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任何一家被喫漢評論過的粵菜館,坊間任何網紅或嚴肅的食評人都沒有再在料理層面多說的必要,因爲,我想說的,我沒發現的,他都寫掉了,我就在這裏說些個人感受吧:在每隔幾周跋山涉水去明閣,忍受家全七福的嘈雜環境之外,終於又有讓我心儀的粵菜館了。

連續兩次拜訪都不在的經理——帥氣的上海男小威Rex陳在包間口等我入內。最早兩次至寶麗軒的拜訪,都是Rex爲我們服務,他的悉心與專業給我留下了感動的印象,我甚至認爲,沒有他服務的寶麗軒,大概體驗是不完整的。

“傅師傅等會兒會過來。”

喫漢和朋友們也等了許久,頭盤的菜式本就不多,鋪在桌上整齊卻四面排開,其實不只是頭盤,寶麗軒整個菜單很薄,而在過去一年裏,訪問明閣次數達兩位數,依舊沒有將菜單滾掉,差別着實不小。

果醋青瓜紅蜇頭

脆嫩豆腐粒

“開店以來從沒有這樣的火爆過。”

我偏愛寶麗軒的清淨,在這裏喫飯的幾乎都是大人。今晚,麥克拉倫的年會在寶格麗舉行,酒店的幾大餐廳全滿,連一向人少的寶麗軒也接受壓力測試,如有怠慢,還請擔待。

寶麗軒的頭盤並不是他的代表料理,在把菜單反覆滾後,覺得可以一試的有4道,百香果小番茄黃金素鵝琥珀核桃辣汁花螺

黃金素鵝

琥珀核桃粗看不過一盤桃仁,但實際卻是功夫菜。從去桃衣開始,涼油慢炸,調配糖膠,最後加入豬油、白芝麻翻炒桃仁,每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寶麗軒的出品,糖膠均勻裹着桃仁,桃仁脆而味香,是一餐開篇絕好的引酒菜,也是每次到寶麗軒的必點菜。

不過,在不少高級粵菜館,這道小食是免費提供的,寶麗軒既然收費,做得好也是理所應當的吧。

食客初見辣汁花螺,一定覺得他與杭州四季金沙廳的名菜——古法陳釀煮花螺神似,而其中之變,便是源自於已結業的香港大佛口酒樓創造的陳皮辣酒汁。這道菜將醉的料理方式帶入粵菜,也算一道有故事的菜式。寶格麗的寶麗軒和寶麗嘉的嘉府一號,兩家蘇州河畔的酒店餐廳都有煮花螺提供,前者爲港式,後者爲金沙廳的浙式,也是頗爲有趣。

寶麗軒的煮花螺

嘉府一號的煮花螺

“點燒鵝了嗎?”

“沒有,你不是說燒鵝很一般嗎?”

作爲粵菜的經典燒烤菜式,燒鵝往往最受廚房重視,曾在吉品軒嘗過在上海喫過最棒的燒鵝,堪稱人間美味。

吉品軒的燒鵝

但寶麗軒的出品,鵝皮光亮有餘酥脆不足,鵝肉纖維也難稱爽滑而略顯柴,燒鵝的料理過程複雜,選鵝、劏鵝、入腔、晾皮和燒烤各個過程都不得有失。

寶麗軒的燒鵝

也許寶麗軒只是並未發揮到最好,但如由我推薦,我並不太建議在寶麗軒點燒鵝。當然,並不是燒鵝有多差,而是寶麗軒的燒烤裏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傅師傅的名菜——玫瑰豉油雞

論歷史,玫瑰豉油雞的誕生已超過五十年,其前身,由傳奇餐館陸羽居首創的筒子豉油雞問世將近百年。前人已將菜譜研到極致,精滷水、豉油選牌、皮所用糖、香料及玫瑰露均無祕密可言,唯有從風格、選材和認真上下功夫,寶麗軒的豉油雞一改大咸大甜大肥的“定式”,調味清淡但香,皮如吸取精華般非脆卻韌,與嫩而多汁的肉一起入口有如上天所賜的美味。

“好喫到尖叫”、“上海最佳。”

如果到寶麗軒只點一道菜的話,一定就是這道玫瑰豉油雞。

玫瑰豉油雞的過於亮眼,讓寶麗軒同樣出色的蜜汁叉燒顯得星光稍暗。上海灘粵菜館的叉燒裏,原先最愛明閣的黑豚叉燒、吉品軒的肥叉及御寶軒的蜜汁叉燒,其中尤以明閣的出品最佳。寶麗軒的蜜汁叉燒雖談不上第一,但至少比御寶軒強。想想御寶軒當年在外灘源落地時,颳起一道高級粵菜的旋風,但現在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不進則退,哪怕掛着米其林的星,那又如何?

寶麗軒的蜜汁叉燒

明閣的黑豚叉燒

吉品軒的肥叉

御寶軒的蜜汁叉燒

“如果是中午就好了,中午寶麗軒的鮑魚酥是絕品。”

酥皮確實做的太棒了,如果中午來寶麗軒而不點鮑魚酥,那大概是白來了吧。

蝦餃

鳳爪

燒賣

與明閣、家全相比,寶麗軒的主菜單同樣很短且一直在變,傅師傅若覺食材跟不上,不如不做。

“這道XO醬玉簪蝦球只在開業時上過菜單,現在屬於隱藏菜單,不預約是喫不到的。”

喫漢說起傅師傅的故事如數家珍,尤其談到了他與師傅和XO醬的淵源。“傅師傅的XO醬師從半島酒店『嘉麟樓』,而正是嘉麟樓』的廚師,從馬拉盞醬受啓發發明了XO醬”。

XO醬的配方隨處可見,但滬上各大酒樓的出品卻口感天差地別,做得比較好的如明閣,做的不好會有明顯的“殺口感”,究其原因,一些廚師在製作XO醬時爲追求“幹香”的效果,將配料中瑤柱、鹹魚炸過,雖然夠香口感卻乾柴。

明閣的XO醬

“菜心穿過蝦球,翻炒的火候太難把握了,大多數師傅是處理不好的。”,現在賣的是他的簡化版——蜜豆百合XO醬炒蝦球。雖與玉簪版相比似是乞丐版,但有傅師傅的看門絕學XO醬加持,各方面做的非常平衡,推薦嚐嚐。

“你開店時喫到的龍皇蛋白蒸蟹鉗在菜單上也消失了,廚房的解釋是不一定有那麼大的蟹鉗,上次喫到還是廚房做了一個避風塘炒蟹,蟹身避風塘,蟹鉗蛋白蒸。”

避風塘料是基本的粵菜料頭,關鍵便是炸至金黃色的蒜茸。現在大小美食家談到粵菜,開口閉口便是鑊氣。我們都知道,鑊氣的產生,鑊(鍋)是基本,爆是原理,炒是手法,如有以蒜頭爲主的料頭則是點睛。寶麗軒的這道避風塘炒蟹,香氣逼人,焦氣似有還無,大廚的炒功、選材可見一斑。而龍皇蛋白蒸蟹鉗將蒸的技藝發揮到極致,如有機會,還是問問店裏今天能不能做吧。

龍皇蛋白蒸蟹鉗

雖然爆滿,但上菜的速度卻沒受到什麼很大的影響,黑蒜柚子嫩肉有一絲咕咾肉的口感,剛起鍋時的一絲焦香尤其迷人。

香煎帶子拌菜苗的賣點當然是那綠嫩的菜苗,就如家全七福讓人欣賞的是簡單的炒蔬菜,寶麗軒的出品比之稍弱但也尚可,粵菜有時極簡,做好了便是極好。

烏魚籽玉帶豆腐煲是又一道以帶子爲食材的菜式,名爲煲實爲一道燜菜,味道醇厚,豆腐滑嫩,非常值得推薦。

西檸芝麻雞脯是變形自名菜“橙花雞脯”的菜式,寡淡的雞脯肉經醃製後,與西檸汁出奇的搭。油牛肝菌鴛鴦草菇燜茄油而不膩,渾然天成,這兩道菜躲在菜單裏,幾乎不會引人注意,用來佐酒也是相當之不錯。

相比之下,昂貴的黑椒露筍玉蔥澳洲牛肉粒則顯得缺乏性價比,牛肉作爲大葷,在粵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於用筷子而不是刀叉來進食的中國人來說,以外國牛肉切成粒入菜,這則是新粵菜的做法。新粵菜發展於全球化初顯的上世紀80年代,其實與現在全球聯絡的互聯網時代還是有很大區別,彼時那種借鑑外國料理而創造,富含創新精神的菜式,在現在看來似乎就如摩托羅拉卷對於壽司那樣的不倫不類,在料理高度細分的當下,還是要做有本土特色菜式,以上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沙嗲銀魚脆盞

“傅師傅過來了。”

Rex引入包間的人,便是寶麗軒的核心人物——總廚傅文彪。與印象中的粵廚一樣,傅師傅不高,皮膚黝黑而精幹,他入行數十年,在港於多家米其林餐館供職,人卻頗爲謙和。

“今天客人太多了,上菜慢了,不好意思。”

“哪裏哪裏。”朋友紛紛與傅師傅合影,以往,西餐、日餐的名廚多爲曝光度極高的社會人物,而中餐廚師由於僱傭關係,由於文化差異,多不顯山露水,而現在此情已漸漸改變,追廚不僅於西餐與日餐,在中餐也是適用。

傅師傅寒暄告辭後,便是主食上桌,坊間傳聞,米其林偵探在考察粵菜館時,必點菜式便是炒河粉。河粉,在南方米食地區自古有之,但誕生於上世紀日佔廣州時期的幹炒河粉,看似簡簡單單,卻是河粉料理的集大成。在炒河粉時,不僅對河粉的品質要求高,對廚師對油溫、掌鑊的把控更是見功夫。廚師既要翻炒河粉均勻入味收幹,又不能用力過猛將河粉弄斷,既要將河粉打散,又僅能讓粉在鑊的表面短暫過熱焦而不糊並添香氣,其功力非一時半會兒可得。寶麗軒的這道頭抽鮮鮑炒河粉,粉清爽乾淨,收幹度極高,香氣撲鼻,滑嫩無比,是來一次點一次的菜式。

而另一道推薦的米食則是花雕枸杞竹絲雞炒飯,竹絲雞炒飯,城中先前最佳是明閣的窩燒滋補竹絲雞炒飯無疑,寶麗軒的出品料頭不同,香味稍弱,與明閣出品當日享用口感幾乎無差,甚至打包隔日再食時更佳,值得誠意推薦。

花雕枸杞竹絲雞炒飯

明閣的窩燒滋補竹絲雞炒飯

一頓飯至此,衆皆醉,Rex和同事一起,照應客人離店,寶麗軒選原上海總商會之址重開粵菜館,細節又洋氣又上海,BGM 的選曲和悉心的服務爲全城粵菜館最佳。歲末年初,應酬衆多,短暫時間內訪問寶麗軒多次,對其大人的氣質尤其喜愛,明閣實在太遠,家全七福太吵,寶麗軒,值得成爲市中心的固定飯堂。

  • 晝=11:30~14:00
  • 夜=17:30~22:00
  • Tel:36067788
  • 河南北路33號寶格麗酒店裙樓上海總商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