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年來,其中三年有學生獲得宣城市高考文科最高分或理科最高分;自2015年首次有學生考取清華大學,今年有4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從2014年至今,學校本科達線率和一本達線率均實現大幅增長……郎溪中學,這所位於皖南的中學,近年來在紮實推進“四名”(即“培育名師、打造名片、創建名校、助推名縣”)建設的道路上,用優異的成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愛校盡責,崇幹尚教,精誠團結,追求卓越”的郎中精神,成爲全體師生奮鬥前進的座右銘。

今年4人被北大清華錄取

曹夢婷,北京大學;汪俊,北京大學;李啓靜,清華大學;周爽,北京大學。

2018年,郎溪中學有4名學生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錄取。這對該校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要知道,在2015年,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戴松和王榮祥兩位同學,還是郎溪中學建校70多年曆史上,首次有學生被清華、北大兩所頂尖高校錄取。戴松同學也是當年宣城市高考理科最高分獲得者,這也是郎溪中學一次重大突破。

從那以後,郎溪中學的高考成績愈發亮眼,宣城市高考文、理科最高分也多次花落郎中。2017年,李文傲獲得了宣城市高考理科最高分;2018年郎溪中學更是拿下了全市文、理科最高分,兩名獲得者曹夢婷和汪俊均被北京大學錄取。

教師師徒結對會促進教師隊伍成長。

郎溪中學除了高考文、理科最高分頻頻在全市“奪冠”外,自2014年以來,該校本科達線率和一本達線率也是節節攀升。2014年,這兩個數據還分別只有21%和63%,2018年就已經飆升到53%和91.3%。

從本科達線率到文理科最高分,再到被北大清華錄取學生數的突破……三年時間,獲得如此大的進步,對郎溪中學來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是來之不易的成績。

“四名”建設助推名校創建

郎溪中學校長雷宗靚告訴記者,“愛校盡責,崇幹尚教,精誠團結,追求卓越”的郎中精神,是對郎中數十年辦學歷程的精神的總結,也是新時代郎中發展的必然要求。全體師生取得的所有成績,無不體現了這種精神氣質。

校園文藝活動豐富多彩。

2011年,郎溪中學搬入佔地200多畝的新校區。對於新郎中的建設,當地有這麼一說:100年不落後,200年不淘汰。可見郎溪縣委、縣政府重視教育的魄力和遠見。

在郎溪中學,“四名”建設幾乎是每一位老師和學生都耳熟能詳的詞。近年來,郎溪縣提出了推動郎溪教育“四名”建設的政策,即“培育名師、打造名片、創建名校、助推名縣”。“全力推進郎溪中學‘四名’建設”也被寫入了郎溪縣政府工作報告中。

爲此,郎溪縣分領域出政策、拿真金、請名師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出臺了《郎溪中學高層次及緊缺人才引進實施方案》,規定郎溪中學從縣外引進符合條件的傑出人才、骨幹人才、專業人才、優秀畢業生,除解決個人編制、提供住房、享受正常工資福利待遇外,分別給予最高每年60萬元、4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

2018年是郎溪中學加速推進“四名”建設的關鍵一年,該校確定了“搶抓發展機遇,奮力進位趕超。豐富發展內涵,提高辦學品質”的工作目標。在管理的規範和精細上下功夫,不斷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層次和育人能力。對全體師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始終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作爲重點,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

全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實現教育夢想和名校目標,教師是關鍵。近年來,郎溪中學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在崗自修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教師隊伍的成長。

2017年,郎溪中學組織了64名教師參加了華東師範大學的培訓。該校計劃用三年的時間讓全校教師都到高校培訓一次。除了“走出去”學習外,郎溪中學還邀請肖家芸、王大績等全國名師來校進行學術講座。

校運動會奮力衝刺。

在日常教學中,郎溪中學夯實課堂教學常規檢查,從網絡巡查、學生反饋和課堂聽課三方面進行檢查,對每節課都給予了評價;撰寫了詳細的報告並彙編成冊,同時反饋給教師。教學檢查向學校精細化管理目標邁出了踏實的一步。

多年來,郎溪中學牢固樹立師生共成長的教學理念,打造書香校園,濃厚教研氛圍,鼓勵教師成名成家,充分發揮名師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

多方面的努力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郎溪中學每年都有不少老師在市縣的教育科研成果評比和教學比賽活動中獲獎。截至目前,已有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71人,一級教師83人,特級教師2人,市拔尖人才1人,縣拔尖人才4人,市學科帶頭人7人,市骨幹教師13人,縣骨幹教師16人,省級教壇新星3人,市級教壇新星7人,縣教壇新星8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

師生德育文化全面發展

“不抓高考沒有今天,只抓高考沒有明天;不抓高考沒有地位,只抓高考沒有品味。”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郎溪中學還注重狠抓德育隊伍建設。校黨總支、德育處、團委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注重學生的勵志教育和養成教育,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踐行,先後開展了以友善、誠信、敬業爲主題的道德講堂。

校長雷宗靚在軍訓總結大會上講話。

郎溪中學通過主題班會、廣播、宣傳欄、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方式開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開展了5·12和9·18疏散演練、高一新生軍訓、秋季田徑運動會、優秀主題班會評選、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防艾、防毒、防邪教、預防傳染病等多項專題教育活動。

根據各年級學生不同的身心特點量身打造德育工作品牌,豐富德育工作活動載體,努力使德育教育如春風化雨滲入校園日常學習生活。開展了學雷鋒月系列活動、網上祭陵英烈活動、主題演講和徵文活動、高考勵志演講暨18歲成人禮儀式、感恩主題的演講等活動。多個班級榮獲“宣城市文明班級”稱號。

在校園文化方面,每週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莊嚴隆重,學生值周工作紮實有效,校園內外車輛擺放整齊。每週一歌欣賞、一文鑑賞和運動提醒語,體現了校園的溫馨儒雅。教學樓二樓開放式圖書角方便學生隨時閱讀,校園網、電子大屏、宣傳欄等已成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郎溪中學每年評選學習之星、超越之星、德育之星,及時製作成宣傳展板,在校園中形成向優秀典型和榜樣學習的良好氛圍。繼續倡導教職工全民健身、全員讀書活動。

郎溪中學高度重視資助工作。2017年全年累計發放各類助學資金134.83萬元,受助學生達1430人次,順利完成各項資助任務,確保了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黨和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得以充分落實。

秉承郎中精神再創佳績

“尚德、博學、求實、創新”是郎溪中學多年來秉承的校訓。該校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一直堅持“以人爲本”的辦學理念,牢固樹立“合格加特長,規範加創造”的育人目標。

經過幾十年發展,郎溪中學已經具備了實現名校目標的基礎,將創建全省名校作爲促進學校發展的契機和工作抓手。

2018年高一新生參加軍訓。

據悉,郎溪縣委、縣政府已把郎中創建名校工作作爲一項民心工程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在人才引進、辦學條件改造升級、學校管理改革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爲此,郎溪中學以問題爲導向,明確目標要求,深入分析查擺問題,找出差距,理清思路,制定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同時加強宣傳,充分發揮目標的引領和激勵作用,調動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熱情,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堅定信心,激發鬥志,營造濃厚的爭創氛圍,形成爲實現名校目標的強大合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有了全體郎中人同心同向、埋頭苦幹、迎難而上、勇往直前,未來的郎溪中學,還將創造更好的成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