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幅新會作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它背後的故事是……

好文章,要關注!

        由破碎蛋殼拼湊成的齊白石人像,浮於暗金色的背景之上,再看一會兒,又能瞧見若隱若現的三隻蝦……這幅出自新會高級工藝美術師林宇成之手的漆畫作品《宗師》,入選“弘揚經典鑄造輝煌——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於8月18日至9月2日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廣東省唯一入選本次展覽的漆畫作品。

        迄今爲止,“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已經成功舉辦三屆,是代表我國當代工藝美術最高水平的國家級公益型制度性展覽。對於自己的作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裏亮相,林宇成心情十分激動:“這是一幅向齊白石大師致敬的作品。我更希望通過這次展出,激發大家對漆畫這門藝術的喜愛。”

漆畫是美術與工藝的結合

        林宇成是新會人,仔細觀察他的《宗師》,畫中的齊白石表情肅穆,眼裏流露出睿智的光芒,讓人不得不讚嘆作者技藝之精巧。事實上,這幅齊白石人像完全由破碎的蛋殼拼貼而成,生動傳神的面部五官和絲絲縷縷的頭髮、鬍鬚,無一不是蛋殼。

《宗師》

        以蛋殼爲原材料作畫,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稀奇事”,不過,蛋殼卻是漆畫作品常用的材料。

        “漆畫的獨到之處,在於它是美術與工藝的結合。”林宇成說,漆畫以天然大漆爲主要材料,除了漆之外,還會融入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

        漆畫的技法豐富多樣,可以像版畫一樣鐫刻,像浮雕一樣堆起或雕出紋樣,像鑲嵌畫一樣把硬質材料嵌於畫面之上,像中國畫、油畫一樣用色漆彩繪或潑灑,也可以用水砂紙或木炭磨出埋伏在漆層下面的畫面……林宇成說,他能時時從漆畫裏找到新的樂趣,這是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

渴望漆畫被更多人認識

        就職於新會區美術館的林宇成,在青年時期開始學漆畫,談及自己的創作心得,他說:“創作漆畫有如坐禪,耐不住寂寞,就沒法堅持下去。”

        多年的堅持,讓林宇成在漆畫領域結出碩果累累,他的作品不但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更曾遠赴法國巴黎國際博覽會、巴西聖保羅國際博覽會展出。

《晨》

        今年8月,林宇成的漆畫作品《晨》被廣東省民間工藝博物館(即廣州陳家祠)收藏,這幅取材新會小鳥天堂的作品,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晨光初現,一隻只小鳥自林間飛出,在枝頭盤旋……畫面朝氣蓬勃。

        《晨》並非唯一一幅由林宇成創作的家鄉題材漆畫作品,葵葉、銀洲湖、嶺南建築,近年來,林宇成的畫作多以家鄉風物爲主要題材。“受種種條件限制,在新會本土,漆畫並不爲大衆所熟知。我渴望通過這一系列的創作,讓漆畫這門藝術被更多人認識。”林宇成說。

文字:江門日報新會站 朱婧君

責編:阿君

運營:江門日報新會站新媒體工作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