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兒科醫學和營養學領域的研究進度一日千里,母乳中還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質可以深入研究,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之路仍很寬廣,”從第52屆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學會(ESPGHAN)年會歸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向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喊話:站上科技創新的前沿,進一步優化配方,提升產品品質,打好營養與健康牌,方能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的目標。陳君石進一步解釋說,儘管目前業界對後生素的研究仍在繼續,但其帶給嬰幼兒配方乳粉領域的科研意義是非常積極的——這預示着母乳中還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質可以深入研究,而深入的、可靠的研究成果將爲消費市場打開新的大門。

本報記者 羅晨 劉豔芳

母乳是嬰幼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嬰幼兒配方乳粉是不能母乳餵養的嬰幼兒賴以生長發育的主食品。自面世以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一直以母乳爲模板。而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母乳成分的認識不斷刷新,嬰幼兒配方乳粉也從簡單模擬母乳的營養成分發展到模擬母乳的功能,配方由簡單到複雜,日趨合理。

但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還遠未走到收官的階段。“國際兒科醫學和營養學領域的研究進度一日千里,母乳中還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質可以深入研究,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之路仍很寬廣,”從第52屆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學會(ESPGHAN)年會歸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向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喊話:站上科技創新的前沿,進一步優化配方,提升產品品質,打好營養與健康牌,方能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的目標。

新功能性成分是母乳研究熱點也是嬰配行業亮點

孕期的270天和出生以後的24個月,生命最初這1000天的營養和養育環境,影響生命的未來,爲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生命早期1000天”的概念早已被國際認可,在中國政府發佈的《國民營養計劃》中也有充分體現----實施《國民營養計劃》的“六大行動”的第一項就是“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

嬰幼兒需要安全衛生、營養全面且均衡的食物,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的營養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生物系統,爲嬰幼兒提供強大的保護。母乳成分既是制定嬰兒膳食推薦攝入量和嬰幼兒餵養指南的依據,也是嬰兒配方食品的研究模板。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儘可能的接近母乳。從強化維生素及礦物質、添加核苷酸等營養素,到調整乳清蛋白的比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模仿母乳”的歷史。時至今日,世界各國對母乳的研究已從最開始的蛋白質、脂肪等深入到了特定脂肪酸、低聚糖、益生菌、益生元、共生元等功能性領域,正在指引嬰配粉突破對母乳成分的模擬而上升到對母乳功能的模擬。

陳君石說,第52屆ESPGHAN年會上發佈的母乳研究方面的大量最新進展,特別是關於母乳微生態和母乳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結果,拓展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思路。

ESPGHAN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兒科醫學和營養學組織之一,主要關注兒科胃腸、肝病和營養領域的臨牀診療和研究,每年的年會都可以說是嬰幼兒營養的頂級學術盛會。第52屆年會於6月5-8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兒科領域的頂級科研人員和專業人士與會,致力於兒科醫學產品研發和嬰幼兒配方食品研發的相關食品企業、醫藥企業巨頭也悉數到場,分享了他們在相關產品研發方面的最新成果。

腸道微生態健康是近年來的學術大熱門領域,研究成果倍出,造就了益生元、益生菌和共生元的繁盛。隨着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繼上述三劍客之後,後生素又爲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發打開了一扇門。

後生素postbiotics是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陳君石說, 目前,全新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概念中,特定的低聚糖和後生素被結合在一起支持嬰幼兒營養。

腸道菌羣在促進免疫系統健康發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母乳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對健康腸道菌羣和免疫系統的發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主要成分是母乳低聚糖(HMOs)。它們是母乳的第三大組成部分,由200多種不同的短鏈和長鏈低聚糖結構組成,是一種複雜的碳水化合物。

後生素則是益生菌發酵後產生的混合代謝產物,也稱爲“益生素”。相關資料顯示,由活菌代謝活動分泌(代謝產物)或細菌死亡溶解後釋放的短鏈脂肪酸(SCFA)、酶類、多肽類、磷壁酸等可溶性因子,能夠對宿主產生有益影響;其抗菌活性成分如細菌素、酶類、小分子物質和有機酸等,對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微生物具有抑菌或殺菌特性。相較於益生菌類產品已經報告可能產生的腹脹和腸脹氣、益生菌相關易位、菌血症、真菌血症和抗生素耐藥基因的傳遞等問題,後生素具有類似於益生菌樣的作用,同時又可避免攝入活的微生物。因此,後生素可能是一種更加有效、安全的選擇,並可能在治療許多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有醫學人士認爲,應用後生素糾正腸道菌羣紊亂,是微生態療法的重大進展。

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使用後生素,源自對母乳中微生態系統的瞭解,契合母乳中微生物的運作。後生素可以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中安全使用;同時研究證實,將這些發酵代謝產物分離提取後添加進奶粉,也能具有和直接使用益生菌發酵相類似的功能,有利於嬰兒建立健康的腸道和免疫系統,而且可能比加入活的益生菌有更好的健康效應,因爲可以使這些代謝產物的含量更高。

陳君石進一步解釋說,儘管目前業界對後生素的研究仍在繼續,但其帶給嬰幼兒配方乳粉領域的科研意義是非常積極的——這預示着母乳中還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質可以深入研究,而深入的、可靠的研究成果將爲消費市場打開新的大門。

科研與創新助力嬰配產業持續發展

我國每年新出生嬰兒約1700萬,據統計,純母乳餵養率不足30%,也就是說,近70%的嬰幼兒選擇嬰幼兒配方乳粉作爲母乳代用品。在這樣的背景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會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國際品牌在研發創新、品牌推廣上不遺餘力,國產品牌必須在生產管理與食品安全上狠下工夫,重振消費信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7部委今年5月聯合出臺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穩步增加,更好地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量約90萬噸,產值約1000億,佔乳製品行業收入的28%;全國有生產許可證企業110家。如何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的目標?陳君石認爲,關鍵在於提升本土乳企的研發能力,只有具備與國際乳企同等水平的研發能力,或者超過,產品纔能有市場競爭力。“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從學習他人開始,到自主研發,再到參與貢獻。”陳君石說,我國的食品安全已經進入“參與貢獻”的階段,國際唯一權威的食品安全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中,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殘留這兩個分委員會的主持國都是中國,說明中國在這兩個領域是比較領先的。但中國乳業在國際上話語權還不夠,自主科研的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如何提升?僅僅靠食品安全、檢測合格率是遠遠不夠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現在被市場看好的特殊醫學用途食品作爲產業要發展,不是靠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底線,底線不是用來競爭的;靠的是產品的營養和健康。”陳君石說,行業在競爭中發展,在大浪淘沙的競爭過程中誰能夠打好營養和健康這張牌,誰將取勝。

陳君石指出,近3年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相繼出臺,奠定了我國堅定推進全民營養健康事業的基礎;國民營養計劃六大行動、振興乳業計劃開展實施,營養健康產業、乳業迎來發展利好。在這樣的形勢下,腳踏實地地做好基礎研究、加大研發投入、依靠科技力量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附加值,是乳業尤其是嬰配粉生產企業應當重點考慮的。縱觀百年乳品品牌的發展歷程,無一不是依靠雄厚的科研實力與強大的科研投入,既讓品牌建立起技術壁壘佔據競爭優勢,也通過信任樹立起消費口碑。中國目前有發展不錯的本土乳企,但尚無百年乳業品牌,這也說明研發不足,導致基於科學的創新不足。企業和品牌若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彌補這一短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