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是旅遊演藝創作迴歸文化真實性的關鍵。迴歸文化真實並不等於簡單的文化還原,而是需要創作者用現代人的審美方式、價值取向進行詮釋。

近十幾年來,伴隨着《印象·劉三姐》《宋城千古情》等一批項目的成功,很多旅遊目的地把旅遊演藝作爲提升旅遊經濟和地方品牌的手段,卻忽視了對其社會效益的追求,出現了一批社會反響差、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演藝項目。今年3月文化和旅遊部出臺了《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始終把旅遊演藝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旅遊演藝具備精神文化產品和旅遊吸引物雙重屬性,這種雙重屬性決定了開發旅遊演藝項目必須注重兩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旅遊演藝的社會效益主要指通過旅遊演藝節目提高觀衆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水平,激起大衆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同時對當地傳統文化的活化、傳承與推廣起到促進作用。

文旅融合時代,旅遊演藝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政策支持。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旅遊演藝仍處於資本化經營與市場化運作的“野蠻生長”階段,不少地方演藝項目存在文化過度商品化的危險勢頭。就本質而言,旅遊演藝產品是經過舞臺化精心包裝的文化商品,而過度商業化易讓地域傳統文化脫離原生語境和土壤,對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產生負面影響。譬如在很多民族地區,儀式中的歌舞原本具有精神慰藉、社會整合等神聖性,而被搬上舞臺展示後,往往失去了內在的情感表達。很多民族民俗文化已成爲快餐式的旅遊消費品,原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義被扭曲和扼殺。旅遊演藝的“開發熱”需要思想上的降溫——迴歸真實的文化。

對於旅遊開發過程中牽涉的文化原真性與商品化之間的關係,學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探討。基於旅遊客體的原真性和主體的體驗傾向,形成了客觀主義原真性、建構主義原真性、後現代主義原真性、存在主義原真性等概念。旅遊演藝屬於建構主義原真性的範疇,即旅遊者在觀看目的地旅遊演藝的過程中尋找的不是真實客觀的本真,而是舞臺化的象徵。建構主義原真性對商業化並不完全排斥,而是以包容開放的態度構造原真,甚至適當創新,以滿足旅遊者的期望。即使是《印象·劉三姐》這樣的原生態實景演出作品,也屬於舞臺化後的建構主義真實。除了大量運用現代科技元素外,現代歌詞旋律、歌舞服飾、表演樣式和普通話發音等,間接爲《印象·劉三姐》的文化真實性表達做出了貢獻。

筆者認爲,對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是旅遊演藝創作迴歸文化真實性的關鍵。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唐詩宋詞、歷史傳說、京劇武術等等,已具備足夠豐富的題材可供選擇和創作,不需要生編硬造。面對這座浩繁宏大的文化寶庫,能否挑選出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和打動人心的故事題材是衡量劇目生命力的試金石。開封清明上河園的《大宋·東京夢華》選取八首耳熟能詳的經典宋詞,演出圍繞宋詞的意境而漸次展開,勾勒出北宋都城東京的歷史畫面;西安華清池景區的《長恨歌》以白居易的傳世名篇爲藍本,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爲主線,讓觀衆感受到濃郁的盛唐文化氣息,二者均成爲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相比之下,有些演出僅是簡單地展示某些歌舞文化,未能提煉出最具地方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和故事情節,節目反響相對較差。

迴歸文化真實並不等於簡單的文化還原,而是需要創作者用現代人的審美方式、價值取向進行詮釋,故事情節要具備文化積澱和思想價值。基於建構主義原真性,筆者將文化真實性拆解爲“真”和“善”,“真”是指客觀主義的文化原真,“善”是指演藝作品所彰顯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優質旅遊演出劇目均符合此兩點,即在高度還原旅遊地文化符號和事象的基礎上,借用當地素材創作蘊含普世價值的演藝作品。

旅遊演藝迴歸真實需要把文化之根扎得更深,但不能因此束縛了手腳,還要把創新的步伐邁得更開。當今社會,文化產品的生產速度在不斷加快,給旅遊演藝創作帶來更多可以加工和提取的文化IP和符號。《意見》指出,旅遊演藝要堅持正確方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更多遊客和羣衆滿意的精品佳作。何爲“創造性轉化”,美國華裔學者林毓生表示:“是把那些文化傳統中的符號與價值加以改造,使經過改造的符號與價值轉變成有利於變遷的種子,同時在變遷中繼續保持文化認同。”而創新性發展,是指要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據此,筆者就旅遊演藝未來發展提出幾條創新之路:

用高科技賦能旅遊演藝的表現形式,強化其藝術表達。就舞臺效果而言,旅遊演藝需以高新技術手段爲支撐,演員、音響加燈光的普通化場景已遠遠不夠,舞臺造型、裸眼3D視覺、全息技術、煙霧技術、監控系統、高清屏、座席技術、人工智能、VR/AR、沉浸式觀演互動等手段大大提高了演出的舞臺效果和藝術表達。但是,技術的使用應服從情節的需要,不可一味炫技(放炮、噴火、噴水等)以博人眼球。

緊密結合時代發展,創造符合觀衆審美方式和情感訴求的文化佳品,爲旅遊演藝目的地創造積極的文化變遷。旅遊演藝創作要以觀衆需求爲導向,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用現代化的創意加工把部分抽象、高深的文化元素變得容易接受和理解。文化變遷的主要機制爲創新、傳播和涵化。這要求旅遊演藝創作既要有對地域傳統文化的萃取與擯棄,又要有對外來文化的批判與吸收。

旅遊演藝創作團隊要深扎民間基層、梳理當地文脈,對本土人文特色和民族文化要素進行深入挖掘和提煉。沒有經過紮實的在地採風,很難創作出被觀衆認可的演藝作品。《張家界·魅力湘西》的創作團隊長期紮根大湘西地區的原始村寨駐紮採風,蒐集、整理大湘西民族、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和素材,將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精粹展現在觀衆面前。《張家界·魅力湘西》現已成爲張家界文化旅遊的主打名片之一,2018年共接待海內外觀衆130萬人次,深受好評。據不完全統計,世界自然遺產地武陵源核心景區每進入3名遊客,就有1名遊客觀看或計劃觀看《張家界·魅力湘西》。

改變以資本爲主導的運作邏輯,發揮內在文化張力,重視當地社區的參與,加大旅遊演藝創意人才的培養力度。外部力量的過度介入一直是扭曲旅遊演藝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旅遊演藝應迴歸文化本身,做足文化內涵文章。在旅遊演藝開發過程中要充分傾聽當地人的意見,提高其話語權和決定權,並挖掘啓用當地的民族、民俗文化精英,合理協調當地羣衆與旅遊演藝各路資本的關係。當地社區居民對旅遊演藝活動的認同態度是衡量旅遊演藝活動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井岡山》《張家界·魅力湘西》等經典旅遊演藝名品都是以當地社區羣衆爲演員主力,尤其是張藝謀的《印象·麗江》,所有演員均爲當地少數民族羣衆。社區居民參與到實景演出的策劃、表演之中,有助於舞臺真實性的構建與地域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揚。

旅遊演藝的文化真實性迴歸與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