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天,都是音樂綜藝節目扎堆兒播出的季節。隨之而來是我強烈的表達欲,但這種慾望在近幾年日益衰減,但今年是個例外。華語樂壇在“網紅音樂”與“偶像經濟”的夾擊下,終於在2019實現了轉型升級,昔日輝煌的傳統電視綜藝終於被網絡綜藝所取代。《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明日之子》這些高關注度的節目無一例外都是網綜。

這種局面之下,頭疼的不只是傳統電視媒體,昔日霸佔主流流行音樂榜單的天王天后們集體暗淡,網絡歌手和偶像歌手瓜分各大音樂平臺Top10。而就在這種時代變遷局面下,《我是唱作人》的下半場陣容就顯得尤爲戲劇化。胡海泉,錢正昊,金志文,周筆暢,常石磊,白舉綱…這些歌手分佈代表着不同羣體與領域,分別處在不同的階段和困境之中,他們站在這個舞臺上各有訴求,在時代變幻的浪潮裏,亂世求存,然而,誰又能得償所願呢?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自知或不自知的天才與附庸風雅者的同臺

曾經樂壇興起了一陣“天才”風,才華橫溢的標籤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誇讚,它自帶光環效果,讓人們覺得自己看到的是百年難遇的奇才,起點就高過普通歌手一大截。常石磊,金志文都是受益者,但這其中有的自知自明,有的隨着大衆的說法也覺得自己很不簡單。

金志文

我曾經說,金志文是一個做電視節目很有能力的人,但這樣的評價,放到今天來看,已經算不上是褒義。他的音樂意識依舊處在13年左右的電視選秀次元中,放到現如今難免有些過時感。

金志文的演唱技巧很高級,比如《往春天》這首歌裏,大段的A4-C5,但他的致命弱點是音色太過於平淡,如果音準、節奏、氣息、發聲的能力可以讓一個歌手達到及格線。那麼音色、靈性、樂性、品味、生命力、人情味的釋放則可以將一個歌手推向優秀線。有人擅長“唱的正確”、有人擅長“唱的靈動”,修音能把錯誤的修正確,卻不能把呆板的修靈動。

這使得金志文的每一首歌兒,都有一種包裝精美,但沒有回味性的感覺。其實現如今有很多例如Vocoder、Biovox、Compuvox、Talkbox、Polybox這些人聲效果器。以金志文的閱歷,一定比我更清楚。但我也堅信他不會這樣做,因爲他放不下自己多年修煉的唱功。

圖片來自我是唱作人

常石磊

曾經那個狂浪奔放,各種R&B轉音無極限的音樂鬼才如今收斂了不少。這極其明智,常石磊的小嶽嶽面孔,配上他的易中天R&B唱腔,怎麼唱怎麼像“音樂鬼才”,而不是歌手。這兩年的常石磊有意的多轉向了幕後工作,而且是爲別人做幕後。由此,他變成了華語樂壇當下最搶手的“唱片操刀者”。每年受歡迎的作品裏,一定會找到他的名字。經他手製作的唱片,得獎的得獎,大火的大火,甚至還給林憶蓮寫出了驚爲天人的《蓋亞》。

常石磊很知道如何做一個好的“錄音棚歌手”,就好比同樣是抒情歌,常石磊唱出來就沒有過時感。旋律漂亮、剋制而富流動感,斷句錯落,編配極簡,細節豐富又不搶着煽情。

你不得不承認常石磊依然是華語音樂圈中最具風格廣度與先鋒度的音樂人之一。大段的電子元素,但僅停留在氛圍營造。在這個舞臺上一切爲了氛圍,一切爲了表達。常石磊放下的不僅僅是那個“音樂鬼才”的噱頭。

圖片來自我是唱作人

電視選秀時代的日出與夕陽

周筆暢

十年過去了,這個時代,早已不是周筆暢隨口一唱,評委就表示“拯救了樂壇”的時代了。十年過去了,路人提起周筆暢,還是戴眼鏡唱《筆記》的那個人。

周筆暢在成人抒情的路線上走了很多年,她也試過轉型,唱過R&B、金屬搖滾樂、前衛電子說唱。但轉着轉着就又回到了芭樂情歌的路線上。這些年來,周筆暢被困在唯恐逐漸暗淡的焦慮中。

隨着低齡娛樂的興起,偶像元年的來臨,這個曾經的偶像也變得黯淡失色。可以看出,她是打算在電子的道路上走下去,至少是在《我是唱作人》的節目裏。其實他可以參考尚雯婕的轉型路線,但尚雯婕的成功,是用無數白眼和口水換來的。既已選擇,要的就是硬着頭皮的衝鋒和肝腦塗地的索取。

圖片來自我是唱作人

白舉綱

白舉綱也許想當一個Rocker,但他的音樂還是大流行趨勢。但我實在想不到,一個人的音樂性格和綜藝節目裏的形態,差別竟能如此之大。

白舉綱就是生在網絡娛樂與傳統娛樂的夾縫中,那時出道的歌手都面臨着一個選擇。在“作品價值”與“綜藝價值”中做選擇。而白舉綱就是選擇了後者的人,頻繁參加不知所謂的綜藝節目,忙於提高自我曝光度。也因此,他的音樂很少受人關注。

白舉綱走的路線,類似於華晨宇參加《歌手》時所走的路線。但華晨宇現在已經改路線了。

無論白舉綱使用了什麼方法,但他想營造出的感覺只有一個,就是直截了當,荷爾蒙噴濺的感覺。這倒也成功了,而對於偏偶像氣質歌手來說,自己創作除了顯得有才,更重要的是“人設”。如今大多數主流藝人已經不是建立在“作品傳唱度”上,而是“人設”上。

自己創作的作品可以更好的傳達情感,性格,心聲。再配上文案宣傳,故事營造,哪怕這情感與性格是假的,至少看起來很真實。至少從這個維度上看,白舉綱是成功的。

圖片來自快樂大本營

錢正昊如何打敗昔日“歌王”?

前陣子,這個話題火遍自媒體圈。且先不說羽泉的“歌王”桂冠是不是投機主義的勝利。至少在這場比賽中,錢正昊的獲勝並沒有多麼出人意料。

胡海泉

羽泉幾乎是把雙人組合做到了極致,唱片時代,他靠一張專輯迅速登頂,成爲大衆流行裏最熱銷之一。選秀時代,他們左右逢源,這裏擔任嘉賓,那裏當個評委。綜藝時代,他們摸透觀衆心理,穩重而油滑,依附着流行趨勢,以最低的關注度獲得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歌王桂冠”。網輿時代,他們出現在各大網絡節目,化身段子手,主動與被動關注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原以爲胡海泉來參加這個節目,是爲了摒棄過往,重新開始。實話說,即便羽泉組合還能繼續下去,他們也該轉變路線了。胡海泉第一首《胡》用麻將比喻人生的境遇,困難,反轉,以及娛樂人生的態度。本以爲這會是對過往的告別,新生活的開始。結果恰恰相反,胡海泉在舞臺上,演了一場音樂劇版的“人間有真情”節目。

《胡》人生世事無常,羽凡沒了你我也會堅強。

《畢業生》兄弟我懂你,你的苦我也感同身受。

《說走就走》我想走,但我無法放開羽凡的手。

《先走的人比較不容易受傷》兄弟,你先走比較不容易受傷。

感天動地的兄弟情,我也還能理解一個二十多年的組合,不是說散就散了的。但胡海泉可曾想過,這也許是他立足新時代最重要的的機遇。可是話又說回來,得失之間,只有當事人知道。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錢正昊

錢正昊有着相當好的音色條件,音色歐美,作品時髦,樂感與氣質出色。新聲代偶像歌手裏,極其少見靠音樂氣質樹立形象的。國內玩雷鬼,電子的主流音樂人不多,年輕音樂人屈指可數。錢正昊可貴的是,無論玩兒什麼,味道都極正。

儘管最終呈現的形態並不完美,但這些歌在氣質與氛圍上卻讓人難忘。而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流行音樂相對比較注重的部分。他的意識很新,兼具前沿性與潮流感,這是他比較可貴的地方。

這些年來,很多東西熱得快,涼的也快。明星,網紅,主播,app,品牌,甚至共享單車。這本就是個大浪淘沙的時代,曾經黃綺珊版的“隱士出山”劇情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無論是舊時代明星還是新時代偶像,亂世求存,靠的是什麼?抓住當下機遇?趨炎附勢,左右逢源?還是做好自己,一條路走到底?這個答案只能留給時間印證。只是上帝在一切開始時,便表好了籌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