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禍福有來由,但要深知不要憂。”人世間的兇吉禍福,表面上是天命註定,實則是因果循環。種下什麼因,會修得什麼果。平日裏壞事做絕,到頭來自然會遭到報應。平日裏多行善事,福報自然會越來越多。

處事奇書《菜根譚》中說道,有福報的人,通常具備三種珍貴品質。一個人,如果做到這三點,日後必能立心於天地,立命於人間,造福於子孫,締造綿綿不絕的福報。

一、不昧己心

正所謂“事不欺心睡自安”,做人做事,不求建功立業,但求無愧於心。不做昧心的壞事,內心坦坦蕩蕩,才能安穩入睡。人一旦因爲蠅頭小利,做出違背良心的事,不僅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還會種下禍果。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內心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上不愧天地,下不愧良心,自然會福澤延綿。

二、不盡人情

做人做事,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別人留下餘地,就是播種福報的種子。給別人留下活路,就是給自己留下生路。且不說把別人逼入絕境,可能出現狗急跳牆,兩敗俱傷的雙輸局面。除外,正所謂“山水有相逢”。倘若將來那人東山再起,便是你大難臨頭之日,又何談福報?

古人云,風水輪流轉。沒有人保證一輩子順風順水,難免會經歷低谷。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在自己陷入人生低谷時,不指望別人伸手拉你一把,至少念在舊情,不至於對你落井下石。

三、不竭物力

諸葛亮《誡子書》中說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教育兒子諸葛瞻要保持內心的清淨來完善自身,養成節約的作風來培養美德。剋制慾望,生活節儉,福氣就會悄然而至。相反,奢靡浪費,即使當下榮華富貴,晦氣也已無聲降臨。

曾國藩家訓中有一條:“克勤克儉,家業可興;揮霍無度,坐喫山空”。正是教育子孫後代要勤儉節約,不可揮霍無度,否則就算家中有金山銀山,早晚會坐喫山空。曾國藩的後代謹遵家訓,因此百年來後代人才輩出,家族興盛不衰。

佛說: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與其憂慮未來,不如當下修習福報。福報,修習就可得,不修就不得,故曰“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如果能做到這三點,必定能消災避禍,福報延綿不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