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祕翡翠造假:物理化學知識運用自如 科學造假連專家一起騙

央視揭祕翡翠造假。緬甸幾乎是世界上優等翡翠的唯一產地,因此,許多中國遊客在遊覽東南亞的途中,不忘購買一塊緬甸的翡翠。然而,近期有不少中國遊客反映,他們在緬甸買到了假冒翡翠。

據有的遊客反映,僅過半年,他們所購翡翠的綠色就開始變淡,上面還出現了一些黑點;還有人表示,在緬甸買的翡翠,回國鑑定發現是填充染色的。

爲了調查這些造假現象,央視記者專門前往緬甸中部城市曼德勒的皎灣翡翠市場,並在一些業內人士的幫助下,逐漸揭開了更多關於翡翠製假售假的祕密。

根據調查,長期從事這一行業的商家,憑藉經驗,往往能識別出絕大多數的假冒翡翠,導致翡翠鑑定並不流行。不過,由於造假手段日新月異,這些經驗豐富的商家也有打眼的時候,但是他們往往拉不下面子追究,造假也就不了了之。

由於這2種原因,市場上的造假行爲得到了相當的鼓舞。而不斷高漲的翡翠價格,也促使造假者不斷尋找更多更難分辨的造假手段。據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一些新的造假方式,讓不少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都出現了判斷錯誤的情況。

上文提到的翡翠褪色,實際上是一種比較低級的造假手法,也就是拋光料。業內人士向記者展示,只要用溼巾在拋光料表面稍加摩擦,就能擦下綠色拋光粉,這些拋光粉只是附着在翡翠製品表面,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逐漸脫落,露出原本的顏色。

業內人士透露,拋光料手法低級,只要拿手電筒一打,拋光料的玉色是在翡翠表面的、像顆粒狀的、像粉一樣,瞞不過專業人士。而且,拋光料還算是真的翡翠,另外一種染色填充的手法,則會讓很多假冒翡翠賣出極高的價格。

緬甸曼德勒皎灣翡翠市場業戶張定偉介紹,將一塊有雜質、紋裂或者很多絮狀物的翡翠,用強酸、強鹼長時間地浸泡,就能把裏面的雜質洗出來。之後,再往已經鬆動的翡翠內部注膠、染色,就成了市場上的B貨翡翠。

除了這種對翡翠動手腳的方式,近年來,造假者還開始染指翡翠原石,記者此行採訪的幾位業內人士,就都遇到過翡翠原石造假的情況。

一些資深的翡翠從業者提醒消費者,目前的翡翠價格已經越來越趨近透明,所以市場上很少有貨好價低的現象,所以千萬不要貪圖便宜,也不要輕易在遊商手中購買翡翠,而是要儘量選擇有信譽的店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