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 美好 獨立

“作業做好了沒有,又去玩?”

“又沒有考好,你還能幹成什麼?”

對孩子的否定,像是魔咒一般,在一代代家長身上覆制。可以想見,這些經受批評的孩子,如同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一般,看見賈政就想溜,一聽父親要查詢功課就發慌。

“無論我多麼努力,父母都能羅列更多比我優秀的人,我始終達不到他們的目標。”一位小女孩哭訴道。

孩子的痛訴,足以讓我們警醒:改變,要從家長做起。我們不是優秀的家長,孩子也不可能如我們設想與期待中的那麼完美無暇。

什麼是成功?它的首要意義是可以做自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創造歷史,但做自己可望可即。不妨從今天起,發現自己及孩子身上的問題,然後一點一滴去解決,共同成爲更好的自己。

文章選自於《莫愁·家庭教育》。如果您還想看到更多文章,可以通過公衆號“莫愁大觀園”下方“雜誌訂閱”欄目,選擇購買。

——莫愁大觀園

媽媽和你一樣

作者:吳明星

來源:《莫愁·家庭教育》

兒子說,媽媽,我也想上課聽講,可是大腦不聽使喚,總是想這想那,怎麼辦?我說,別急,兒子。媽媽也和你一樣,小時候經常開小差,現在開會或聽講座,也常常走神。沒事的,走神了,馬上再回來,就OK!

兒子說,媽媽,我怎麼那麼饞,看到別人喫什麼,就想要。如果得不到心裏就一直想着,幹什麼都沒勁。我說,沒事的,媽媽也一樣啊。看到漂亮的衣服也想佔爲己有,得不到,也會念念不忘。這樣,你想喫什麼,媽媽儘可能買給你,如果買不到,那你就留一份念想吧。

兒子說,我做事怎麼沒毅力,今天下了很大的決心要好好學習,明天就想着多玩會,多看會電視,怎麼辦啊?我說,媽媽也一樣啊,經常給自己鼓勁,又經常懈氣。沒事的,懈氣了再鼓唄,不費多大事。你不斷給自己鼓氣,相信你的氣會越來越足。

成長中的兒子,願意將自己的煩惱說給我聽,因爲他知道,原來他不是最差勁的,至少,媽媽和他一樣。於是,心裏踏實了,又樂顛顛地玩去了。

其實兒子的這些煩惱,並不特別,那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也是很多成人的軟肋。那又有什麼呢,我們不都和這些“毛病”友好相處、生活得很好嗎?我們壓根兒沒覺得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們的成長、進步和發展。

愛走神,羨慕人家喫喝,常懈氣,這算哪門子毛病?講真的,沒這樣那樣小毛病的,那才叫真正有毛病呢!自詡完美、假扮完美、苛求完美,纔是大問題!

可是,我們再看看,身邊的很多家長,卻對孩子的這些小毛病耿耿於懷,天天掛嘴邊唸叨——

你的問題,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說過多少遍了,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專心記筆記,學習一定能上去;你說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都不要你操心,還走哪門子神?你給我記住了,這個學期,如果這個毛病還改不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的這些毛病,那真是扎眼扎身,必須堅決拔掉,否則,無法成長進步。同時,他們也覺得,只要孩子用心努力,這些“毛病”一定能解決。現在沒有解決,是因爲孩子認識不夠,行動不到位,所以必須經常耳提面命。

可是,孩子的感受呢?這些小毛病,被家長用放大鏡放大,作爲標籤長久地釘在身上,孩子想甩,可是很難。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多麼差勁。連這個問題都解決不好,還能做什麼。

那咱換位思考下。作爲成人,我們也經常開小差、走神,你能控制得住嗎?我們心裏也有這樣那樣的物質欲求,你能消滅得掉嗎?我們也曾像鼓足了氣的球,怎麼過不了兩天就癟得一塌糊塗,誰又真的能與惰性勢不兩立?

我們是成人,有更強的內生動力和更強的自律性,可是都無法將這些問題斬草除根,何況孩子?再說,我們也曾是孩子,我們也被這些毛病困擾過,怎麼我們一旦變成大人,就不體諒孩子了呢?

一片空地長了草,怎麼辦?用火燒?用石灰埋?用剷刀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它,尊重它,和它們友好相處,讓它們長成美麗的風景。

接受,是最好的姿態!

當孩子被一些小毛病困擾,請告訴他,沒事的,媽媽也一樣!走神了,再回來,精彩繼續;忍不住想這想那,沒事,留一些念想在心中吧;皮球泄氣了,再打氣呀,怕什麼,誰都有懶有累有倦的時候!

有你的接受和認同,孩子就不會再被困擾,他會更愉悅地接受自己、快樂成長。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同樣也能帶着問題成長,而且能和問題友好相處。

從心理學上講,一個人至真的狀態,就是和這個世界的一切,和諧共處。

編輯:韓莉芸

校對:曹宏萍

審覈:楊易霖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