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十分重視孝道,尤其是對於一個皇帝而言,如果不孝就會受到受到百官和百姓的譴責。因此,一般先皇留下的遺命,新任皇帝都會遵守,但是乾隆好像卻是個例外。在他登基之後,先後推翻了很多雍正的措施和遺命,幾乎是背道而馳。

  比如,雍正對於曾經與他搶皇位的八爺派基本趕緊殺絕,而乾隆登基之後慈悲爲懷赦免了他們;雍正最痛恨手腳不乾淨的父母官,而乾隆養出來一個和珅。有時候,真心在懷疑這康乾盛世到底是怎麼來的?不過,這些都是乾隆間接性地違背雍正的遺願,而在曾靜的案子上,乾隆是不留情面地直接違背。

  在雍正時期,曾靜是一個本是一個讀書人,多次科舉未能中榜於是心生怨意便加入了反清復明。在接觸這個組織裏的人之後,曾靜便一心想要做明朝的肱骨大臣。但奈何一羣人手上沒錢沒兵,有什麼資格談推翻清朝。曾靜靈機一動,想到一個人——岳飛的後人,嶽鍾琪,如今是清朝的將軍。

  在曾靜的認知裏,岳飛是誓死抗金的名將,而如今的清朝也是來源於當時的大金。因此,爲了完成祖宗的遺願,嶽鍾琪遲早會有謀反之心,只是愛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於是,曾靜等人就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件,把老岳家誇上了天,並且說明來意,聯合反清。

  然而,正在曾靜喜滋滋地等着回信的時候卻得知嶽鍾琪直接把信交給了雍正。之後,雍正順藤摸瓜挖出了曾靜、呂留良等人,呂留良是直接被滅族了,但對於曾靜,雍正卻有其他的用處,畢竟他在被抓之後願意投誠,表現不錯。雍正讓曾靜寫了一份悔過書,經過雍正的潤色,大量向百姓發行。

  這基本還是那個也就是等於告訴全國還有反清復明思想的人,好好看看這曾靜的悔過書,不要再誤入歧途了。基於曾靜的特殊表率作用,雍正將他的性命留了下來,並且還下了一道遺詔,愛新覺羅的後世子孫都不得誅殺和爲難曾靜及其後人。然而,等到乾隆登機之後,這遺詔也就被他拋棄了。

  乾隆又重新翻舊帳,找出曾靜之前謀反的證據,還稱他曾經誹謗先帝,給他判了一個凌遲。

  (本文的所有圖片都來自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