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無數漢奸投敵,並且成立了以汪精衛爲首的漢奸南京政府。同時,在淪陷區統治管理淪陷區民衆的,除了各類漢奸政府機構外,其中,有一個最爲令人恐怖,並且延留至今留下無數神祕話題的,莫過於汪僞的情報特務機構,特工總部。也就是今天俗稱的上海“76號”。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76號昔日門頭

“76”號,即汪僞特工總部在其鼎盛時期,曾分別在江蘇、浙江、廣東、湖北、安徽等地建立了隸屬特工總部的8個區級特務機構,即南京區、江蘇區、蘇北區、上海區、杭州區、華南區、武漢區、安徽區。另外,還部署了海外特工機構。

僞"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即俗稱爲‘76號’的汪僞特務組織,最初合併進‘汪僞政府’時是以僞“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工總部”爲機關名稱。以丁默邨爲主任,李士羣、唐惠民爲副主任。由僞“中執委”進行垂直領導。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左丁右李

但周佛海因急於將此特務全力攏於懷中,於是在這“執行委員會”與“特工總部”之間,設法設計進了一個“特務委員會”,並自兼主任委員,丁默邨爲副主任委員,李士羣爲該委員會的祕書長。這樣一來,76號的全稱,變成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了。雖把汪精衛捧爲“特務委員會”的上級領導者,可是周佛海變了這樣一個戲法,實際權力卻由汪精衛的周佛海自兼“中國國民黨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主任手裏,落到了周佛海的掌中。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周佛海

1940年3月,所謂“還都”以前,在76號內,也並不是特工總部獨家單戶。二門以內的高洋房、平洋房,以及二門內新造的二十幾間平房、改造過的花棚和新建成的電務室、看守所,都歸特工總部使用。靠西的一幢三開間兩進的石庫門,一部分作爲“肅清委員會”的辦公室,一部分撥給汪僞國民黨中央社會部使用。“肅清委員會”由於人事簡單,佔屋不多,“中央社會部”人事較雜,這些房屋當然不夠應用,對特工總部來說,也不方便。於是,在大門之內、二門以外東首的空地上,又相對地造了兩排平房,作爲中央社會部各組辦公之用。並在靠大門明軒的東首,面臨極司非而路,造了一座瞭望臺。西鄰華邨的全部房客被迫遷出後,這些空屋安頓了這三個機構裏職位較高人員的家屬。爲了統一警衛,乾脆就把華邨的弄堂門堵塞起來,在76號西首貼連華邨的隔牆上開了一個便門,所有住在華邨的人,也發給了出入證,概由76號大門出入。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張愛玲深愛的漢奸胡蘭成與後半生伴侶,76號著名的女魔頭佘愛珍

肅清委員會與汪僞國民黨中央社會部爲什麼也設在76號裏?

完全是爲了人事關係。因爲這兩個機構,連同特工總部,都是由丁默邨主持的。丁除任特工總部主任外,又兼肅清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及社會部長。肅清委員會是專門收編蔣介石所散失的散兵遊勇,和網羅一班失意軍人的。大都由特務兼任管理此事,如軍統叛徒王天木、何天風都是老牌“軍統”特務,不過現在在搞軍事工作而已。至於汪僞國民黨中央社會部,原該設在汪精衛住的愚園路1136弄(上海汪公館),但因丁默邨要主持76號的特務活動,不能離開76號。於是請準了汪精衛,把社會部也一起設在76號。在這個社會部之下,又分設了商運、工運、社會、青運、婦運、文教、報界、幫會、大學等分支系統。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上海汪公館

肅清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周佛海兼任,成立這個委員會,旨在組織軍隊、教聯、宗教、慈善團體及黨務等各小組,每組派有專人負責,如孫鳴岐、張克昌、朱養吾、胡志寧、金光楣、馮一先、吳漢伯、張德欽、汪翰章、張一塵,顧繼武等,分別向各方面去拉人,爲“和平運動”搖旗吶喊。這裏說明一下,社會部人雖較多,但與特工總部既無組織關係,亦無工作聯繫。當然,外人認爲,這些也都是汪僞的特務了。事實上,這些關係因爲丁默邨的某些部署,替76號做情報事宜,也有人在。

在汪僞國民黨召開的僞“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後,76號名正言順有了一個汪記“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的名稱,可是在極司非而路的大門上,卻從未掛過這樣的牌子,所以不僅上海人不知道它裏面是個什麼機關,只能叫它爲76號,世間稍久,連特務們自己,也習慣稱它爲76號。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76號今天的門牌號

1939年9月,汪記76號正式成立成立,在丁默邨、李士羣掌權(勾心鬥角)階段,它的組織人事變更了多次。

從1939年9月伊始:

76號主任,丁默邨。

副主任,李士羣、唐惠民。

祕書主任,先後爲茅子明與莊瀅。

祕書,莊瀅、曹慎修,外事祕書夏仲明。

會計主任,葉耀先。

總務科長,蕭一誠。

交際科長,丁時俊。

警衛大隊長,吳世寶。

直屬警衛大隊長,張魯。

第一行動隊長,林之江。

第二行動隊長,楊傑。

第三行動隊長,張勁廬(女)。

租界警衛隊長潘序東。

直屬行動組長,王佩文。

招待所(極司非而路55號)主任,張勁廬(兼)。

此外,還有一個警官訓練班,亦即特務訓練班,對外名稱叫“聚川學院”。班主任丁默邨兼,教育長茅子明兼,主任教官餘樸。​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戰後丁默邨在去受審途中

又隨即在當月初,又加了三個委員會:

第一委員會主任委員馬嘯天。

第二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繼武。

撫卹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士羣(兼)。

到了當月底,除原有的科、隊、會外,又增沒了四個廳: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軍統元老,叛徒,戴笠結拜兄弟王天木

第一廳廳長王天木

第二廳廳長林之江。

第三廳廳長何天風。

第四廳廳長蘇成德。

僅僅過了一個月左右,又把各委員會和廳一併撤銷,改爲四處四室:

第一處處長先後有陳明楚、譚文治(又名質彬)、萬里浪,副處長羅夢薌。

第二處處長先後有馬嘯天、胡均鶴,副處長先後有石林森、魏曙東、姜頌平。

第三處處長張勁廬,副處長沈風崗。

第四處處長潘達,副處長錢人龍。

督察室,主任先後有楊傑、裘君牧,副主任王佩文。

專員室,主任沈信一,副主任季慶仁。

審訊室,主任先後有汪瀚章、蔡鼎成、康煥棟、張炳康、張炳揚。

化驗室,主任姚任年(原名姚人彥),副主任嶽光烈。

又過一個月左右,即在同年11月,再增添了四個處:

機要處,處長傅也文,副處長錢新民。

總務處,處長葉耀先,副處長孫時霖。

情報處,處長唐克明,副處長王道生。

電務處,處長晉輝,副處長先後有餘玠(原名李開封)、周鼎,餘與周還先後擔任過無線電偵察總檯臺長。

機構人事的重重變動,除了何天風、陳明楚、錢人龍、譚文治等爲重慶特工所暗殺,王天木因另案被76號自己關押外,已可窺丁、李之間的權利角力。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粉墨登場,沐猴而冠,丁默邨便被李士羣一腳踢出了76號。李士羣再次把76號的人事機構,重又調整一番,原來丁默邨的心腹,如茅子明、莊瀅、蕭一誠、曹慎修、丁時俊等,都予以免職。

調整(新增):

主任辦公室,以原來的機要處處長傅也文任主任,另以黃敬齋爲祕書,

招待所主任,餘百魯接替了張勁廬的兼職,副主任爲王佩文。

修械所(後改爲復興兵工廠), 主任,,宋負薪,廠址在愚園路 。

特工總部看守所,主任先後爲,葉觀達、朱照生。設在76號內。

吳世寶的警衛大隊改爲警衛總隊,下設五個大隊:

第一特務大隊隊長,大隊長吳世寶爲總隊長兼,駐76號。

第二特務大隊隊長,大隊長郭忠和,駐76號。

第一行動大隊隊長,大隊長張國震,駐極司非而路55號。

第二行動大隊隊長,大隊長顧寶林,駐星加坡路(今餘姚路)青雲裏24號。

南市警衛大隊隊長,大隊長王吉安,駐南市警衛廳路集賢邨6號。南市看守所也設在裏面(看守所主任,王吉安兼)。

又新設特工總部行動總隊。

總隊長,林之江

第一行動大隊,隊長林之江兼,駐憶定盤路37號。

第二行動大隊,隊長吳振明,駐康家橋62號。

第三行動大隊,隊長楊傑,駐憶定盤路35號。

第四行動大隊,隊長萬里浪,駐愚園路818號。

第五行動大隊,隊長張勁廬兼,駐馬路橋錢家巷38號。

第六行動大隊,隊長潘公亞,也駐康家橋62號。

這類行動大隊,後來增設到二十多個,分別駐在江浙各地區的特工站內,配合當地的特工站從事特務行動工作。

警犬訓練班,委任傅志遠爲主任,從事警犬的訓練。

外圍組織:

海社,社長李士羣,副社長鬍均鶴,設在極司非而路75號。

上海法院同仁會,負責人夏仲明。

立泰錢莊”(後改爲立泰銀行),經理葉耀先,副經理孫時霖,行址在寧波路,今淮海東路。

《國民新聞》社,經理黃敬齋,總編輯蔣曉光,主筆胡蘭成。

東南貿易公司,經理尤菊蓀,原設在76號,後遷杭州。

“特工總部”經費消耗甚巨,總經費卻掌握在非76號編制內的‘老闆娘’葉吉卿手上。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葉吉卿

1940年汪僞還都以後,李士羣鑑於特工組織不斷發展,經費不夠支用,向僞財政部請領,周佛海以“預算所限不好隨便批准”爲由加以拒絕。李士羣直接向日方指導工作的晴氣慶胤申訴:“沒有足夠經費,特工是沒法辦的。”在晴氣策劃下,決定組織“東南貿易公司”,同時鑑於與蔣統區交換物資,這事非同小可,日方特派中島主持其事。總公司最初設在“76號”內,後來遷至杭州。經理是尤菊蓀,祕書尤增壽(尤菊蓀之子),在上海收購棉紗、棉布、西藥等,在“76號”斜對面梅機關分機關包裝,向日軍請領“派司”,才能起運,先送到杭州,然後轉運往內地,交換桐油、柏油、木材等軍需物資。資本最先由特工總部負擔,後來因交換物資多了,資本不夠週轉,結果由梅機關給予方便,對於收購棉紗、棉布等東西,款子不夠時,直接由日本人拿出來。因爲幫助東南貿易公司,梅機關還特地在杭州設了一個分機關,所有貿易所得均撥爲特工經費。特工總部得到這筆收入,組織和活動大大地發展起來。這公司一直經營到一九四三年李士羣死爲止,沒有中止過。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淪陷時期的上海

76號另有許多規模不一的外圍組織等等,通過這些組織,76號將觸角伸向文教、司法、新聞、金融各界。

1939年9月,特工總部的副主任唐惠民,先期在南京頤和路21號建立了汪僞“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特務委員會特工總部”南京區,唐惠民兼任區長。它是在汪僞政權建立前,在南京成立的第一個特務機構。後,唐因事撤職後,繼其任的先後有蘇成德、馬嘯天、晉輝等三人

1940年初,76號又派石林森去杭州建立了特工總部杭州區,地點先在杭州民生路45號,後又搬到東街100號蕙蘭中學內。在汪精衛“還都”南京後,石林森以近水樓臺,攫取了浙江省警務處處長一職,繼石林森之後而爲杭州區長的,先後有傅勝蘭、謝文潮、謝叔銳、萬里浪等。

1940年,76號又派何國義到廣州建立了特工總部華南區。何之後任區長的有楊鼎勳,王玉華、廖公劭、汪屺(汪精衛的侄子)等人。

蘇州本來設有一個特工站,由王道生、謝雪蓀、黃爾康先後擔任過站長,後經胡均鶴把它改組爲特工總部江蘇區,繼又改爲特工總部江蘇實驗區,先後由胡均鶴、謝文潮(李士羣的妹夫)任區長。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上海是汪僞特工總部76號所在地,一切特務活動,徑由76號直接指揮,所以在初期認爲無設區的必要,但到1940年下半年,又成立了上海區。

在上海虹口區(今溧陽路),由錢新民又去建立了所謂特工總部日警區。

上海既建立了區,爲什麼又在上海區內的虹口,再來上了一個日警區?

這就是鬼子自己長久以來的勢力之爭了。日本軍人與政客間從來矛盾重重,即同屬軍人,在海軍與陸軍之間,在軍部與內閣之間,一直互相傾軋,摩擦時見。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昔日虹口,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內景

侵華戰爭開始以後,這種現象,更形尖銳。日本軍種之間的陸海之爭很是奇特,可以不顧原則,只維護本軍種利益。所以要是有一件案子發生在日本海軍控制區,或是有人從日本陸軍控制區逃入海軍控制區,那你別想動一動,否則不管你是什麼特務,它會把你一起抓起來。即使由日本陸軍出面交涉,也不買賬。但76號,畢竟是由日方戰時最高層大本營扶持建立的,日本的海軍才允許在它所控制的虹口區,也設立一個日警區。但這個所謂日警區,僅指公共租界虹口一區而言,在這個區域裏的特務活動,必須受到日本海軍的節制與指揮。閘北、滬南以及法租界蘇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地區,則屬日本陸軍的範圍,汪僞的特務活動,則由特工總部上海區進行。

1941年,姚筠伯到漢口成立了特工總部武漢區。繼姚而任武漢區長的,則有傅勝蘭、張夢青。

同年,原屬於特工總部南京區的蕪湖站,也由王玉華把它改組爲特工總部安徽區,由王玉華、魏曙東先後任區長。

在蘇北江都的揚州站,也在同年改爲特工總部蘇北區,先後由葛志民、李乃光任區長。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汪僞的皇協軍在清鄉

1942年,李士羣的靠山晴氣慶胤晉升爲大佐,由汪僞國民政府的軍事顧問,調任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情報科長。李士羣企圖憑藉晴氣的關係,把他的勢力伸展到華北,由石林森與王天木在北平建立了特工總部華北工作團。其所以不成立特工總部華北區者,是由於日本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和僞華北政務委員會對汪僞國民政府的貌合神離,因而堅決反對所致。正由於這種矛盾,這個特工總部華北工作團的壽命,猶如曇花一現,瞬息即謝,李士羣雖有晴氣做他的靠山,但晴氣也只能把這特工總部華北區工作團移交給也是由日本扶植的華北新民會,由該會的副會長喻熙傑接收過去。特工總部華北工作團自成立至腰斬,爲時不過四個多月。

76號的主任辦公室的主任兼機要處處長傅也文,在杭州搞了一個閩浙贛皖四省邊區行營,傅以指揮兼祕書長名義,派出特務專在這四省邊區,收留國民黨遺留下來的失意軍人,與散兵遊勇,企圖以特務來發展軍事,以軍事來搶奪政治地盤。

另又在杭州辦了一箇中央政治保衛學校,教育長爲軍統叛將陳恭澍。

這些各類不一的76號所控轄下特務機構組織,其中的領導人,有鐵桿漢奸,有投機分子,也有潛伏人員。

李士羣死後,76號又進行了改組重編,一些機構組織被切割,分化了出去。其主要餘脈名稱亦改爲‘政治保衛總局’。直到抗戰勝利,這個罪惡的魔窟終於煙消雲散。

「說諜」汪僞“76”號特務系統覆蓋了南中國,包括海外情報機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