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涉及對於這一課程性質的認知

也關係到課時、師資、高考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調整

童金南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他在教學時經常發現,剛入學的大學生,對地球科學的瞭解十分有限。他在野外考察地質公園時還發覺,一些遊客缺乏基本的科學知識辨識能力。

他認爲,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內中小學教育中關於地球科學的知識教授存在明顯不足。作爲全國政協委員,他曾在2021年和2022年呼籲,在中小學課程中增加地球和生命演變歷史的知識,將中學“地理學”改爲“地球科學”。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再次建議,將中學地理課程升級爲地球科學課程。周忠和認爲,國內目前中學地理課程以傳統地理知識爲主,內容淺、課時少,“缺少地球科學整體視野,無法適應高等院校對地學人才早期培養的要求”。

2022年9月,教育部公開回應委員提案時表示,對地理課是否更名,支持方與反對方分歧較大,有待於學術界深入研討,進一步凝聚共識。

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

早在六七年前,鄭永春便開始關注中學地理課程的爭議。他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學時期參加過全國地理競賽,博士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也曾參與編寫過一些地區的中學地理考題。在他看來,如果只看中國的中學地理教材,“看不出什麼問題,可能覺得還挺合理的”,但國外早就將地理課改爲了地球科學。

中國的地理課始於1904 年,課程名稱沿用至今。科學課和地理課,是國內中小學生接受地球科學教育的主要渠道。初中地理包含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等四部分,高中地理主要劃分爲自然和人文地理。

周忠和認爲,青少年對地球和空間的認知乃至世界觀的形成,主要來源於地理課,但伴隨地球科學其他分支的發展,現行中學地理課程,難以容納其他分支學科的內容。

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六大基礎學科,除了天文和地球科學,其餘在國內基礎教育階段都有系統的教學。地球科學是認識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科學,包括大氣、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等分支,及在此基礎上集成發展的地球系統科學,地理學只是地球科學的“五分之一乃至六分之一”。

鄭永春舉例稱,海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系統,包括豐富的生物,海洋和大氣間能量、物質等的交換。但現行地理教材中,海洋科學的知識主要是洋流、四大漁場等,無法展現海洋的豐富生態。

相比之下,一些國家和地區中小學階段有更系統的地球科學教育。2013年,美國頒佈了《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併爲四個科學學科制定知識框架,地球與空間科學是其中之一。課程內容涵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系統”“地球和人類活動”等核心概念,貫穿小學至高中,不僅傳授知識,還設計不同方案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美國對此極爲重視,相關部門召集18名專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認知科學家、科學教育研究人員及科學教育標準和政策專家等。

周忠和提到,一些英語國家擁有更完整的地球科學教程。美國麥格勞·希爾出版社推出的初中《科學》和英國培生集團的高中《科學》教材,在地球科學課程中廣泛使用。初中《科學》課程有四冊,包括地球構造、變化的地球、地球與宇宙等內容,美國高中選用的地球科學教材還包括《地質學、環境與宇宙》,分上中下三冊,超過900頁。但國內只在初一和初二開設地理課,每冊教材不足百頁,高中地理教材每冊120頁左右。

在鄭永春看來,“改名爲地球科學,比地理更符合國際潮流,更符合學科的屬性。”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2013年的一份調研顯示,1986年的高中地理教學大綱中,地球科學相關內容佔比64%。但當時,中學地理內容普遍被認爲“多、難、深”。從1990年起,地理課融入了更多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教育和鄉土地理內容,加上減負和縮減課程的要求,地球科學內容佔比、深度被削減。到2013年,地球科學在高中必修課中僅佔30%左右,許多內容在必修課中只是“點到爲止”。

2013年,地球科學領域多名院士和專家曾致信相關部門,提出“將地球科學基礎納入中學教材”的建議。專家認爲,伴隨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的環境、資源、地質等災害問題日益突出,但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中,相關知識較薄弱。相比之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在中學階段非常重視地球科學教育,專門設置了相關課程。

2013年4月起,教育部專門委託相關部門,調研地球科學基礎納入中學地理課程的可行性。面向大中學、出版機構500多人的問卷調查中,超過七成受訪者認爲,高中地理科學基礎薄弱,需改進或加強,近90%受訪者認爲初中的相關教育不足。受訪者普遍認爲,地球科學知識“實用性不強”,內容設計趣味性較差,與國外差距較大。

同年,教育部啓動了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19年秋季學期,人教版、湘教版等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在中學應用。袁孝亭是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退休教授,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工作組核心成員,主編過多部人教版地理教科書。他對《中國新聞週刊》介紹說,基於2017年新課標,高中地理增加了天文、地貌、土壤、植被、地球演化史、海洋科學等內容。

但2022年,童金南組織相關領域大學老師、學生進一步調研發現,只增添內容遠遠不夠,“課程內容的組織仍保留經典地理學的學科思路,將很多地學知識強行加入,未能融合貫通”。

2022年9月26日,教育部官網官網公佈了《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2482號(教育事業類247號)提案答覆的函》,對委員提出的《關於將中學“地理”學科課程名稱更名爲“地球科學”的提案》作出答覆。

教育部徵求了地理、地球科學等領域專家,但各方分歧較大。多數專家認爲,中學地理課程具有一定綜合性,改爲“地球科學”,會把人文地理排除在外,而且“地理”課程名稱有普遍國際認可度和社會接受度,尚不存在更名“地球科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也有專家贊同提案,認爲中學地理課程內容應更爲寬泛些,改爲“地球科學”更加貼切。

袁孝亭曾參與教育部在2022年的專家調研,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將中學地理課升級爲地球科學課的建議,對基礎教育的確有很大好處,但目前想要實現“並不現實”。背後的主要問題在於,產業、地域文化等人文和區域地理,與公民教育密切相關,改名後,這部分內容難以劃在地球科學範疇之下,將無處安放。

文理之間的尷尬處境

馬珏是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地理教研組長、海淀區高中地理學科總督學。她向《中國新聞週刊》介紹說,2019年,學生們開始使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明顯增加了地球科學領域的知識,內容廣度有所增加,但深度不夠。

“比如新增的土壤知識,應該與水、大氣是並列關係,但關於大氣的內容有好幾節,土壤只有一節,只是讓學生觀察土壤,瞭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等。”馬珏說,這類知識只是“蜻蜓點水”,忽略原理,容易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爲“地理知識只需要背,欠缺科學思維,對這一學科缺乏重視”。

袁孝亭對《中國新聞週刊》坦言,在有限的高中三年中,每個學科有課時限制,教育部門在儘可能調整,加強地球科學,但只能有選擇增加一些公民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很難系統呈現地球科學。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地理還被劃爲文科範疇。“我在中學教學30多年,非常沒有道理的是,大家把地理當做文科。”馬珏向《中國新聞週刊》感慨。她注意到一個規律,一些數學不好的學生,地理也學得很困難。2017年,北京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綜。高考成績由語數外三門必考成績,和考生自選的三門科目成績組成。“我們發現,一些選物理、化學的孩子,也選擇地理,而且學得很輕鬆,能體現出這一學科要求學生具備理科思維”。馬珏說。

在鄭永春看來,呼籲將中學地理課升級爲地球科學,就是把地理課“迴歸到理工科的認知”,其本質是一門自然科學。

在國外,地球科學是明確的理科專業,可以更集中強化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思辨能力。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地理教師張清蘋等人曾在2021年發表的文章中,對比了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理1》《選擇性必修1》和美國高中主流教材《地球科學》有關大氣專題的呈現內容。

上述文章寫到,《地球科學》十分重視科學知識本質、科學探索本質及地理學思想,重視引導學生思考“什麼是科學”。比如,科學探索本質相關的內容中,中國湘教版教材有10個知識點,包括“兩小兒辯日”“驗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的可靠性”等。《地球科學》的知識點超過30個,包括“是什麼原因導致雲的形成”“冷氣團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模擬雲層的覆蓋”及諸多“批判性思維”問題等,呈現方式也更多樣,包括地學、數據分析實驗等。

不僅是地球科學類知識,在馬珏看來,人文、區域地理同樣需要讓學生學會科學思考。2013年,她曾到英國倫敦調研,旁聽了一堂中學地理課。學生要在課堂上運用地理學的方法制定旅遊規劃。這與國內的教學理念有所差異。她曾想在課上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但受限於需要教授的知識點過多,“我們還要受到內容必須講完的限制”。一些新增的環境和國家安全等知識,多是結論,缺少論證過程,使學生只能站在宏觀角度分析,課程也顯得較爲枯燥。

今年兩會提案中,周忠和建議,加強課程資源開發,比如,改造現有地理教室和地理實驗室,組織開展野外考察和研學旅行,使學生掌握現代地球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創新思維、科學精神和生存技能。

在馬珏看來,如果國內將地理課改爲純科學的課程,對於擅長文科的學生“也不公平”。新高考改革後,馬珏稱,偏文科的學生,更擅長區域和人文地理。分析不同環境問題隨時間演化的過程時,偏文科學生更關注環境安全風險程度,偏理科的學生更擅長學習自然地理。“如果改爲地球科學課,擅長文科的學生就更不敢選這門課了。”馬珏說。

能否單設一門地球科學課?

中學地理課程出現的另一個錯位是,新高考改革之前,地理科目被納入文綜考察,大學地理類專業屬於理科,長期出現學科分類體系錯位、銜接斷層的問題。鄭永春向《中國新聞週刊》介紹,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些地質類高校希望招收對地球科學感興趣的學生,但招進來的人,往往缺乏地球科學的基礎。

這也是近年來,呼籲將中學地理改名的往往是大學、研究院地球科學領域專家和學者的原因。

2017年後,全國多地陸續實行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等科目中自主選擇。不過,鄭永春注意到,因地理難度不大,不像理化生更容易在分數上拉開差距,也造成一些理科生不願選地理。

在袁孝亭看來,將中學與大學地理的錯位歸因於基礎教育階段欠缺地球科學教育,“可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他認爲,在高考指揮棒下,很多擅長理科專業的學生不願學地理,即便如今可以自由選擇,按照慣性和學科內容,地理依然被劃在文科範疇。

“癥結之一是地理和地球科學是兩套體系,很難融合在一起。”袁孝亭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在中國臺灣地區,高中分爲“地理”和“基礎地球科學”兩門課程。從相關教育綱要中可以看到,地理主要教授地理學傳統知識,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等,基礎地球科學教授太空中的地球、動能中的地球、自然災害、地球環境變化、地球發展史等內容。多位專家介紹,這種劃分方式在日本、英國等地較爲常見,學科邊界清晰,減少了地理和地球科學的衝突。

袁孝亭認爲,相比於更改地理課的名字,更好的方式是,單設一門地球科學課程。但他承認,現有高中課時有限,在減負大背景下,現階段很難進行系統地球科學教育。2013年,教育部委託的相關專家在調研後也表示,除了課時問題,如果單獨設立地球科學基礎學科,是否要納入高考科目至關重要——“考,會增加學生負擔,不考則會形同虛設”。

作爲中學地理老師,馬珏認爲,改爲地球科學,能讓各界更重視中學地理學科,培養的學生能更適應大學教學,未來走到科研領域時也能在知識上更好銜接,但同時“還要提升中學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

“地球科學涵蓋的知識更廣,中學地理老師在師範類院校並未接受很強的培訓。此外,宇宙環境、太空探索等都是最前沿的知識,對老師的知識儲備也有極高的要求。”馬珏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周忠和也提到,現有中學地理老師以地理專業師範畢業生爲主,建議對已有師資加強繼續教育和職後培訓,修訂師範生培養方案,增加地質、地球物理、大氣等地球科學的內容。

此外,在馬珏看來,基礎教育的課程要成體系,“既應該體現出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關係,也應體現出不同學段間的關係。這意味着,如果改動一門地理課程,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乃至師範教育都要進行調整”。

首都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丁邦平對《中國新聞週刊》說,如果參考美國K-12基礎教育階段,其課程中會劃分爲社會科和科學,涉及人文地理的內容放在社會科,地球科學的知識放在科學。但在中國大陸,中小學階段沒有相應的課程設置。“因此,這涉及到整個課程體系的設置,牽一髮而動全身。”丁邦平說。

近年來,科學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得到重視。2017年9月起,全國範圍內科學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並將其作爲基礎性課程,納入必修。在周忠和看來,這已是國內科學教育一次很大的進步。在他看來,中學的科學教育本應承上啓下,與小學做好銜接,在學生進入大學或者步入社會前,鍛鍊思維方式,但“目前明顯是脫節的,科學教育還不夠完整”。

周忠和強調,修改課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如今問題和矛盾十分突出,“到了大家必須討論的階段了”,教育部門需要召集地理學專家,還要徵求地球科學專業的學者、中學地理老師等一同商討。

發於2023.3.20總第1084期《中國新聞週刊》雜誌

雜誌標題:中學地理課,爲何改起來這麼難?

記者:楊智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