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電影院裏同時有多部影片上映,不出意料,發起回憶殺的宮崎駿動畫大殺器《千與千尋》被觀衆熱捧,票房口碑都穩居頭名,好萊塢的《玩具總動員4》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票房佔據了榜樣位置,讓人有點跌眼鏡的這是宋威龍和宋芸樺,“雙宋”聯合主演的流量青春大片《我的青春都是你》慘遭冷遇,上映首日票房還不如已經上映了16天的《最好的我們》,估計投資人此刻已經淚目了,不是被感動的,而是被氣哭的。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票房慘不能怪觀衆,實際上《我的青春都是你》牌面並不差,臺前幕後都是大流量。有偶像劇教母之稱的柴智屏,繼《那些年》《小時代》之後再度出手,時尚嗅覺和製作質感都不差,宋芸樺自《我的少女時代》暴紅後一直以是校園女孩的精神圖騰,宋威龍是人氣正旺的優質偶像,還有個不大不小的小說IP,無論怎麼看,也不該這麼慘淡的呀。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如果認真的看一遍電影,也會有明明牌面不差最後卻打成渣的感覺,像這樣一個女差生和男學霸的愛情,性格互補的組合,一開始是青春的懵懂,後來慢慢擦出火花,這樣的套路從前來說,對年輕人基本上都是有效的。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那麼,《我的青春都是你》爲什麼不行了呢?原因當然很複雜,有影片本身質量和市場號召力的原因,也有市場競爭和機遇的原因,但是有一點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近二十年來無數部青春片驗證了一個魔咒,那就是青春片要成功,儘量別請大家都認識的明星來演,對於別的類型片來說,明星的功能是吸金,但是對於國產青春片來說,明星的人氣是負數。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例如《陽光燦爛的日子》在當時市場容量很小的情況下票房大賣了一把,靠的不是老炮姜文,而是初出茅廬的夏雨,這個黏黏糊糊賴賴唧唧成天做白日夢的小屁孩,不僅拿了影帝,還從此走上人生巔峯,明星生涯順風順水,娶了娛樂圈最有氣質的美女。感覺他這一輩子都在喫這部處女座的紅利。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同樣的情況還有很多,細數那些叫好又叫座的青春片,無論是《十七歲單車》《任逍遙》《藍色大門》這樣的口碑電影,還是《那些年》《少女時代》《致青春》《左耳》這樣的票房大片,無疑例外的都是有新人挑大樑,這些明星紅了以後也再難演出下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就連《小時代》這樣賣流量的大俗片,也是因爲有了相對比較陌生的郭碧婷謝依霖還有一羣陳學冬這樣的小鮮肉,才引爆了票房。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七月與安生》這樣的例外,那是因爲這部戲裏面成年戲也不少,只能靠影后來壓陣了。除此之外,所有大明星出演的青春片,幾乎都是折戟沉沙。

現在得出明星毀掉了青春片這樣的結論,看起來有點偏頗,但是確實,觀衆對青春片有一種特殊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在電影中看到自己的青春,看到一種清澈和自然的情愫,一個不被名利所污染的一種狀態,而這些感受,恰恰是那些陌生而又新鮮的面孔才能產生。

打牌怕出錯,拍片怕選錯,《我的青春都是你》又中了青春片的魔咒

所以,宋芸樺在《我的少女時代》之後連續出演了《報告老師》《我的青春都是你》,都沒有被觀衆認同,影片選了一個已經“畢業”好幾年的女明星和一個太帥氣太星範兒宋威龍來主演,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