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生活有序

□河南日报记者 胡春娜

一天中,除了固定的工作时间,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

我们时常在聊天中,都会交谈“下班后的生活”,你的下班生活怎么样?估计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

林英早起将瓶子里的花换了换水,坐在书桌前读了一篇英文、默写了十个单词才去洗漱。水池边的手机,正在播报新闻。

月初,她刚参加完省里的人力资源师考试,又赶快将精力都转移到7月份的雅思考试上。

“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林英坦言,现在身边很多人都利用下班时间去“充电”,要想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必须给自己“加磅”。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话题“下班后成长”。很多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如何在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小目标,为事业添砖加瓦,帮助自己成长。

电影导演大卫·林奇说:“只有拥有闲暇,才能让好事自然地发生。”人一定要拥有自我支配的闲暇时间,因为大部分的人生乐趣、业余爱好和成就其实是工作之外的“第二人生”产生出来的。

作家村上春树很喜欢跑步,在文坛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还总结了跑步心理路程,写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找寻跑步的意义。

韩晓萌从4月开始,每天早上5点半打卡跑步,7点左右,她的朋友圈会晒跑步成绩。

此前的她是“拖延症患者”,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热情,工作赶在“限时令”最后一刻,不饿到头晕眼花都不想挪动身体去“觅食”……这让她的生活陷入一潭死水之中。直到她身体健康发出“警报”时,她才下决心锻炼身体。

第一天跑步结束,3公里的路程,她一半是走下来。第二天,依旧去跑,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与此同时,她的生活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工作积极向上,聊天时爱说爱笑,对新鲜事物总是想尝试一下。

“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工作和运动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工作之余通过运动释放身心,运动让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重复的工作容易消磨人的生活热情,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能让人在有趣的小物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热情。

李达远喜欢收集手办和模型,包括动漫人物、汽车、建筑物、昆虫等,在朋友眼里,他是真真切切的“发烧友”,有时候会在交易平台不惜重金购买。

“我从事电脑技术一类的工作,上班时间要与客户沟通各种事宜,下班后,我就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李达远将买回来的手办和模型,认真组装,有时候一个模型需要组装两个晚上,对此他乐此不疲。

当下,人们见面寒暄:“最近怎么样?”答案中,听到最多的是“忙啊!”

陈慧萍就是其中一个。身处金融圈的她,每天都像个“女超人”,工作能力强,做事高效仔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有时候工作的压力、心中的郁积不知以何种方式排解,渐渐患上了失眠症。

后来接触了刺绣,让她打发闲暇时光,随着音乐,一针一线慢下来。起初,父母对于她的这个爱好觉得匪夷所思,甚至偷偷找她身边的朋友打听,看看女儿是否有什么心理问题。

“对于父母或者大部分人来说,年轻女孩的业余时间应该是在打闹中度过,或者是一种很潮的生活,而我偏偏选择了安静又看似不合年龄的方式。”陈慧萍说,这对于她来说,不需要外界的驱动力,不需要迎合别人,而是实实在在的放松,能给她带来心灵上的治愈。“生活有爱好,工作更有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总在发生着变化,休闲时光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小郭今年27岁,身形较瘦,谁要是和他谈论钓鱼,他能说上一整天,人送外号“郭大嘴”。

其实,小郭平日里并不多语,只是碰到志同道合的垂钓者,就会忍不住问东问西,交流经验,对于不懂的人,小郭也是不厌其烦地解说。

傍晚时分的雁鸣湖,波光粼粼的湖水边,几位悠闲的垂钓客支起钓竿,静静的,或站或坐,等待着鱼儿上钩。小郭坐在小凳子上,他两眼直盯水面,和湖里的鱼展开了一场“较量”。

“咱们省内垂钓点很多,一般周末去远一点的地方,平时下班来近郊。”小郭说,现在是夏季,夜钓的乐趣更多。“我喜欢在水边静坐,和鱼对峙、胶着,甩竿见鱼的那一刻宛若天堂。”

现在,钓鱼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小郭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赶着去上班,下班后或躺在家里打游戏、看手机,或者外出聚餐,日子匆忙而空洞。自从加入垂钓队伍,他能在其中享受一静一动的乐趣,感受山水的怡然,体味生活之美。

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们怎么过一天,便怎么过一生。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励志故事: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可以一周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一年去一个国家旅行。生活充满了正能量,顶着人生赢家的头衔,仿佛生活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一样。

时间是最公平的,一天24个小时,你把它用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

工作之余,我们与岁月重新计时,将刚刚领到的“新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心灵成长。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世界之大,总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去追、去改变。

工作之余,生活有序

与阅读相伴

□张秀景

涧西牡丹广场书房,是我每天最爱去的地方。书房里门类齐全的各种图书,干净整洁的书桌,舒适安静的环境,和蔼可亲的管理员,让你倍感温馨,这是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大家坐在这里静静地读书、思考。平时男女老少都有,到了双休日家长带孩子来得最多,更是座无虚席。置身其中,我被这浓浓的书香所浸润,读书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时候,乡下生活很艰苦,谈不上文化生活。谁家有书,大家都交换着看。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可以买书了,但是数量有限,越来越不能满足我读书的需求和渴望。姐姐的一个同学在市图书馆工作,给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我如获至宝。从此,我可以借阅心仪的书了。

当时借、还书都是手工操作,在分类的卡片盒里找出书名、编号,让管理员到书库拿。我当时特别羨慕图书管理员,觉得工作环境好,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想看什么书就可如愿以偿,我要是能在图书馆工作该多好啊!后来高考,我填报的志愿就是图书档案管理专业,虽然未能如愿,但我对图书馆的向往始终未变,对阅读的渴望始终未停止。

与阅读相伴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正是有了这种读书的经历,对我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搞文学创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建设“书香洛阳”,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近两年,洛阳市政府投资建起了116座城市书房,仅涧西区就建了10座,藏书达60余万册。图书的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等多个类别,并且釆用全自动模式,刷读者证便可开启大门,完成借阅、续借、还书等程序。

这消息让我兴奋不已。牡丹广场书房距离我家很近,5分钟便能到达,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满足了我拥有一个大书房的愿望,我成了书房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除了读书、借书,书房还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文学讲座”“作品赏析”等活动,不仅深深吸引了我,还吸引了众多爱好读书的青年到书房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回归传统的阅读方式,从个人阅读到全民阅读,美好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城市书房如烂漫的花儿开遍全城,洛阳城里的书香味越来越浓郁。

生活在别处

□邓丽星

有人说,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人生精彩或平淡,丰富或单调,都取决于8小时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做了什么。

我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工作之外做的事就是写作,所以我的8小时之外的私人生活都和写作有关。走在路上,包括下班路上或者散步路上,我会用来训练观察力和感悟力,或者积累一些素材。我观察路上有什么人、什么景,人有什么特点,景有什么特色。这些生活素材留在脑中,成为写作的前奏或写作的一部分内容。我的文章《眼亮》是我买凉鞋时发生的事,让我感触诚实的重要性;《小雪的温度》是下小雪天遇到的感动我的几个人,从中感受到了陌生人给予的温暖;《一秒钟的善》是下雨天路被水淹没,一个骑车的人载人过水的事……这些事都发生在路上,我看到了,心被触动到了,就写成了文章。

一般晚饭后的几个小时,根据时间长短,我写或短或长的文章。我沉浸在描写的景物中,沉醉在塑造的人物里,沉迷在叙述的故事中,仿佛生活在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的心跟着景,跟着人,跟着事,被触动,被打动,甚至被撼动。慢慢地,我感觉生活丰富了,精彩了,我拥有了两个世界,并在两个世界里互相穿梭,忙碌且充实。可以说,我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休闲娱乐,乐此不疲。

有时出游也成为我写作的一部分。下班以后的短暂时间,可以去周边的村看看,也可以去公园转转。通过出游发现素材,发现美,通过脚步去更深地理解生活。这种出游生活,我也把它当作写作的准备或延续。行走在每个地方,体验的是另一种风景和人生,得到的是更多的生活感悟。

多年的坚持,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诗歌、散文、小说都发表了不少,有些也得了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成为河南省作协会员。这些成绩,都是我下班后业余生活的结晶。

在此过程中,既过了自己的人生,又过了别人的人生,还虚构了自己的另外人生。这样的人生怎能不丰富呢?

写作,让我下班后的生活更精彩。

工作之余,生活有序

静煮时光

□李丹

在我独享的时光里,文字给了我深深地慰藉。我对文字有好感,且乐于在一切业余时间徜徉其中而不觉烦躁。书翻得多了,自然想写,读和写,也就相辅相成起来。

工作之余,我为一个公众平台担任业余审稿员。审稿是个很有意思的活儿,公职人员往往官方语言多,乡野散人往往俚语多,姑娘文字细腻柔软,小伙擅长打趣自嘲,有的作者博古通今让我羡慕,有的作者大笔如椽让我敬仰……

一个午后,阳光甚好。看到待审文章的作者姓名,心里一“咯噔”,这是个错别字“专业户”。我搬出小凳子坐在阳台上,对着屏幕开始“扫雷”。最怕正式推送后被人发现错误,若不慎出错,如芒在背,感觉错的不是作者,而是我。这种天生的责任感,也是甜蜜的负担。一点一滴的时光在字里行间悄悄溜走,阳台上的太阳开始倾斜,我泡的茶也凉了,等按下发送键,像完成了一场排爆任务般轻松。

平日里下班回家,呼朋唤友的休闲方式,在我这里出现的频率较低;也看书,但没有到嗜书如命的地步;刷视频,没有到影响看书写字的程度;偶尔兴致来了,会把家里的柜子、闲置的画板给涂涂画画……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这些事情友好地维持着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在幽静清浅的时光里,煮字为茶,不觉冷清,倘若有所产出,那心里也是热闹极了的。不温不火地烹煮时光,兴许有一天,就会沸腾。

业余时间管理法

□王华峰

安排好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体现其生活状态。

我的业余时光似乎是单调的,但并不乏味,那就是爬格子写文字,这是我多年来下班后坚持的生活状态。平时喜欢把工作状况、学习心得、生活感悟等记录、整理成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甚至到了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地步。所以,我下班后的生活几乎都用在了写东西上了,妻子则戏称我为“码字先生”。

2005年,我在工作中发现,研究探索我国金融反洗钱法制措施十分必要。拿定主意,就迅速行动起来,找资料,翻报刊,几个月里,只要闲下来,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安排在了撰写文章上面。5月,一篇《完善我国金融反洗钱法制的思考》万字论文刊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经过一年时间,30万字的书稿完成,为大家解读此次危机。2014年,我集中精力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来26万字的书稿《民间金融研究》,为百姓了解金融知识、规避金融乱象起到了科普作用。

功夫下到哪里,成就就会成全到哪里。看着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印刷出来,那是何等享受。事实证明,你如何利用时间,时间就会如何回报你。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区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很多人的成就和进步都是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来完成的,而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碎片化的,对于这些碎片化时间,关键要规划好利用好。

或许有朋友会说,一天哪有那么多时间?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一天24小时,每天上班8个小时,就算偶尔要加班,我们再除去3个小时,睡觉除去8个小时,每天还有5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自由支配。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利用好,那将是很客观的。

其实,做文字工作是相当辛苦的,不然就没有曹雪芹书写《红楼梦》时的“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的慨叹,没有唐代诗人卢延让创作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推敲锤炼,也没有了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句。

思考是辛苦的,但一气呵成畅快无比的写作过程更是快乐的。这个“码字先生”名头,我还要继续做下去。

生命有限,时光无限,懂得在业余时光提升自己的人,才是最睿智的人;不断充实自己生活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工作之余,生活有序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