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唐玄宗往四川逃命。在馬嵬驛,楊貴妃被逼自殺身死,終於平息了譁亂。衆兵將保着李隆基逃到了蜀地。

當然,雖然皇帝是來求收留、求保護的,但就算攆得到處跑,也不能用那麼喪氣的詞嘛。

所以,唐朝段成式(803-863)《酉陽雜俎》裏寫的是,“玄宗幸蜀”。

(楊貴妃 劇照)

一個幸字,情況立馬改觀。這哪裏是去逃命?明明是給四川人面子,來探望探望你們呀……好了,別感激涕零了,快去做點山珍河鮮,來幾壺好酒,朕好久沒有安安心心喫頓飯了……

有天晚上,李隆基做了個夢。

據段成式記載,夢很簡單——

思邈乞武都雄黃。

思邈當然就是藥王孫思邈了。據說他活了141歲,逝世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因此,他與李隆基並無交集。而雄黃,則以甘肅武都的最爲出名,後世名醫李時珍等人都十分看重。

事情怪就怪在這。如果玄宗是夢到了楊玉環,還可以用日有所思來解釋,可他夢到的卻是孫思邈。

不管如何,他按着夢裏指引,派太監帶人抬雄黃上峨眉山。本來是要到山頂的,哪料,纔到山腰,就遇到“一人幅巾被褐,須鬢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夾侍立屏風側”。

(安祿山 劇照)

那人說,東西就放這裏吧。又指着路邊的大石頭講,上面有一封信,要給皇帝的。

太監一看,並非寫在紙上,而是寫在石頭上。

他連忙拿出文房四寶開始抄寫,但見他抄一個字,石頭上就消失一個字,“隨寫隨滅,寫畢,上無復字矣”。

才寫完,白煙一起,三人和雄黃,都不見了。

列位肯定很想知道,大石頭上到底寫的什麼字呢?

我不知道。

段成式也不知道。

太監也不知道。

唐玄宗也不知道。

顯然,這個故事,是安史之亂以後、段成式去世之前的唐朝人編出來的——他去世那年,正是安史之亂結束一百年。

(長安 劇照)

​那麼,爲何會編這樣一個故事呢?

按我的解讀,是這樣的——

孫思邈,醫生,治病的。

雄黃,是藥,但也有毒性。

大唐病了,需要治,但誰能治得了呢?哪怕是神仙,開出的藥方,都只能治了這裏,傷了那裏。唐朝永遠沒有可能,再回到開元盛世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