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认识半夏泻心汤应该从脾胃功能分析。脾胃虽同居中州禀承土性但其职不同胃主受纳且主降浊脾主运化且主升清胃喜湿喜味秽恶燥脾喜燥喜味香恶湿两者纳化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而尤以升降最为重要。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脾胃既为后天之本又因其特定的位置能上引下联斡旋其中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医圣心源》提出:“脾升则肝肾亦升故肝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善运也”。

可见脾胃升降之枢对全身气机调节的重要作用。半夏泻心汤乃为误用下法所导致的变证所设下利后必使中气受损脾胃气虚其升清降浊之力必减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使虚寒夹湿热、痰饮等内生之病理产物或太阳、少阳之热等外邪乘虚客于心下阻滞气机故而为痞。清阳与浊阴逆位故上而呕下而肠鸣下利。半夏泻心主要是泻心“心”就是胃这一点无争议。泻心主要是着眼于“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是首先和胃胃气降则脾气生。

半夏泻心汤重用半夏苦辛燥苦入胃降逆和胃;辛燥入脾散结消痞一药即能运脾又能和胃散结故为君药。臣药为黄芩、黄连和干姜黄芩黄连苦寒清降和胃、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消痞运脾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助胃降脾生。脾胃即和复与人参大枣甘草补脾气使中州斡旋有力人参大枣甘温即可防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为佐药。炙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在半夏泻心汤中如再加佩兰、藿香等芳化之品效果更佳。

半夏泻心汤证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吞酸为主要临床特征。

2、偏于寒湿:以苔白、怕凉、腹痛、下利为主要临床特征。

3、胃热脾寒:临床既有苔黄、口苦、吞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畏寒的脾寒证。

4、痰气痞:证见酒家或饮家患有心下痞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临床以胃脘痞硬为主又无法辨寒热者。

我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癌在原方基础上加壁虎、蜈蚣、鸡内金、藤梨根、炒白术等药物;如出现肝转移加当归、白芍;出现淋巴结转移加猫爪草等药物。临床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甘草泻心汤擅治化疗引起的腹泻;生姜泻心汤治疗水热互结的心下痞满等等在肿瘤治疗中经常用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