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學術作假,引爆護士論文之痛!

近日,在微博上曬北大博士後錄用通知書的北京電影學院博士、演員翟天臨,娛樂圈學歷最高的學霸人設崩塌,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不但論文涉嫌抄襲,其博士畢業條件及博士後錄用等也遭質疑。

1

這件事牽扯與帶來影響可僅僅是明星人設崩塌這麼簡單!近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回應:

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有關方面迅速進行覈查,北京市有關方面在督促和指導北京電影學院組織開展調查,北京大學也開展了相關覈查工作。

表態:絕對不能允許出現無視學術規矩,破壞學術規範,損害教育公平的行爲……零容忍!當日,北電和北大也相繼發佈了階段性覈查聲明。

2

從各方面的回應來看,翟天臨問題已經涉及教育公平的問題,牽動了無數秉燭夜讀莘莘學子的心,也讓社會看到我國現在對於學術研究的重視程度。雖然這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但這對於護理工作者這一較爲特殊的臨牀羣體,對於論文的寫作與發表更加“色變”了!

客觀上講,護士羣體中的多數人,從科研經費、科研時間、科研能力、寫作水平上都很難達到核心期刊論文的要求水平。於是,在護士職稱晉升中,“科研課題找人寫,論文找人代發代寫”也就成了“潛規則”,核心論文要求成了護士晉升中的“攔路虎”或喫錢的“老虎機”。

筆者認爲,教學醫院、規模較大的老牌綜合性醫院和護理管理已經規範成熟的醫院等,護士晉升時對其論文和科研有適當的要求是必要的,但是科研與論文作爲多數醫院護士晉升必備條件是沒有必要的。這要根據醫院的性質、發展規模和護理管理發展的情況而定。

3

隨着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護理學科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護理科研護理論文的不斷增加和提升是護理學自然發展的結果。但我們忽視了學校學術的公平與臨牀學術的區別,臨牀工作各有分工,需要不同層次、不同側重的護士,所以對所有護士都搞學術、寫論文統一要求,是一種“不公平”。

筆者認爲,隨着碩士、博士護士大量湧進醫院,通過分層管理,每層護士工作各有側重,對不同層次的護士制定不同的晉升條件,科研自然應交給擅長這一工作的層級,不將晉升與科研絕對掛鉤。

人社部曾發佈《關於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其中再次強調: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評定職稱時,外語和計算機能力不作要求,評職稱更注重實踐、業績和年限,可用能夠體現專業技術工作業績和水平的工作總結、病歷、專利成果等替代論文。更值一提的是這項政策,已在基層落地了。

對於很多晉職稱的護士來說,論文要求是一種“不能言說的痛”,希望更多的具體措施出臺,讓護理人員擺脫論文之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