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屈原自沉後的一千餘年,又一位偉大詩人李白與長江難分難捨,他的死因,自唐以來就有溺江之說,且也在採石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雲:“李白著官錦袍,遊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相傳,唐代大詩李白本是天宿太白金星,在天庭與吳剛飲酒下棋時,醉酒後將一粒棋子落入凡間,並將玉皇大帝命其傳旨的“人間三天喫一餐飯”誤傳爲“人間一天喫三餐飯”而被貶人間。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公元727年,李白仗劍出遊,來到安陸,見碧山有如一枚巨大的棋子,頓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來!” 於是:酒隱安陸,賦詩十年。後人亦將李白寓住的碧山改名爲“白兆山”。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入贅豪門許家,夫妻感情甚好,育一兒生一女。不意中年嬌妻病歿。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當年許家沒有看出李白這個潛力股,所以李白很鬱悶,整天醉酒吟詩度時日。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在這個時期,他拜識了孟浩然,並寫了諸多如《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等等馬屁文章。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也是這個時期,杜甫也拜結了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寫了許多讚美李白的詩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27歲的李白,正處年輕氣盛,才華四溢,竟能在安陸白兆山隱居,讓山中俗人百思不得其解,李白寫詩答曰: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安陸的青山綠水,還有桃花仙子伴讀,其中的愜意自是不言而喻。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在安陸,李白度過了他六分之一的人生,這對安陸而言,是一筆無形的巨大的文化財富。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然,李白也曾多方毛遂自薦走仕途。可是醉酒麻天的向知府韓荊州獻文章時,偏偏韓荊州乃滴酒不沾之人,雖覺文章尚雅,卻受不了李白醉酒之狀,一氣之下,把李白的文章扔到水裏打飄飄,拍在石崖上,日月浸透,李白的詩竟摩崖如石刻,乃至保留如今……事實證明,韓荊州讓政壇上少了一個不聞其名的文官,卻讓李白成爲了文壇巨星。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又難免世俗,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是一個代表。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回望李白的一生,從蜀地的江油出發, 踏遍了帝國大半疆土,到過帝國的心臟長安,住過繁華的東都洛陽,也見過“煙花三月”的揚州,更一度困於荒涼的夜郎之地。 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劍客”,抱着建功立業的夢想,一度也結交過衆多的達官顯貴、文苑名流。他做過公主的座上賓,宰相的同遊人,也有幸面當面獻詩於玄宗,直到垂垂老矣,卻半點功名也沒成就,看着自己衰老的面容,他曾無數次地哀嘆。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遭貶古夜郎國的李謫仙,除了衣冠冢,還有他生前爲一村野婦人寫的詩篇: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若不是村野婦人這碗粥,李白差點兒餓死荒郊,可見其當年之窘境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第一次來當塗,江中泛舟眺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詩描繪天門山雄偉景色,同時突出詩人的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自我形象。但再也沒有被玄宗皇帝召喚:"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之氣概了。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站在太白樓的山頂上,餘秋雨說:三臺閣是採石磯的制高點,採石磯是萬里長江的結穴處。

此閣觀景,盡在遊人眼底,我需要站在山巔提醒登臨者的只有一句話:長江流到這裏,已足可證明自己具有世間一流的文化品相。由此西溯一千多里,是二千三百年前中國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的家鄉。他的吟詠地、流放地和自沉地,都在長江流域。在屈原自沉後的一千餘年,又一位偉大詩人李白與長江難分難捨,他的死因,自唐以來就有溺江之說,且也在採石磯。他死時,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正在長江上游的西川,殷切地思念着他。千古詩魂,繫於一江。 也許是因爲採石磯離屈原故鄉太遠,難於遙相呼應,上天又在兩端之間的中點黃州,放逐出另一位受盡折磨的大詩人蘇東坡,站在江邊歌吟大江東去。

到了南宋時期,還有虞允文采石磯大戰金人完顏亮,竟得完勝故事發生在這裏。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放舟可掏江心月 倚閣欲捫天外星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先生寫了一輩子的詞歌,最後爲自己絕筆: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死後,人們才感覺到了這顆星星之璀璨。大文豪蘇東坡說: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在當塗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李白曾七次遊歷當塗,遍尋當塗龍山、青山等名人勝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雲:“李白著官錦袍,遊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宋代詩人梅堯臣也有描繪:

採石月下逢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暴落飢蛟涎,便當騎鯨上青天。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當塗一帶關於李白跳江捉月、騎鯨昇天的傳說即本於世俗言,“世俗言”的意思是民間的一種出於美好的想象而產生的傳說。筆者願意相信李白是“捉月落水”而死。因爲李白有許多詩是寫月的,他把月亮看成是高尚皎潔的象徵。所以人們也更願意接受他的死與月亮有關。李白究竟是因“捉月落水”而死,還是發病而死?興許:"其醉在千日,胸壁穿孔腐脅疾,壽終百年"之記爲切。總之,李白醉生夢死,瀟灑地走完了他人生之路,雖坎坷,但很精彩,且被後世譽爲"詩仙",亦不枉此生。

也興許李白早有顧影自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當塗人李之儀將真摯情懷,傾口而出。頗耐人尋味。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月是李白的詩魂,知道月要走了,李白也就不會留下。他風擺闊袖,揮去不該有的悽楚,款款一笑,毅然轉身,踏一地月光而去;江悠悠,不回頭,"不知乘月幾人歸"。期望和李白夢中相遇,把酒臨風,對酒當歌,共論古今,一抒情懷,這只是餘之夢想,一任李白《月下獨酌》。從他凝視月亮的眼神,確信月是李白的詩魂: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然而,月和詩人,詩人和酒,總是前世相依,今世相守。他們留下多少吟風誦月的千古絕唱,讓人如癡如醉。更讓人"今宵酒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既使醉了,依然是在花前月下。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既是詩仙又是酒仙淺酌低吟皓月應憐零亂影

初爲遊客終爲逐客悽愴潦倒蛟龍好護飄流魂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嗜酒,字裏行間都是酒,真乃"造極"。

酒隱安陸 捉月當塗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快炙人口的故事和詩歌,伴隨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有人統計過,李白一生寫詩萬餘,現成史載近千首。我們在李白的詩歌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和人間的喜怒哀樂;遊詩仙故里,品李白神韻,遊哉,悠哉,樂哉!(杜建新)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