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家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老師怎麼培養孩子自我學習、教育的能力?家長又應該怎樣配合學校,激發孩子自育自學的能力呢?趕緊看看特級教師魏書生怎麼說。

教育就是將孩子的優點守住守住再守住

每當我給孩子上第一節課的時候,經常讓他們拿出紙筆,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那些學習好、表現好的學生可能很快寫好了,有些所謂“差生”就苦着臉說:“老師,我沒什麼長處。”

我會告訴他們:“孩子,你怎麼沒有長處呢?你不想來學校,但還是天天來,意志力多頑強啊;你成績不好,但你還是每天好好坐着聽課,抗挫折能力多強啊……你怎麼能說這些不是你的優點呢?”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和長處,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優點和長處守住守住再守住,強化強化再強化。

你覺得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不妨試試這個辦法

同學們,你們現在用一分鐘時間抄寫課文《×××》中的第二段,看你們能寫幾個字。一分鐘到了,停!

同學們,現在給你們一分鐘時間背誦課本第122頁第五段,一分鐘後開始默寫……

你瞧瞧那些小臉兒,這一分鐘裏面,是不是就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都特別認真呢?

讓教育迴歸草根、迴歸心田,別總瞎嚷着創新

讓教育迴歸草根、迴歸心田。守住學生的長處,守住優秀經驗,守住傳統常識,別總是瞎嚷嚷着創新,教育其實很單純,沒有那麼多花哨的創新。

其實教育都是一樣的,培養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教育,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爲了別人,而是爲了自己受教育,那他們能更好地從學習中享受快樂、獲得成就感。如果他們只是爲了別人學習,成爲學習的奴隸,那快樂感就降低了。

做好預習,往往能事半功倍

讓孩子制訂好計劃、預習、總結、檢測四個階段的計劃,一輩子、10年、1年、1天。有了目標、有了規劃,做起事情來會有動力得多。

做好預習,往往事半功倍,把厚書讀薄,上課的時候好好聽,就算不好好聽講也別在那45分鐘裏讓自己閒着,如果你覺得自己拔尖兒了,那就讀着適合自己的書,寫着適合自己的字……

總結檢測的時候,你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出份卷子。來個期中或者期末測驗,他自己出試題,題型、難度等等,他出了題,自己再做一遍,不會的變會了,已經會的又鞏固了。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做

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別總說孩子的短處,說多了他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多看到孩子的長處,讓他們從小快樂中培養大快樂。腳踏實地問心無愧地養成好習慣就行,做了總比不做好。

千萬別讓孩子有攀比心態,別爲難孩子,也別不管不顧。

權聲明:

本文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轉載目的在於學習分享與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