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詩人”並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既沒有“詩人”崗位工資福利,寫詩也沒有稿費報酬,單靠寫詩是無法養家餬口的。

那麼,古代的詩人都是靠什麼來養活自己的?

古代的詩歌本身是一種韻文,沒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是寫不出詩的,即便是寫打油詩,也非得識字不可,所以“詩人”的文化修養都頗爲不俗,從事與文化方面相關的事業一般是首選,比如以下職業:

1、做官。

這不單是“詩人”從業的首選,也是所有讀書人的第一選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讀書人都希望成爲國家的棟樑。從事這行業最出名的“詩人”應該是曹操、李煜、李世民、王維、歐陽修、蘇軾、岳飛等,他們或是皇帝,或是文官,或是武將,有些人的詩獨步一時,但做官卻非常不稱職。

2、教書。

能做官當然最好,但是仕途並不容易,隋唐科舉之前,做官幾乎被名門望族壟斷了,隋唐之後,也只有舉人和進士有機會做官,處於讀書人金字塔底層的童生和秀才,能出任教書先生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出名的“詩人”老師應該是程顥、朱熹等,他們既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優秀的詩人。

3、賣字畫。

詩人既然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寫字自然不會太差,更有一些精通書畫的,在無法出仕、又不願意當塾師的情況下,變賣自己的字畫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比如風流才子唐寅在中年落魄時就曾靠賣畫爲生,而八大山人朱耷晚年更是賤賣字畫。

除了以上三種文化職業,還有一些詩人也從事與文化關聯不大的工作,比如:

4、種田。

這是很多詩人都從事過的職業,尤其是寒門子弟,耕讀幾乎是每個人都必經之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畢竟是少數,這種書呆子一般也寫不出好詩。歷史上有很多著名詩人在歸隱之後都以田園生活爲樂事,比如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晚年被削除官職的辛棄疾等。

5、僧人、道士。

中國古代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詩僧”,就是會寫詩的僧人,比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賈島,就是僧人出身,另外還有南朝的釋寶月、唐代的寒山等。

此外,還有會寫詩的道士,比如唐代四大女詩人就有兩位是道士,分別是李冶和魚玄機。

6、家庭主婦。

絕大部分的女詩人都是家庭主婦,她們在相夫教子之餘,也通過詩歌反映敏感曲折的內心,其中也有不少感人的詩作,比如李清照、朱淑真等的詩詞。

7、娼妓、家奴。

並非所有的詩人都是光鮮亮麗的,有一些詩人一輩子都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或是娼妓,或是家奴,沒有人身自由,但是詩歌卻讓他們的靈魂千古飛翔,比如唐代著名四大女詩人薛濤就是樂妓出身,秦淮八豔的柳如是也出身青樓,而《全唐詩》更有一位詩人的身份是捧劍僕,他寫了一首很是不錯的《詩》:“青鳥銜葡萄,飛上金井欄。美人恐驚去,不敢捲簾看”。

當然,除了以上七種職業,也有很多詩人不事勞作,但是一生富貴,衣食無憂,但是這些詩人往往寫不出佳作。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