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些二、三級醫院也有少量的全科醫師,但是他們並不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診所,具備全科資質的醫師也不多。所以,診所要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暫時難以落實。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專欄作家:吳金華

個體診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實嗎?診所可以從中得到什麼?

前些日子,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醫保局制定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決定在2019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

本意見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範圍。對診所來說的確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在落實方面,國內診所要開展簽約服務,資質還是個大難題。

這個要從兩方面來看:

一、要開展簽約服務的診所資質問題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必須是符合條件的診所,符合條件的診所,一般理解就是全科診所。

國際意義上真正的全科診所,是具有全科醫生資質,持有全科診所牌照的診所。

再看國內診所情況,據國家衛健委公佈數據,全國共有登記在冊並實際運行的診所近22萬家。平均每省擁有診所超過7000個,數量是不少。

但是,這些診所以內科、口腔科、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骨科、婦科爲主,全科診所數量相比來說並不多,因此符合家庭醫生簽約條件的診所在數量上是暫時有限的。

二、要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診所人員問題

目前,國內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要以全科醫師爲主的家庭生團隊來進行。所以,診所如果要開展家庭簽約服務,必須要有註冊全科醫師崗位的全科醫師。

但實際上,國內的全科醫師數量少,而且註冊全科崗位的全科醫生,絕大部分都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

在一些二、三級醫院也有少量的全科醫師,但是他們並不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診所,具備全科資質的醫師也不多。

即便有少數的診所具備資質,但人員不夠也是個硬傷。國內診所的規模都比較小,人數不多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團隊開展簽約服務。

這一點從國家衛健委的有關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國內診所平均執業人數爲2.6人,其中,醫師平均爲1.4人,護士平均爲1.2人。從這個數據來看,診所人員不足以組成一個服務團隊爲簽約對象提供服務。

所以,診所要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暫時難以落實。當然,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長時間的人才補給和政策支持才能逐步完善。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

診所願意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嗎?

文件鼓勵診所開展醫生簽約工作,這是個好事。但是診所本身有沒有意願或動力來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呢?目前還看不出明確態度。那麼,簽約服務能給診所帶來多少利潤?

先從簽約服務費說起。當前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大多數地區是由公共衛生經費、醫保基金和個人支付三方面構成。

並且,承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主體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部分地區的話,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也承擔這項工作。

這些機構本身承擔公共衛生工作,所以有相應的公共資金,而且他們也開通了醫保。國內大部分的診所還是沒有公共衛生工作的,就沒有公共衛生經費,而且不少診所是沒有納入醫保體系的。

如果要開展簽約工作,公共衛生經費和醫保體系就要積極接受個體診所。這樣個體診所才能夠得到簽約服務費,並且簽約的資金能與支出相比有盈餘,纔有動力去簽約。

簽約是否能給個體診所帶來好處,還要看簽約服務的質量和百姓的信任度。

如簽約對象的電子檔案的建立與完善、慢性病的隨訪管理、簽約對象的每年一次的體檢等等。這些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需要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短期內在投入與產出之間可能難以達到平衡;但長期來看,簽約服務可以爲診所培育相對固定的病人羣體。逐步贏得一批患者羣體的信任,拓展服務半徑。

因此,有能力的個體診所可以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換來長期利益,但這也需要當地政府的醫保等政策支持才能妥善進行。

總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基層醫療未來發展的重點內容,無論公立基層醫療機構還是私人診所,都將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醫療服務質量和決心。

長按二維碼關注基層醫師公社

瞭解基層醫療最新動態

本文爲原創,未經許可,謝絕轉載(禁止一切商業性質的轉載),投稿請發郵箱[email protected]。企業商務合作:13810647732,歡迎加我微信saibailan_yue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