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夏代的四壩文化最能代表其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是它比較廣泛地使用了銅製的生產工具、兵器、禮儀用具和裝飾品,其中包括金銀裝飾品。四壩文化對金屬認識即冶煉的能力已經脫離了萌發階段,而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火燒溝地區應該是我國夏代青銅冶煉的發端地和區域冶煉中心。這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1、我國青銅冶煉發端地。

青銅時代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爲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位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已知的最早掌握青銅冶煉技術的文明,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冶煉青銅器,人類初步踏入了青銅時代的門檻。

▲ 銅鏃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根據北大李水城和南京大學水濤的研究,起源於甘青地區和新疆地區,而再要縮小範圍,就是河西走廊,因爲這裏出土的銅器年代最早、數量最多、技術最先進。中國的青銅時代距今約4000年,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文獻記載的炎黃時代,及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早期。即指夏代,夏代前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800年)是以玉門火燒溝爲代表,夏代後期是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爲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河西走廊的齊家文化、四壩文化等,都相繼出現了品類繁雜的青銅製品。

從考古發現看,中國境內所發現的早期銅器分爲兩部分:一部分,也是絕大部分集中在甘(肅)青(海)地區和新疆東部一帶,初步統計其總量超過1500件,其中屬於夏代的也就430件;另一個集中的地點是黃河中游的豫西地區,大約200件。

齊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前1800年)發現銅器130件。

▲ 銅斧

四壩文化(公元前1950年—前1550年)發現銅器300件,重要遺址點有玉門火燒溝、砂鍋梁,肅州區幹骨崖,瓜州縣鷹窩樹,民樂縣東灰山、西灰山等,其中火燒溝遺址有200多件。該文化的冶銅業較之齊家文化更進了一步,種類也更加複雜豐富,包括斧(钁)、刀、錐、矛、匕首、鏃、耳環、指環、手鐲、扣、泡、牌、聯珠飾、權杖頭等。

在這些銅器中新增加了一批以往所不見的新器類,如銅鏃(在火燒溝墓地還發現有鑄造銅鏃的石範)、銅權杖頭等。此外,還發現有少量的金銀裝飾品。

從以上也可以看出,在從馬家窯文化到馬廠文化近千年的時間裏,冶銅業的發展速度比較緩慢,所見銅器數量的稀少也暗示了這一點。也就是說,當時的金屬冶煉業尚處在最初的摸索階段。而我國青銅冶煉真正的發端則始於四壩文化。

火燒溝遺址作爲四壩文化最重要的遺址,無疑是我國青銅冶煉業的發端地,也是我國早期青銅冶煉業的中心。這在北大李水城的《西北與中原早期冶銅業的區域特徵及交互作用》的研究文章裏也得到了印證。

2、出土銅器數量最多。

據現有的考古發現,甘肅西部是我國發現早期銅器數量最多的地區,尤以四壩文化發現的銅器數量最多,種類也最豐富。火燒溝墓地有330座墓葬,出銅器的達106座,200件,佔已發現四壩文化銅器270餘件的74%,其中青銅數量超過紅銅。

火燒溝文化的一大特點是金屬器物的大量使用。火燒溝墓地先後三次發掘330餘座墓葬,出銅器的達106座,是我國早期發現銅器、且出土數量最多的一處夏代古遺址,達200多件。

3、制銅技術全國較先進。

火燒溝遺址出土的200多件銅器中,已檢測的樣本有64件。其中,純銅30件,佔45.45%,除4件系鍛造外,其餘均爲鑄造。特別是四羊首權杖頭還使用了比較複雜的複合範、分鑄技術,是我國目前最早的青銅鑲嵌鑄品,代表了該文化所具有的比較高的冶鑄工藝。據考古專家對四壩文化的分期研究,進一步推斷四壩文化冶金工藝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一個從純銅--砷青銅—錫青銅的演變過程。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四壩文化的砷銅是中國境內現在所知年代最早的一批。

▲ 四羊首權杖頭

四羊首權杖頭:是我國目前最早的青銅鑲嵌鑄品,製作精巧,外形極似一細頸的小壺。中空,高8釐米、口徑2.8釐米、腹徑5釐米、底徑2.4釐米。在下端位置飾四道凹弦紋,鎏孔內殘存一段木柄;在腹中部偏下對稱地鑲鑄四個盤角的羊頭,其造型和結構均比較複雜,使用了比較複雜的複合範、分鑄技術,是一件顯示四壩文化鑄銅工藝技術的代表作。

說明它已具備了製造銅容器的技術。此物的造型風格和鑄造技術顯示出與中亞和西亞的某些聯繫。反映出當時四壩文化內部生產部門的分工進一步細化。已產生出一批技術熟練的專業工匠,以適應從採礦、冶煉、制範到鑄造等一系列比較複雜的工藝流程。

火燒溝遺址的制銅技術在當時是全國較先進的,這也被考古界的很多專家認同。“火燒溝文化” 發掘的銅對中國夏代即有青銅文化的論斷曾經提供過重要的證據,在今天也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一墓葬中,石器、陶器、銅器共存現象很多,說明冶煉技術很早就被火燒溝人所掌握。火燒溝遺址中出土的銅箭鏃石範也是迄今爲止我國時代最早的鑄箭鏃石範。鏃即箭頭,這種兵器在戰爭中消耗量很大,射出後又不能收回,沒有高度發展的青銅鑄造業是供應不上的。

根據測定結果,四壩文化的銅器合金成分複雜,既有錫青銅和鉛錫青銅,又有砷青銅以及其他合金製品。從上述情況看,當時的冶銅專業人員已掌握了採礦、冶煉、製造和鑄造成型等生產工藝,冶銅業更趨成熟。

▲ 黃金製品

中國最早的黃金製品。火燒溝人的黃金製造水平也是高超的。火燒溝遺址中出土的齊頭和縫的金耳環是目前所見資料中最早的一例,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黃金製品。火燒溝出土的金耳環數量較多,純度很高,微泛紅色。

火燒溝人除了懂得如何冶煉青銅,而且能冶煉其他合金,這說明火燒溝的金屬製造業已達到相當高的層次了。” 火燒溝出土銅器成爲我國冶金技術起源研究重要課題。在當前開展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研究的課題中,要推進冶金起源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列出了必須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其中第一至第四是從地點上來說,是加強二里頭文化(河南)、夏家店(遼西)、火燒溝(甘肅)、新疆四個地點出土銅器的研究。甘肅玉門火燒溝文化出土的銅器成爲我國冶金技術起源研究的重要方面。課題就是加強火燒溝四壩文化銅器的定量分析。

通過對甘肅玉門火燒溝四壩文化銅器進行的定量成分分析和金相檢驗、表面定性成分分析以及表面局部除鏽分析等顯示,火燒溝銅器材質多樣,以紅銅比例最大,雜質元素多樣化且含量較高,反映了冶煉所用礦料是多金屬共生礦或混合礦,冶金技術尚處於較原始階段。火燒溝銅器以鑄造爲主要製作工藝,不同類型的器物在材質和製作方法上有別,紅銅仍然是普遍應用並在生產中發揮主要作用的金屬材料。

火燒溝先民的冶金技術是高超的,考古學家李伯謙先生認爲:“二里頭文化和火燒溝文化發現的銅器最多,冶鑄青銅的技術最高。”考古學家張忠培先生也說:“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可判斷四壩文化火燒溝墓地居民的銅器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在夏代諸文化中,僅次於二里頭文化。火燒溝墓葬中隨葬的石範,證明其居民已掌握了制銅技術。

4、青銅冶煉種類顯著增多。火燒溝銅器按種類和功能分大致分爲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幾大類。

工具類分爲刀、削、錐、斧等。錐的形制相當規範,並且均爲有柄複合工具;刀個體較大,形制也較爲複雜,特別是環首刀、有貫通銎的斧以往不見罕見的,此時已屬較常見之物,代表了一種新的、更進步的文化因素。

▲ 銅矛

銅武器:四壩文化銅武器以矛、匕首、鏃爲主,其中,矛和匕首僅見於火燒溝墓地。銅箭鏃石範:也是迄今爲止我國時代最早的鑄箭鏃石範。箭鏃作爲一種消耗性、不可回收的武器的使用,表明四壩文化的冶銅和銅器製作水平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 環手銅刀

▲ 四壩文化石箭範:長6.2、寬4.2、厚2、槽長3.5、寬1.6釐米  一級文物

銅裝飾品:種類有耳環、指環、手鐲、扣、泡、圓牌飾、聯珠飾等。這其中,除指環和外緣有小孔的銅泡見於較早的馬家窯和齊家文化之外,其他如耳環、手鐲、聯珠飾等種類爲後者所不見。

▲ 銅耳環

我們知道青銅器的出現是劃時代的重要事件,青銅鑄造技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從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火燒溝文化因其豐富的青銅器而被定爲青銅器時代文化,從而跨入我國夏代時期先進文化之列。

▲ 銅鼻飲

在我國夏代時期的西北,馬家窯文化已經消失,齊家文化也開始衰落,火燒溝文化更是一枝獨秀,代表了當時西北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甚至對中原青銅文化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璞(1969——)、男,甘肅定西,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爲內陸河河流與歷史文化關係、河西史地,著作有《玉門歷史考古》,先後獲得甘肅省第十四次社科獎三等獎和酒泉市第三次社科獎二等獎,主編《玉門文物》、《火燒溝與玉門歷史文化研究》,其中《玉門文物》獲得酒泉市第三次社科獎三等獎。

撥開層層泥土 重現璀璨的古代文明

跨越時空隧道 展露歷史的真實面貌

往事娓娓道來  

祕密層層剝開

零距離觸摸古代文明 

面對面感受歷史故事

考古中國

網站:www.kgzg.cn

微信:kgzg_cn   微博:kgzg

郵箱:[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