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映月江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魏蜀吳先後開國立業,一時間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吳國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現賢明,爲何卻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淵?

三國


然而,九州的風雲變幻莫測。吳國在經歷了孫權時代的輝煌後,終於盛極而衰,於公元280年迎來了亡國的輓歌。

誠然,吳國滅亡是多重因素導致的,但末代皇帝孫皓的所作所爲,無疑爲吳國滅亡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01 國賴長君

孫皓能成爲吳國最後一任帝王,離不開他的出身。

他的父親,是廢太子孫和。公元250年,孫和在二宮之爭中被廢去了太子位,之後被改封爲南陽王。

地位不保的孫和只能帶着家人一起遷往長沙居住,遠遠的離開了吳國的政治中央。

禍兮福所倚,遠離中央的孫和家族反而躲開了朝堂上一次又一次的廢立風暴。結果等到公元264年吳景帝孫休去世後,大臣們突然驚訝的發現,吳國已經沒有多少可以繼位的年長君王了。

這時候,孫皓成爲皇帝的候選人進入了大臣們的眼簾。憑藉着一條“國賴長君”,孫皓成功的重返中央,並且成爲了吳國的掌舵人。

02 如此明君

初登大寶的孫皓,也曾極力表現出賢明君王的一面。

據《三國志》記載,“(孫皓)改元,大赦……以張布爲驃騎將軍,加侍中,諸增位班賞,一皆如舊。”

大赦天下跟封賞擁立自己爲帝的大臣張布,是孫皓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或許是怕這份答卷不足以讓大臣們覺得自己是位明君,孫皓繼續放出第二個大招。

據《江表傳》記載,孫皓的第二個大招是下令開倉賑災救濟百姓,還把宮中的宮女和珍奇異獸放出宮去,這招的效果十分明顯,吳國上下一時都將孫皓譽爲令主。

可惜,這一切不過是孫皓的僞裝術而已,目的不過是在還沒站穩腳跟之前保住自己的皇位而已。

等到孫皓徹底坐穩皇帝的寶座後,他立刻撕下了明君的假面具,暴露出原本兇狠而真實的自我。

吳國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現賢明,爲何卻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淵?

孫皓

03 無道昏君

孫皓的皇位,是從孫休手中繼承來的,但這並非因爲孫休沒有兒子,而是因爲當時孫休的兒子年齡很小,所以張布說服朱太后同意讓已經成年的孫皓來繼位。

吳國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現賢明,爲何卻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淵?

孫休劇照


可孫皓的皇位穩固後,他卻立刻將手中的屠刀揮向朱太后。公元265年,孫皓逼殺朱太后,然後把孫休的幾個兒子全部發配到偏僻的小城中。

事後,孫皓想想仍覺不放心,於是他又派人追殺了其中兩個年齡較大的孩子。

處理掉這些潛在的競爭者後,孫皓又把惡毒的目光投向了朝中的大臣們。據《三國志》記載:“皓營新宮,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攝伐木。又破壞諸營,大開園囿,起土山樓觀,窮極伎巧,功役之費以億萬計。”

孫皓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把孫權時代留下的簡樸風格全部換成土豪奢華風。但是建造龐大的宮殿需要大量的木頭,於是孫皓就把二千石以下的官員通通派往深山去伐木。

按照漢律,二千石可爲郡守,這相當於現代一個地方行政長官的級別了。這樣的官員如果缺崗,無異於人爲引發政府機構的局部癱瘓。

可孫皓爲了改善自己的住房條件,全然不顧政務荒廢。國家社稷在孫皓的眼中,遠遠沒有住上舒適的大房子來得重要。

有了大房子後,孫皓又張羅着給自己多安置些嬌妻美妾,爲此他不僅派人去民間廣搜美女,還專門下令要求朝中的高官們都必須如實上報自家的女兒情況,然後由朝廷組織這些女子參加選秀,選秀失敗後才能自由婚嫁。

如此一來,孫皓的後宮快速充盈起來,高峯時甚至達到了幾千后妃。可憐這些美貌女子都是二八年華,卻被困於深宮之中,除個別被孫皓寵信的幸運兒外,大多隻能白白將一生的幸福埋葬。

04 吳國滅亡

孫皓的種種作法引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有些正直的官員們看不下去,開始對孫皓進行勸諫。

可孫皓又哪裏是個肯聽諫言的君王呢,他非但不聽,還隨手找個理由殺害了勸諫的大臣。

這樣一言不合就殺人的做法終於讓擁立孫皓的張布也看不下去了,《三國志》上面說:“皓既得志,粗暴驕盈,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失望,興、布竊悔之。或以譛皓,布與興爲皓所誅”。

後悔擁立孫皓的張布被殺害後,孫皓徹底釋放了他兇殘好殺的本性。宗室裏,孫皓殺害了孫奉、孫奮,還有異母弟孫謙、孫俊等等;朝臣中,又有侍中韋曜因不會喝酒被殺、常侍王蕃因太會喝酒被殺,還有倒黴的濮陽興被夷滅了三族。

這樣殘暴的皇帝怎麼能得到臣民的擁護呢,結果王濬大軍滅吳的時候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到了吳國都城,孫皓驚惶之下只得降晉,自此吳國滅亡。

吳國末代皇帝登基之初表現賢明,爲何卻一步步滑向昏君的深淵?

西晉統一三國


對於吳國之滅,《續後漢書》是這麼評價的:皓窮兇極惡,卒隕其業,非不幸也。正是孫皓的窮兇極惡毀掉了吳國的根基,爲吳國的滅亡敲響了喪鐘。

人在做,天在看。縱使孫皓高明的僞裝術可以瞞過滿朝文武,卻欺騙不了這天日昭昭!吳國看上去是亡於晉,但其實它早已毀在孫皓手中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續後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