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陆行乘车”。当时还设有“车正”之职,专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相传翼仲就担任过夏朝的车正,在其封地薛(今山东滕县)为夏王制造车辆。从文献记载上看,车子在夏代已相当普遍,但至今尚未见到夏代车子的文物。

中国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中国最早的车 殷商文化与车的制造

殷商的车

到目前为止,我国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车形象和实物均属商代晚期,即公元前14世纪前后。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殷商的车已经有了车厢、车辙和两个轮子,与后世车的基本构造大同小异。

车的实际物品,在河南安阳般墟先后发现18辆。综合这18辆车的资料可以看出,商代的车子都是独翰,辐条多为18根,车厢平面为长方形,面积较小,一般为0.8米×1.3米,通常可立乘2人~3人。衡多为长1米左右的直木棒,衡的两侧各缚一人字形扼,用以驾马;加上马具和警饰,名目有几十种之多。

甲骨文中又有“奥”字,字形像众手造车,很可能在当时造车和驾车已成了一种专门的技术和职业。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如车正是管造车的,太仆是驾车的。般人的造车技术已相当成熟,商代的车基本上具备了汉以前独翰车结构的大致轮廓。

中国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中国最早的车 殷商文化与车的制造

穿越穿越我再穿越 18天游走河南之安阳—殷商文化

在其后的1000多年中,独轮车虽然多有改进,但总体结构仍没有突破商代独轮车的形制。周人灭商以后,周王拿“大路(车名)”与宝货一并作为战利品,赏赐给有功之臣。可见,般人造的车颇为考究,与宝货同值。

继商车之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实物在考古中也多有发现。从形制上看,周代的车与商车基本相同,只是结构有所改进。如直辕变曲辆,直衡改曲衡,辐数增多,奥上安装车盖。

在车马的配件上也更加完备,增加了许多商车上所没有的零部件,如:车镁、铜鑫、铜辖、铜红。为求坚固、耐用,在许多关键部位都采用青铜构件,如变木辖为铜辖,扼上包铜饰,并有一套用铜、铅、金、银、骨、贝和兽皮条等材料制成的饰件和鞍具,制作精美,名目繁多。制造一辆车,需要多工种的合作,经过大小几十道工序。

中国古代科技 交通系列:中国最早的车 殷商文化与车的制造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因此制车业已成为当时集大成的综合性手工业生产部门,制车水平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考工记》中称造车的工匠为“车人”。车人中制造车轮和车盖的为“轮人”。轮人各自按分工制成

“三材”:毂、辐、牙,然后由技术绝伦的工匠将它们组装成车轮。另外,“奥人”负责制车厢,“鞠人”负责革带和马的皲具。其它如“攻金之工”负责铸造各式铜饰件;“设色之工”负责绘画纹饰、裸涂油漆。

可见,一车之成是经过木工、金工、皮革工和漆工等精细分工、集体劳动的结果。“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正是对当时制车业的真实写照。周代马车性能之优越,结构之合理,做工之精巧,装饰之华丽,在同一时期的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无有匹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