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些裝備只有到了中國纔會“發揚光大”!說說中國那些低調的“俄式”裝備

022導彈艇艇艏上的那門速射炮就逃不開AK630的影子

中俄(蘇)兩國的軍貿歷史,可謂頗有歷史。而細數近30年來的兩國軍貿,除了像蘇-27、S-400這種盡人皆知的王牌裝備外,還有知名度略低,卻深深的影響中國軍工發展的裝備。那這次就來聊聊那些行事低調、默默無聞卻又意義非凡、影響深遠的裝備。

▲這個形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爲外貿而來的“車矢菊”

隨着中國在武器裝備領域的快速發展,很多裝備都逐漸成爲央視的“常客”。例如,在報道輕裝合成營和山地部隊時,常會出現PCP001型82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但細究起來這其實是蘇聯“矢車菊速射迫擊炮”的仿製版本。作爲一款譭譽參半的武器,“矢車菊”可以在2秒鐘內打光一個4發彈匣。至於精度嘛...則甚爲“感人”,以至於這款火炮僅服役10年就退役了。

▲俄羅斯“車矢菊”速射迫擊炮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引進了相關技術資料,並進行了仿製。最初目的並不是搞來自己用,而是拿去出口賺錢的!不過,隨着改進的不斷進行,中國軍工在保持其高射速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其精度差的問題。接下來才被解放軍山地部隊和輕型合成營採購。

▲PCP001型82毫米車載速射迫擊炮

能上59改的滑膛炮

雖然T-72使用的2A46M型125mm滑膛坦克炮早在80年代初就來到中國,但真正實現國產化已經是90年代的事兒了。在爲巴基斯坦研製的85-IIAP主戰坦克上,第一代國產型2A46M基本和原裝的性能不大,這是由於當時國內高膛壓火炮技術所限,缺乏改進的技術條件。

▲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

如今59改上125滑膛炮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到研製96式坦克時,通過將2A46M與80年代和西方技術交流中引入的身管自緊工藝與電渣重熔兩大關鍵技術結合,其ZPT-96式坦克炮的性能已經有所超越2A46M。99式坦克的ZPT-98式坦克炮則在精度上進一步提高,配合國內更先進的彈藥,整體火力性能已經超過了俄羅斯同期改進的2A46M5型。

▲點擊上方即可購買商品

行事低調的“道爾”

在中國防空導彈領域,“道爾M1”知名度應該算比較低的一類,比起紅旗-7恐怕還差一截。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其優秀,早期紅旗-7和原裝法國貨一樣,都是採用電動車作爲底盤。這對於國土不大,道路良好的法國來說足夠了,而遠嫁東方後就未免有些“水土不服”。

▲電動車底盤的紅旗7

而“道爾M1”則是世界上爲數不多能夠完全實現單車作戰的機動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所以性能不用說,自然是槓槓的。我國於90年代後期引進並組織了仿製,國產型號紅旗-17型已於近年列裝部隊,用於我機械化部隊的伴隨對空防禦。

▲道爾M1系統

曾經的“天空門神”

上邊所提的“道爾M1”是野戰防空系統,而說起90年代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代表性裝備,S-300自然當仁不讓了。在紅旗-2挑大樑的年代,S-300簡直就是及時雨,尤其是配備的36D6低空雷達系統。不光探測距離遠,而且還能監控雷達散射截面積只有0.1平方米的隱身巡航導彈的一舉一動。

可以這樣說,之所以在研發紅旗-9的同時,還在購進S-300系統,很大的原因都是這款雷達的功勞。不過最近圍繞這款雷達出了個大新聞。據外媒報道,烏克蘭正向美國出售這款雷達,以供研究之用。不過大家也別擔心,畢竟現在中國防空部隊的主力早已是紅旗-9當家了。

▲作爲最重要的“門神”,S-300對我們的意義非常重要

不同於某些“沒學會走就想跑”的國家,我軍對俄國裝備的選擇更看重實用性,沒有那些花裏胡哨的“特技”,沒有加滿“特效”的PPT。這也是我國能夠通過俄製武器切實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根源所在。

-作者簡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軍事編輯部(ID:MilitaryEditor)作者:軍編部。只爲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