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唇为脾之外候,所以通过观察口唇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脾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灵枢·师传》说:“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内经》中有大量关于观察口唇来推测脾病的论述,如《灵枢·五阅五使》说:“脾病者,唇黄。”《灵枢·本脏》说:“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这些经验为我们开展唇诊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何晓晖教授在临床上十分重视口唇的诊察,把唇象作为推测脾胃及诸脏腑功能盛衰、病情浅深、寒热虚实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何晓晖教授把察唇的内容归纳为观色、观泽、观形、观态四个方面。其中色分为黄、赤、青、白、黑;泽分为润、燥、荣、枯;形分为厚、薄、肿、萎;态分为动、静、正、歪等。 1.观察唇色

正常人口唇颜色红润,红而不艳,润而光滑,为脾气健运、胃气充足、气血调和、阴阳匀平的表现。若脾胃失健,唇色可发生黄、赤、青、白、黑五种色泽变化。

(1)唇黄

《灵枢·五阅五使》说:“脾病者,唇黄。”唇色发黄,为脾虚湿困之象;淡而萎黄,为脾胃虚弱或气血亏虚;唇黄流津,为脾阳极虚,阴寒内盛。

(2)唇赤

色红为热。口唇红绛,多见心脾积热;红而干燥,为脾阴不足;深红干裂,是热盛伤津;唇色暗红,为血瘀热蕴;小儿唇鲜红如胭脂色,多为虫症积热。

(3)唇青

《灵枢·经脉》说:“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唇色青紫,属气滞血瘀重证,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脉瘀阻证或肺气郁滞证;唇青紫又主胃寒,因寒凝血脉收引所致;唇色青而深者,主痛极血络郁闭;有些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也可出现口唇发绀青紫。

(4)唇白

唇淡白,为血亏、失血或脾虚之征。唇色白而食少咳喘者,为脾肺气;唇内有细白点者,为虫积的特征。

(5)唇黑

口唇俱黑者,为冷极血滞;病重者口唇黑,为脾肾袁绝,预后极差。 2.观察唇泽

常人口唇明润而有光泽,不枯不燥,唇内光滑湿润。若脏腑失调,脾失运化,气血亏虚,津液不布,则可致出现口唇干燥焦枯等。

口唇失润,常出现干燥、枯涩、脱屑、皲裂,多由于脾经积热伤阴,或外感燥热,或热病津伤。古人将口唇干瘪枯槁称作唇槁,多为脾胃气阴枯竭之象,提示病重,预后差;

口唇焦黑干枯名唇焦,可由血瘀、热病伤津所致。《医学人门·伤寒杂症》说:“夫寒热而唇焦者,多因血瘀。”《温热经纬·卷四》说:“唇焦大渴,津液耗伤。”,口唇焦黑燥裂,烦渴饮水,主热毒盛极。 3.观察唇形

正常人口唇方正端平,轮廓分明,厚薄适中,上下协调。若脾胄及脏腑失调,口唇形态也会出现异常。

(1)唇萎

唇萎指口唇萎黄卷缩,多见于脾气衰竭,《医寄伏阴论》说:“唇萎不收,脾气绝也。”唇萎也见于血瘀内停,如《金匮要略》说:“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血瘀。"

(2)唇肿

唇肿指口唇肿大粗厚。红赤而肿者,多为实为热;淡白而肿者,多为虚为寒。唇红肿灼痛多见脾胄积热,溃烂流水多为脾胃湿热。唇肿齿焦黑者,为脾肾绝。

(3)唇反

唇反是指上唇向上向外翻起。《一灵枢·经脉》说:“唇反者,肉先死。”唇反为脾败之象,为脾气将绝、脉不养唇所致,如《望诊遵经》所说:“唇反者,太阴之终。”

(4)唇糜

唇糜古亦名唇疡,为口唇糜烂,最易发生于口角及内唇处,常兼见舌、颊、腭、咽喉等部位溃烂,常伴灼热疼痛,多由胃火与湿热上政,侵蚀于唇而成,也有津亏虚热、脾虚血瘀之虚证。

(5)唇疮

唇疮,指口唇生疮,痛、痒、流黄水。唇疮多见于脾胃积热,脾胃二经火毒上攻所致。 4.观察唇态

正常人口唇形态方正,活动自如,动作协调。口唇掣动、颤动、蠕动、内缩等唇态异常,多为内风,脾主唇,肝主风,故多是脾、肝病变所致。

(1)唇瞤

唇瞤又叫唇颤动,指口唇颤动而不能自制,多为风气内动。小儿口角掣动不止,伴厌食便溏,属脾虚生风。

口唇红赤干燥,伴动不能自禁,常因阴虚风燥引起,如《外科证治全书》说:“唇风又名唇瞤……此脾经血燥也。”唇瞤伴头痛目赤,多为肝阳化风;高热伴唇颤、抽搐,多为热极生风。

(2)唇缩

唇缩是指口唇内缩,多见于脾经寒盛或脾虚生风所致。《证治汇补·口唇》说:“唇属于脾,经合于胃,脾胃受邪则唇为之病,风胜由动,寒胜则缩。”治宜理中汤温中健脾。

唇口窄小,不能开阖,不能饮食,名“紧唇”,多由风痰人络所致。新生儿唇口收缩,不能吃乳,名为“撮口”,为“脐风”的严重症状。

——本文摘自《何晓晖论治脾胃病》

好书推荐

本书全面总结了何晓晖教授的脾胃病学术思想,详细介绍了何晓晖他其治疗唇口病、食管病、胃病、肠病及肝胆病的临床经验。

全书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临证心得为主题,以提高疗效为主线,以临床病案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发扬并举,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临床参考意义,对读者提高脾胃病诊治水平颇有裨益。

本书创立胃质学说、肠质学说,发挥《内经》“脾营学说”和“胃主五窍”理论;创建“辨病-辨证-辨体-辨时”四位一体的脾胃病治疗新模式和“脾胃病治疗衡法”;效法经方,汲取时方,融入新识,创制系列脾胃病治疗新方。

作者简介

何晓晖,男,江西东乡人,1952年5月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71年抚州卫校毕业,1978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1983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同)结业。从事中医工作47年。

长期坚持中医临床,精于内妇儿科疾病治疗,擅长治疗脾胃病,尤其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肿瘤等难治病的经验丰富,誉满江西内外。

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江西省名中医,首批江西省国医名师。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中医先进个人、江西省卫生科技先进工作者、抚州市拔尖人才、抚州市科技标兵等称号,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主编著作和全国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参加973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奖3项;获发明专利3项。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把书带回家。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这么用牡蛎,早晚成名医!

百岁“神仙”孙思邈,神的不仅是养生,还有医案!!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