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導演郭靖宇昨天發文,向“操縱收視率的黑勢力”宣戰。郭靖宇稱,他的新作《娘道》曾被某省級衛視總監要求他購買收視率造假才能播出,該衛視購片主任出面爲郭靖宇聯繫收視率“買手”,“買手”向郭靖宇開出的價格是90萬一集買收視,一部戲下來要花7200萬。郭靖宇憤怒地表示:“這家衛視購買《娘道》的價格是130萬一集。也就說我們花那麼大力氣把戲拍好,卻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給他們當保護費,才能播出。”

郭靖宇導演,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小編先來介紹一下,他於1998年開始執導電視劇,推出了《我非英雄》《刀鋒1937》《龍虎人生》《美麗人生》《鐵梨花》《大秧歌》等名作,並憑藉《打狗棍》《鐵梨花》《高緯度戰慄》《刀鋒1937》等作品,多次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收視率有一個功能就是廣告商的投放廣告的衡量標準,尤其是對賭協議的廣告商和電視臺,對於收視率是非常重視的,收視率不達標,廣告投入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收視率就是錢。

買電視劇是啥情況?其實這是由劇的好壞決定的,據報道:《如懿傳》首輪落戶江蘇、東方兩大衛視,兩家衛視每家各出300萬一集,而某視頻網站更是以900萬一集的價格獲得網絡獨播權。

這說明什麼問題,有好劇,是需要大把銀子的購買的,能不能搶上槽都不敢說,哪個電視臺會讓劇組出錢買收視率,而且這些劇需要買收視率嗎?這是多麼簡單的道理呀。

那麼,被要求買收視率的,我們換個思維考慮,第一,7200萬是什麼概念?合到一集劇200萬,如果是36集的話,第二,如果這個劇搶手,誰敢要求買收視率。

所以結論就很簡單,這個劇沒人願意買,而電視臺因爲競爭關係,不想收視率被拉低,所以附帶條件,你們自己買收視率吧,這是我對這件事的理解。

截至目前,演員徐崢、薩日娜、黃志忠、王景春、谷智鑫、劉智揚、於毅、趙文卓,編劇周梅森、溫豪傑、董潤年、王麗萍、王力扶、郝巖、陳彤,製片人俞勝利,學者尹鴻,導演賈樟柯等都發聲聲援。

如此一來,也就坐實了“高價購買收視率”這一亂象的客觀存在。

9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刊發消息,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已採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