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互聯網越來越發達,只需動動鼠標和鍵盤就能獲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識;與此同時,也讓更多的人願意通過網絡與互不相識的人溝通交流,但往往在便捷的互聯網生活裏隱藏很多不確定的風險,如遭遇詐騙後,這部分人的做法,讓網絡騙子有機可乘:

1、男子被騙後網上求助"警察" ,被騙走8千多元

2018年6月5日,洛陽一男子報警稱自己被騙了8000元錢。原來,前一天李某在微信認識了一個網友,對方稱可以提供“特殊服務”。李某跟對方約好見面地點,並轉去1200元費用,卻沒等來對方。

李某不好意思撥打110報警,可又想追回這筆錢,就在網上搜到一個所謂的“全國報警中心”QQ號。加對方爲好友後,找“全國報警中心”求助,不料被騙8000元

2、“刷單兼職”被騙後,找“國際網警”求助

常州的吳小姐在網上看到“兼職”信息,便主動添加對方爲好友。對方表示吳小姐可以來做兼職,但是必須先支付各類相關費用共2000餘元。於是吳小姐轉給對方2175元。

然而錢轉出去了,對方卻沒了蹤影。

察覺自己上當受騙了。吳小姐又急又惱,於是在網上搜索“網絡求職被騙怎麼辦”,找到了一個“國際網警”的QQ號。

於是,張小姐的遭遇又在吳小姐身上重演第N次……吳小姐被騙走8000餘元。

短短几小時,接連遭遇兩起騙局損失了萬餘元,吳小姐終於撥打了“110”報警電話求助。

綜合以上案例,受騙者都是因爲在網上搜索“網絡警察”纔再次被騙,最後無奈撥打110報警,才得以解決問題。

網警提醒

網警是指“從事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工作的人民警察”,而不是“在網上搜索找到”的“警察”!

詐騙分子以“網警”的名義騙錢,着實可惡。

這裏教大家幾招辨別方法:

① 凡是稱將錢打入安全賬號的“網警”均是冒充警察的騙子;

② 報警立案無須繳納任何費用;

③ 報警要通過正規渠道,不要輕信網站、社交應用上隨意搜出的“網警”;

④ 任何人以任何藉口索要“保證金”時,都要保持警惕,不隨意轉賬匯款。

⑤ 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撥打110報警。

如今網絡搜尋出來的信息,並不都是準確的,請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或權威機構獲得所能知道的信息,非正規渠道找到的“網警”且不輕信,避免上當受騙!遇到此類情況立即用電話撥打110,我國範圍內最通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報警方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