期內難以查清,又存在現實危害或社會風險的犯罪,找準切入點,突破重點節點,查明犯罪網絡,摧毀產業鏈條。對個案較爲獨立、分佈較爲分散、末梢案值較小的犯罪,按類型或地域,集中清除,打擊一批、震懾一片。

(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羣衆防範意識。根據我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要向個人消費者提供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必須爲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且兼具《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及《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也就是說,“兩證”是網上藥店的權威象徵。藥品監管部門要通過手機短信、網絡平臺、傳統媒體普遍宣傳藥品購買常識及假藥的危害, 提醒廣大羣衆,如需在網上購藥,務必選擇具有網上藥品交易資質的網站,並及時到相關政府網站進行查詢驗證,切莫相信網上“一針治癒”、“一片見效”等虛假宣傳。提高羣衆自我防範能力,壓縮假藥消費空間。

(四)加強物流寄遞業監管,切斷製售假藥運送渠道,堵塞漏洞。針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物流寄遞行業法律不完備、監管不到位等漏洞,通過物流寄遞渠道郵售假藥的問題,加強與物流寄遞等行業管理部門協作,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收貨驗視制度,切實加強對各類藥品寄遞的檢查、甄別和控制,實名登記收寄雙方信息,堅決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在偵查辦案、治安檢查過程中發現的禁寄藥品,對物流寄遞企業和收寄人員進行責任倒查,對因未執行驗視制度或明知是禁寄物品而予以收寄的,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嚴格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主動加強協作,協同作戰,形成打擊合力。一是深化警種協作機制。加強與技偵、網安、經偵、治安、刑偵、情報、特警等警種部門的密切協作,切實增強打擊合力。建立完善大要、疑難案件偵辦機制,對重大案件,充分利用技偵和網安等技術手段,多警種合成作戰,多偵查手段同步上案,提升打擊犯罪的綜合效能。二是強化區域警務合作機制。共同做好線索協查、調查取證、追逃協作、統一行動等工作。三是主動與檢、法溝通,建立會商機制,對涉及藥品犯罪的重大案件提請檢、法提前介入,在抓捕、審查、起訴等各個環節嚴格落實五部委關於《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用足用好法律,嚴懲涉藥犯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