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套路來,思維跳躍,走走就拐彎”的80後商界怪才,人們這樣描述錢進。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他所經營的機器人事業,似乎和他的爲人一樣,也走着一條大膽靈變、屢現奇招的路線——出道2年,完成“機器+人+服務”的產業鏈雛形,成爲業內發展最快的廠商之一;又用2年,搭建起機器人教育培訓體系,打造高校機器人實訓室,業務涉及企業定製化人才培養、成人職業和學歷教育、青少年特長培訓、中小學教師企業實訓等方方面面。

錢進說,解決這世上的問題,比如做企業,需要找到一些通路。通路,就是推動萬物運行的規律,可稱爲“道”。別人眼中,他行事莫測,其實,他是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智慧琢磨了個透徹。

他的做事之道,是每個階段有所爲有所不爲,核心是實事求是。

2014年前後,緊隨美國公佈國家機器人計劃,歐盟實施“SPARC”機器人研發計劃,我國機器人產業也爆發式發展。在蘇州崑山,錢進的“華航威泰”機器人科技公司應運而生。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早前,錢進雄心勃勃,要破譯國外製造的六關節機器臂。他進入日本HDSI公司,考察國際一流的諧波減速機制造基地。減速機是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也是制約我國機器人研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去了三次,錢進都沒摸到門路,只知道鑄造機器時,日本人加了特別配製的稀土等。錢進帶了幾臺減速機,去國內幾家著名高校的材料實驗室分析,關鍵數據對方竟分析不出。

錢進意識到,某些高科技產品可以做得與國外的形似,但內在仍有差距,因爲這些年我們發展太快,沒有足夠時間打基礎。必須實事求是,從做“鐵匠”,組裝再生產開始,慢慢壯大自己。

大家都浮躁時,錢進一邊老實做“鐵匠”,一邊潛心研發,多次獲得創新大獎,打造出智能柔性磨拋系統、全自動智能熱壓點膠系統、機器人智能無序化定製系統等拳頭產品。

錢進的謀事之道,是世上沒有絕對喫虧的事,“下棋”要有長遠眼光。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當年,他落下的第一顆棋子,是堅持做標準設備。做非標設備投資少,又不用研發,去國內外相關展覽看看,借用一下別人的應用、技術,便能對付。那時,不到2年,全國做非標設備的小廠家數量就增長了千倍。

從零起步的錢進,沒踏上容易的路。他認爲:一流企業做標準,三流企業做生產,要做就做一流。他花大力氣研製標準磨拋設備,且一代接一代升級,PK掉了好些競爭對手。

下培訓這步棋之前,有人勸錢進:萬一事不成,就虧了。錢進不以爲然,虧錢都行,有人報名就教,人是最重要的。與大多數人以爲的“機器換人”不同,錢進認爲,推動自動化產業進程的關鍵,不是設備,而是人。沒有研發機器的人,沒有操作、維護設備的人,一切爲空。

如何培養大批一線專業人員?2017年,錢進創辦了江蘇南信華航機器人培訓有限公司。幾個月後,他與某高校合作,成立了南信華航智能製造學院。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學院初創時,業務分兩部分。一是教育服務外包,爲機電學院學生細化教學,安排他們進入全球500強廠商實習、就業。二是爲企業員工開設精品培訓,課程一出,崑山經信委就委託辦了兩個班。

此後,錢進還開設了大專函授,第一批預設100個名額,報名就超過150人。2018年,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下的省“英才名匠”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智能製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培訓,也交由南信華航承辦。2019年,兩處專業培訓點落地崑山,目標是“培養工匠精神,從中小學生抓起”……激烈競爭中,錢進多條腿走路,反而步履輕快,發展迅速。很多同行思路轉過來,紛紛要做培訓,仍難做成,只因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錢進好奇過,爲何他覺得有利的事,別人說會虧?後來明白了,掌握的資源不同,看到的局面不一。別人能瞧見他的“一二三”,卻不知他的“四五六”。

每步棋,錢進都比別人快那麼一點。把握大道,預測走勢,佔住先機,是一切皆在掌控的祕訣。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人物訪談

工業智能化的前提,是教育轉型升級

Q

當前,有哪些因素限制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

A

最大的制約因素不再是關鍵設備和技術,而是專業研發和應用人才緊缺。

目前,機器人方面教育比較滯後,高校普遍沒有設相關專業、實驗工作站。企業只能挑選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畢業生,進行二次培訓,且一般的短期培訓還難以達到崗位要求。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當前機器人應用人才缺口20萬,並且以每年 20%-30%的速度持續遞增。工業革命,教育先行,現實來看,單靠學校力量顯得薄弱。必須校企聯合,將企業的研發、應用經驗與學校教學模式結合,才能快速推動專業人才培養。

Q

關於機器人教育培訓,你們的優勢在哪裏?

A

我們常年研發、服務、培訓在一線,所以不論從哪方面看,我們都是連接各方資源的最佳橋樑。

舉幾個例子,我們可以聯合業內專家,爲學生設計職業規劃,提供就業輔導、專題講座;可以搭建校企就業渠道擴展平臺,實現學校定培合作、企業崗位招聘和項目合作、學生測評求職和技能培訓等;可以根據學校教學需求,量身定製個性化整體建設方案,包括頂層架構、諮詢顧問、組織實施、師資培養、資源建設、教材開發、課程設計等內容。

Q

你覺得成功經營企業的關鍵是什麼?

A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離不開戰略、激勵、文化等因素。而企業任何一項經營目標的實現,更是直接根源於頂層戰略架構。如何確定戰略,考驗的是預見與創造未來的能力。比如,在我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合夥制正逐步取代傳統僱傭制。採用合夥制的組織模式,管理者可以與優秀員工共同謀劃,共享利潤,共擔風險,提升企業持續成功的概率。

影響力丨錢進:機器人的關鍵字永遠是“人”

編輯:陳建文

校對:張秀格

審覈:黃妍虹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