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料哥

備受關注的趙宇“見義勇爲被刑拘”案迎來新進展。21日凌晨,福州市公安局發佈通報,晉安區人民檢察院對趙宇作出不起訴決定;22日凌晨,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將《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及《退還保證金決定書》送達趙宇手中,趙宇正式恢復人身自由。

粵有料|見義勇爲還是故意傷害?這些法律告訴你“行俠仗義”的邊界在哪裏

從“崑山反殺案”到“趙宇案”,同類案件總是引發網友爭論:是“見義勇爲”還是“故意傷害”?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面對不法侵害,我們保護自己或他人的正確姿勢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怎樣才能讓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淚”?有料哥最近和幾位律師聊了聊,想和大家一起探討。

什麼行爲屬於見義勇爲?

實際上,見義勇爲並非一個嚴格的法律概念。廣東大鈞律師事務所律師龍勁韜介紹,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只是對見義勇爲的行爲進行了法律上的保護。

粵有料|見義勇爲還是故意傷害?這些法律告訴你“行俠仗義”的邊界在哪裏

第183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184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爲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不過,廣東的這項地方法規,似乎能給你一些更具體的判斷。

2012年11月29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8次會議通過的《廣東省見義勇爲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將這些行爲認定爲見義勇爲行爲:

(一)制止正在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爲;

(二)制止正在侵害國家、集體財產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爲;

(三)搶險、救災、救人,保護國家、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

(四)其他見義勇爲行爲。

龍勁韜對有料哥表示,目前國家層面沒有出臺專門規制見義勇爲的法律法規,在法律上,與見義勇爲比較接近的概念是正當防衛。一些法律從業者認爲,見義勇爲應符合的法律要件是:見義勇爲者必須實施了危難救助行爲,而且行爲人並不具備法律約定的義務,主觀上存在維護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願。

從這一角度來看,見義勇爲與正當防衛具有共通性,正當防衛是“爲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爲,本身就包含了見義勇爲的內容。

因此,在趙宇案中,實施見義勇爲的邊界,實際上成爲了趙宇是否構成正當防衛的判斷。

廣東南方福瑞德律師事務所律師黃世峯認爲,在趙宇案中,“附條件不起訴”看似是個美好的結果,但“趙某的行爲屬正當防衛,但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了被害人李某重傷的後果”的表述,說明在案件定性上對趙宇是不利的,屬於已經構成犯罪,也就是說,檢方認爲趙宇的行爲屬於防衛過當,已經構成了犯罪。

見義勇爲的邊界在哪裏?

如何實施見義勇爲行爲,纔不“超過必要限度”?龍勁韜對有料哥說,按照我國刑法規定,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而且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防衛的措施不能超過一定限度。這裏的限度可以理解爲,防衛的手段儘量不要超過所實施的不法侵害的限度。“比如說,侵害已經結束了,這時你去將侵害人打了一頓,就超過了限度。”

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法律不應強人所難。在面臨緊急、突發的情況時,要求行爲人的措施理智、剋制,迅速做出判斷並調整自己的行爲和手段,顯然不合理。“見義勇爲者多半出於‘血性’,通常‘沒想那麼多’。如果讓大家面對緊急情況,都盤算一番、思考再三,還會有見義勇爲嗎?”

粵有料|見義勇爲還是故意傷害?這些法律告訴你“行俠仗義”的邊界在哪裏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亞飛向有料哥介紹,一些法學觀點認爲,如果對正當防衛的認定過於寬泛,可能會導致當事人跟不法侵害的鬥爭升級,反而受到更大傷害。從現有的判例來看,更鼓勵當事人面對不法侵害時,積極尋求公權力救濟,而不是升級爲“對砍”“鬥毆”。“即便是對抗,也應該是低限度的,最好採取低一級的防衛措施,纔有利於認定爲正當防衛。”

在正當防衛適用比較嚴格的情況下,龍勁韜認爲,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去報警,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專業的事,如果一定要作出一些行爲,一定要把握好度,根據當時情形選取恰當的手段,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同時,也鼓勵“見義智爲”,遇到危險時,衡量自身的能力,選擇最好的方式,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見義勇爲行爲。

龍勁韜還呼籲,應在立法層面對見義勇爲進行統一認定,或對正當防衛問題出臺司法解釋,給善良的、做好事的人喫下一顆定心丸,對見義勇爲、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形成有效的推動力。

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廣東做了這些

事實上,爲“讓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淚”,不少省份都對見義勇爲行爲進行表彰嘉獎,出臺了一些地方法規。比如《廣東省見義勇爲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就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對確認的見義勇爲人員給予下列表彰或者獎勵:

(一)通報嘉獎;

(二)頒發獎金;

(三)授予見義勇爲榮譽稱號。

見義勇爲傷亡人員除享受國家和省有關撫卹補助規定的相應待遇外,經省人民政府見義勇爲評定委員會確認,由省人民政府頒發一次性撫卹獎金:

(一)犧牲的,頒發一百萬元撫卹獎金;

(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頒發八十萬元撫卹獎金;

(三)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頒發六十萬元撫卹獎金;

(四)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頒發四十萬元撫卹獎金。

有料哥發現,該條規定不僅與已有的撫卹補助規定銜接,還大幅度提高了一次性撫卹獎金額度,最高撫卹獎金達到百萬元。

對見義勇爲人員及家屬社保、就業、住房等,條例也進行了多方面保障。比如,醫療機構應當及時救治見義勇爲負傷人員,不得拒絕、推諉,否則將被依法追究責任。救治期間的醫療費、護理費等合理的治療費用,由見義勇爲專項經費墊付。

粵有料|見義勇爲還是故意傷害?這些法律告訴你“行俠仗義”的邊界在哪裏

參加工傷保險的見義勇爲人員,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爲見義勇爲誤工的人員,所在單位視同出勤,不得降低其福利待遇和勞動合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又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縣級人民政府要從見義勇爲專項經費中逐月發給基本生活費,標準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均標準。

將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城市見義勇爲人員家庭,優先納入住房保障,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房。見義勇爲人員申請入戶和子女入學,也將獲得優先權。

相關案例

成爲珠海市民

杜澤祥是四川南充人,2009年買房時沒有趕上購房入戶的政策,他打算再存一點錢就回老家。2012年,他在檸溪路遇一名竊賊,並挺身而出,協助警察將其抓獲,翠香派出所替他申報了見義勇爲。此後他又有一次類似的行爲。

2016年,見義勇爲評定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提醒他,憑證書可以積分入戶。兩次見義勇爲積30分,有了這30分,杜澤祥再加上其他的積分項目,達到了入戶標準。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爲一時的仗義出手而成爲珠海市民。有了戶口的杜澤祥,幫老婆孩子都辦了入戶。杜澤祥說,他雖然幫助了他人,但同樣滿懷感恩。

孩子積分入學

2017年3月2日,朱能家經過珠海前山沃爾瑪附近時勇敢出手,協助便衣警察抓獲一名嫌疑人,其間他的手腳因此受傷流血。他的行爲被認定爲見義勇爲,並獲得了3000元獎勵金和證書。後來孩子要上學,他因爲戶口不在珠海,到教育部門詢問積分入學的事,窗口工作人員給他一張表,表上的積分項目中包含有見義勇爲可以積100分。他高興地拿來了證書,辦理了孩子的積分入學。孩子能上公立學校了,讓他感到十分開心。

【記者】尚黎陽

【校對】楊遠雲

【作者】 尚黎陽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粵有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