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軍民融合的改革春風“吹進門”,無論是大集團,還是小企業,都在嘗試在軍、民兩條道路上的摸索。今兒,咱們就嘮嘮這兩條腿走路,走的還不錯的實踐者們。

原來肯德基、伊利、蒙牛所用的吸管都來自這家造航母的軍工企業!

很多人知道國產航母、大型驅逐艦、新型護衛艦、新型核潛艇、“蛟龍號”深潛器……這些叱吒風雲的國之重器出自一家造艦艇的軍工企業——中船重工;但卻不知道,伊利、蒙牛的吸管,格力空調的生產線、以及互聯網咖啡獨角獸“瑞幸咖啡”的包裝耗材解決方案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產品也出自這家企業。

軍工圈混的風生水起,民用領域也是小有成就,在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今天,中船重工倒是布了一把好局。

原來肯德基、伊利、蒙牛所用的吸管都來自這家造航母的軍工企業!

造艦艇的軍工巨頭能夠看上小小的吸管並不稀奇。

要知道,如今的造船市場並不景氣,行業利潤率大幅下降。雖然,在諸多重大型號的研製工作上能夠承擔主力任務,但中船重工並不甘心一條路子走到底,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可持續發展和核心競爭力,必須不斷拓展主業外的產業佈局。

況且,這吸管雖小,技術含量並不低。與食品的關聯性促使這小物件在功能、健康、安全、可靠等要求很高。

在國內吸管主要依託進口的上世紀90年代,憑藉在軍用產品生產中積澱的成熟技術,中船重工旗下的鵬力研發出了國內第一條吸管自動化生產線。據瞭解,該生產線獲得了近100項產品和技術專利,達到了歐美的食品安全標準要求。並且,經過多年發展,他們已逐漸佔據了國內外市場主動權。

原來肯德基、伊利、蒙牛所用的吸管都來自這家造航母的軍工企業!

當然,中船重工的民用“副業”並不止於此。其全自動數字化柔性車間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格力、海爾、西門子等知名家電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醫療領域自主研製能夠對抗國外設備的低溫製冷機,成功實現了冷卻系統中氦氣的零損耗和整機零部件國產化;專殺癌細胞的放療設備也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根據相關數據,從2002年到2017年,其營業收入從3億元增長到98億元,其中民品佔80%以上。

對於多年發展依舊保持強勁的經濟增勢我們不詫異,連續8年躋身世界500強的結果也不意外。

依託軍工根基,打通軍工產業與民用技術之間的壁壘,不斷拓展非船產業,中船重工在軍民融合的道路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成績,爲軍轉民或民參軍企業提供了業務發展的新思路。

更多軍民融合信息請上融融網

相關文章