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以來,機長邱光華與李月、王懷遠、陳林、張鵬5位機組人員一起,連續執行復雜地理、氣象環境條件地區搶運受傷羣衆和運送救災物資任務,共飛行63架次,運送物資25。51歲的邱光華有着5800多個小時的飛行經歷,僅僅是在08年抗震救災中,他就飛行63架次,和機組人員一起先後向汶川、茂縣、理縣、臥龍、映秀、耿達、青川、北川、平武、安縣共運送救災物資25.8噸,運送各類救援人員87人,轉移受災羣衆234名,其中因災受傷人員54名。

2008年5月31日下午,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一架米-171運輸機直升飛機(邱光華機組)在執行運送第三軍醫大學防疫專家到理縣的任務返回途中,在汶川縣映秀鎮附近因局部氣候變化,突遇低雲大霧和強氣流,於14時56分失事。機上有機組人員4人和因災受傷轉運羣衆10人,機上人員全部不幸遇難。6月13日,失事直升機機組五位成員被批准爲烈士。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失事墜毀

5月12日以來,機長邱光華與李月、王懷遠、陳林、張鵬5位機組人員一起,連續執行復雜地理、氣象環境條件地區搶運受傷羣衆和運送救災物資任務,共飛行63架次,運送物資25。8噸,運送救災人員87名,轉移受災羣衆234名,其中因災受傷人員54名。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5.12地震發生後, 即將到齡停飛的邱光華主動找到團領導要求到救災一線去。5天之後,他才得知,自己家中房屋被毀,年近80歲的父母住進了窩棚。從大地震發生當天起,邱光華6次飛赴茂縣執行任務,每次都從家鄉上空飛過。在一次搶運傷員時,機降點距家不足800米,在等待升空的間隙,他仍然沒有離機回家。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機長邱光華

邱光華,1957年4月出生,四川茂縣人,羌族,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長期擔任直升機機長,四種氣象飛行指揮員、特級飛行員,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51歲的邱光華有着5800多個小時的飛行經歷,僅僅是在08年抗震救災中,他就飛行63架次,和機組人員一起先後向汶川、茂縣、理縣、臥龍、映秀、耿達、青川、北川、平武、安縣共運送救災物資25.8噸,運送各類救援人員87人,轉移受災羣衆234名,其中因災受傷人員54名。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李月

李月,1980年出生,是陸航團年輕飛行員中的佼佼者。他是家中獨子,08年初剛和妻子領了結婚證。從08年初執行抗擊冰雪救災任務再到此次抗震救災,他都主動請纓參加,一直忙碌不停,讓婚禮只好一次又一次推遲。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王懷遠

王懷遠,1961年出生,有3010小時的飛行經歷,是陸航團資深空勤機械師。他先後榮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王懷遠曾經是殲擊機飛行員,一次身體小恙導致停飛。但他從未放棄,最終以一名優秀的空勤機械師的身份重返藍天。陳林,1980年出生,28歲,是陸航團機務大隊三中隊副中隊長、助理空勤機械師。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陳林

陳林,1979年10月出生,機械師,籍貫湖南株洲。抗震救災中,他跟機飛行四十四個架次,飛行時間40小時22分鐘,運送物資11.9噸,解救羣衆75人,運送救災人員35人。

紀念陸航邱光華機組:08年抗震救災行動中失事,最年輕的僅24歲

張鵬

張鵬,1984年出生,典型的“80後”士兵,二級士官。在此次抗震救災中,他主動請纓,幫各機組裝卸物資,每天在機場連續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參與裝卸救災物資170架次,合計60餘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