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小编手上的 一份资料,但是资料上并无作者信息。如果作者看到本文或者您知道作者信息,请告知小编,小编马上加上去。如若侵权,立删。

相传,很早的时候,西南石柱县黄水坪老山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家姓黄的农户,他的妻子生下丫头黄莲后因病早逝,只有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有一年的夏天,黄水坪一带的老山上不少人都得了一种相似的疾病。患者多高热烦燥、胸满呕吐、泄泻痢疾、肿痛,慢慢地就失去了劳动能力。这姓黄的农民也不幸染上这种疾病,躺在家里,动弹不得,却也无钱求医治病。懂事的小黄莲算是个幸运儿,她未染上这种怪病,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里的全部活计,艰难度日。

有一天,小黄莲跟着大人们到老山南坡去挖野菜,她发现有种野草边缘具针刺状锯齿,长有很多聚伞花序,有黄色的、绿色的,也有黄绿色的,好看极了,顺手拔起这些“野菜”,乍看这草根节形似连珠,有的似“鸡爪”,有的弯弯曲曲像个“过桥杆”。小黄莲把它当成野菜,采了许多,高高兴兴地带回了家。傍晚,小黄莲就把白天挖来的“野菜”淘洗干净,连根煮下锅。一会儿功夫,她揭开锅盖一看,锅中的菜和汤全都变成黄色的了。这时的她早已饥肠辘辘,心想:这“菜汤”一定好吃,便拿起汤勺舀了一碗。正想呷一口,这时躺在床上的爸爸呻吟着叫她要水喝,黄莲想:今天得了好吃的东西,得让爸爸先尝尝,于是她顺手将刚舀的那一碗“菜汤”端过去。爸爸因口干舌燥,又饥又饿,接过“菜汤”便咕嘟咕嘟喝了个精光。小黄莲把爸爸安顿好后,自己才舀了一碗,刚喝下一口,便惊叫道:“好苦呀 ! ”禁不住自问,“真不知刚才爸爸是怎么将那碗又苦又涩的菜汤喝下去的。”谁知第二天一早,久病不起的爸爸,竟奇迹般地下了床。黄莲悟出是昨晚那“野菜”汤起了作用,于是,小黄莲让爸爸继续吃这种“菜汤”,几天后爸爸的病痊愈。小黄莲又将此药传授给老山上的百姓,患者服用后都痊愈了。此药因是黄莲发现,因而起名“黄莲”。年深日久,人们又把“黄莲”写成了今天的中药“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黄连性苦寒,善能燥脾胃湿热,清心胃实火,故可用于治疗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脘腹痞满、恶心呕吐; 湿热留滞于大肠所致的泻泄、痢疾;心经实火所致的高热、神志不清、心烦、失眠、吐血、鼻血,痈肿疮疖;胃经实火所致之口渴、易饥。 黄连具苦燥之性,外用还可用于治疗湿疹 。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肺炎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此外黄连还具有抗急性炎症、抗溃疡、抗癌、抑制组织代谢等作用。

【应用举隅】

(1)治菌痢:黄芩、黄连、黄柏、银花、连翘、赤芍、白芍、白头翁、生地榆各10克,栀子6克,大黄(后下)、生甘草各5克。煎取药汁,直肠点滴。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2)治带状疱疹:黄连、栀子各9克,黄芩、黄柏、生甘草各6克,柴胡、白蒺藜、玄参、元胡各10克,连翘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治疗带状疱疹67例,治愈率为92.5%。

(3)治宫颈糜烂:黄连、黄柏、黄芩、栀子、苦参各10克,明矾20克,共碾成粉。喷洒至宫颈糜烂面,3天上药1次,5~10次为一疗程。临床治疗宫颈糜烂38例,总有效率为92.1 %。

(4)治痈肿:黄连、黄芩6克,栀子、枳实、柴胡、赤芍各9克,炙甘草5克,银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治疗46例颈痈、背痈,总有效率91.3 %。

黄连常用剂量为3~10克,它虽是苦口良药,但其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